山河月明:犯颜直谏,力劝皇帝撤军!太监沐敬缘何如此大胆?

纵横点 2024-10-07 12:44:55

《山河月明》中出现了众多历史人物,一个在剧中可能很不起眼的小角色,都有可能是大名鼎鼎、青史留名之人,不仅仅是帝王将相和宫娥郡主,那一组组镜头中可能有不少俊杰。

剧中宦官 多有善举

《山河月明》里的郑和下西洋

在剧中,出现了多位宦官太监,但这几位都是正面形象的,比如郑和、王景弘、沐敬等,郑和原来是朱棣非常信任的宦官,而且献上过重要的破敌之策,曾先后七次下西洋,播大明国威于海外;王景弘一直是燕王的人,他为燕王的胜利传递过很多有价值的信息,历史上的王景弘还跟郑和一起出海,第七次下西洋的时候,在郑和去世后仍能带船队回国,而不辱使命;剧中的沐敬则是郑和专门推荐给朱棣,来负责其饮食起居的,沐敬很快就成为了朱棣的亲随,而且他善于察言观色,很能揣摩圣意,经常是朱棣一个眼神,沐敬就知道怎么去做;在剧中,沐敬获得过徐皇后的特别关注,还跟随朱棣远征漠北,在朱棣去牢狱探望夏原吉的时候,沐敬也在左右,能得皇帝朱棣如此之信任,也充分说明了沐敬其人的机灵和能干。

进入宫禁 从君北征

《山河月明》剧照

沐敬抗直。——叶盛

历史上确有沐敬其人,虽然只有寥寥数笔的记载,但是他却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根据记载,沐敬是在建文帝朱允炆在位期间进入到皇宫大内之中,在朱棣登基为帝以后,他应该是继续侍候皇家,后来逐渐获得了皇帝的信任,成为了皇帝的亲随。

《山河月明》剧照

朱棣是一位典型的“马上皇帝”,他在藩王时期就经常率军征战漠北,而且通过武力获得了“靖难之役”的胜利,他笃信战争可以解决很多问题,因此在位期间曾五次征讨漠北,对于国家财力也进行了大量消耗,当然这也是朱棣希望通过这样,来为后世打出一个太平的局面,他想用自己在位的时间更好的解决边境问题,让守成的后世君主能够把江山坐得更稳,当然这也必然会耗费民力、出现争议,《山河月明》里的夏原吉多次进谏也是为了劝阻朱棣的多次北征,以求得与民休养生息,让百姓少遭受征战之苦,能恢复生产,可安居乐业。

《山河月明》里的沐敬

而沐敬在历史上的最有名的出场,也跟劝谏明成祖朱棣止战回军有关。根据记载,在朱棣远征漠北的一次,他带着亲随太监沐敬,朱棣带着大军劳师以远,浩浩荡荡进入到漠北,却没有找到鞑靼的主力,大军游弋在外一个月之久都没遭遇到鞑靼,要知道鞑靼作为游牧民族,逐水草而居,他们的行踪是飘忽不定的,但朱棣却认为大军远道而来,不能徒劳无功,必须找到鞑靼的军队与之决战,这是他的某种偏执。

四次直谏 劝帝撤军

《山河月明》里的朱棣

永乐中,从征漠北,逾月不与虏遇,人马困顿,上意犹未已,谏者皆被谴。

但大家都知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的道理,打仗其实打的就是打的后勤补给,是要有钱粮做支撑和后盾的,尤其是几十万大军每天的消耗是巨大的,供给线又那么长,而且当时人困马乏,明军的战斗力也很低下,但是朱棣却坚持继续寻找鞑靼主力,而且劝谏朱棣的大臣也都被他狠狠斥责和惩罚,搞得随行将士和臣属们都敢怒不敢言。

《山河月明》剧照

毕竟伴君如伴虎,这个时候就没有人再敢去劝谏朱棣,但大家都认为应该果断撤军,这个时候太监沐敬站了出来,而且他连续四次给朱棣提意见,都是说的要及时撤军的事,这个劝谏的频率比大部分言官都厉害,可见沐敬其人的“抗直之性”。

敬谏再四,上詈之曰:“反蛮!”敬曰:“固不知孰敢反也。”上怒,命曳出斩之,敬辞色不为动。

《山河月明》里的明成祖朱棣和内官沐敬

朱棣作为皇帝,是大权独揽的,哪能允许自己决定好的事,被别人多次提意见呢?所以他就很恼火,他认为沐敬是想造反,而沐敬这个时候一点也不畏惧,还敢据理力争,沐敬回应道不知是谁想造反,面对沐敬的“顶嘴”,朱棣大怒,他想杀掉沐敬以泄愤,但这个时候的沐敬却显示出了过人之处,他没有丝毫的恐惧,也不退缩,他不动声色,也没多辩解什么,可能他认准了朱棣是明君不会滥杀无辜,也能从善如流,所以他拿自己的生命做了一次豪赌。

获得赦免 促成回师

《山河月明》里的沐敬

“君有诤臣,不亡其国;父有诤子,不亡其家”,朱棣是一代雄主更是一代明君,可能有一时之怒,但更多的是可以看清形势,他看到沐敬有如此胆魄,而且能坚持自己的观点,劝谏撤军也是为大局考虑,便仔细思考了一下,说如果我在朝廷和内宫中培养的士人都能如同沐敬一样,那国家肯定会更好,于是他便赦免了沐敬,而且他听从了沐敬的意见,决定撤军,而沐敬也以一己之力,促成了大明将士们可以回去好好休整,而民力也不至于过多耗费。

上徐曰:“我家养人皆若人,岂不诚有益!”释之。

《山河月明》里的沐敬

当然,历史上有人认为明成祖朱棣说的这段话是把沐敬当成家里的宠物一般看待,意思是如果都能如同沐敬这样,皇家在治理驭人上会更加顺畅而有利;不管怎么说吧,在历史上朱棣还是做了更加正确的决定,也成就了这宽恕的美名。

这是一段历史上的佳话,如果朱棣是昏君,刚愎自用不听劝谏,沐敬可能已经被斩杀,如果沐敬是胆小怕事唯唯诺诺之人,他也不敢提意见更不敢坚持自己的观点,但所幸这对君臣他们都是有勇略和格局的,因此共同谱就了这番伟大的退兵。

留下佳话 青史流芳

《山河月明》里的沐敬

貌魁伟,敢慷慨直言。

根据历史记载,沐敬是一个容貌端正的人,而且身材魁梧,并不是那种猥琐宵小之辈,他为人很大气,也很慷慨,敢于直言,也刚正不阿,正是因为他的这种性格才能让他做出那种惊人但可敬的举动,让人印象深刻,更是十分佩服。

《山河月明》剧照

众所周知,东汉、唐朝、明朝是宦官专权比较严重的三个王朝,这些宦官们为所欲为,甚至有废立之举,更是扰乱了朝政,造成了很多不安定的局面,但明朝的太监擅权是中后期的事情,这是后世帝王监督机制出了问题,给予了这些太监太多的机会,那是后话了;但不可否认的是在明朝前期还是涌现出了不少正直的太监,比如沐敬就是其中有名的一位,他的行为也表明他是太监中的一股清流,能做到众位大臣都做不到的,让百万大军安然无恙返回,不去穷兵黩武征战厮杀,这也是沐敬做出的功德之事,而他也因此得以青史流芳。

讲好一段历史,说好一个故事,原创历史文章,请大家多多关注和支持吧!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