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俄罗斯军队成功收复了库尔斯克地区边境城市苏贾,迫使乌克兰军队溃败撤退。英国广播公司(BBC)采访了5名亲身经历战败的乌克兰军人,他们的描述不仅揭示了乌军在战场上的惨状,也暴露了战术和装备上的致命弱点。
乌军士兵透露,俄军大量使用光纤控制的自杀式无人机,几乎全歼了乌军的各种车辆。道路上堆积着装甲车、越野车和全地形车的残骸,许多还是西方提供的先进装备。
在电子干扰成为常态的现代战场上,传统民用无人机已不再适用。光纤无人机能够有效排除干扰,回传清晰图像,成为俄军的“战场杀手”。
乌军在库尔斯克地区并未建立坚固的工事群,也未部署足够的兵力和火力,导致无法有效抵御俄军的进攻。后方补给线的中断更是雪上加霜,使乌军陷入孤立无援的境地。
特朗普上台后,美国对乌克兰的军事援助大幅减少,导致乌军在库尔斯克地区缺乏足够的武器装备和后勤支持。这一政策的调整,直接削弱了乌军的战斗力。泽连斯基政府试图通过在欧洲国家面前展示坚决抗俄的态度,争取更多的军事和经济援助,但这一策略并未能扭转战场上的不利局面。
泽连斯基并未选择及时撤退,而是试图在库尔斯克地区坚守,以争取欧洲国家的支持。然而,这一决策使乌军陷入了更深的困境,最终只能溃败撤退。
俄军成功收复苏贾,不仅是战术上的胜利,更展示了其在战场上的战略优势。俄军不仅击退了乌军,还计划乘胜追击,将战线进一步推向乌克兰境内。苏贾向南是乌克兰重镇苏梅,俄军可能借此机会一雪2022年攻打苏梅未果之耻。
苏梅的战略重要性不言而喻,一旦俄军成功夺取,将对乌克兰的防守体系造成重大打击。乌军的溃败不仅反映了战场上的实力差距,也揭示了北约与俄罗斯之间的复杂博弈。
北约虽然在表面上支持乌克兰,但其对乌军的援助并未能扭转战局。库尔斯克战役的失败,进一步暴露了北约在俄乌冲突中的局限性。俄罗斯通过战术优势和战略布局,逐渐掌握了战场主动权,北约则处于被动应对的局面。
俄罗斯不仅致力于在战场上取得胜利,还试图通过军事行动迫使乌克兰和西方接受其政治诉求。停火谈判的前景也因此变得更加复杂。
#俄乌冲突# #库尔斯克战役# #特朗普绥靖政策# #无人机战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