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敏感父母:情绪自护与育儿优势

麓屿心言 2025-01-28 10:48:08

不被情绪的“子弹”击中。

最近和一个闺蜜聊天,她跟我抱怨说,自从有了娃,自己的情绪就像坐上了过山车,娃一哭,她比娃还焦虑,简直要崩溃。

“你说我是不是太‘玻璃心’了?”她无奈地问我。

我告诉她,你不是“玻璃心”,你是“情绪雷达”——高敏感人群。

在家庭教育中,高敏感父母就像一台精密的“情绪雷达”,能敏锐地捕捉到孩子和环境中每一个细微的情绪变化。这本是优势,却也容易让他们被情绪的“子弹”击中,陷入焦虑、自责的漩涡。

今天,我想和所有高敏感父母分享一些“特种情绪防护”技巧,帮助你们穿上“情绪防弹衣”,学会与自己的高敏感和谐相处,更好地爱孩子。

01

识别你的“高敏感”:不是“玻璃心”,而是“情绪雷达”

生活中,你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

孩子在学校受了点委屈,你比孩子还难过,甚至一整天都情绪低落,无法集中精力工作?

家长群里其他家长讨论孩子的成绩,即使自家孩子表现不错,你还是会忍不住焦虑,担心孩子不够优秀?

对孩子说话稍微重了一点,就立刻感到内疚和自责,甚至晚上都睡不着觉?

如果你经常有类似的体验,那么你很可能是一位高敏感父母。

“高敏感”一词,是由心理学家 Elaine Aron 提出的,用来描述那些对内在和外在刺激都高度敏感的人。

他们拥有更活跃的感觉神经系统,对外界刺激的反应更强烈,情绪体验更深刻,也更容易产生共情。

这不是你的错,也不是你的“矫情”。

就像有的人天生个子高,有的人天生个子矮一样,“高敏感”只是一种人格特质,没有好坏之分。

然而,在家庭教育中,高敏感父母的“情绪雷达”却常常成为一把双刃剑。

一方面,他们能够敏锐地感知孩子的情绪需求,给予孩子更细腻的关爱和支持。

另一方面,他们也更容易受到孩子情绪的影响,甚至被负面情绪“吞噬”,陷入焦虑、无力、内疚的恶性循环。

正如一位高敏感母亲所说:“我感觉自己就像一个情绪的‘容器’,孩子所有的喜怒哀乐,我都能感同身受。这让我感到很累,有时候甚至很痛苦。”

所以,高敏感父母,你们需要学会管理好这台精密的“情绪雷达”,才能发挥优势的同时避免被其所伤。

02

穿上“情绪防弹衣”:为你的“情绪雷达”“调频”

高敏感父母,如何才能既保持对孩子情绪的敏感性,又能避免被负面情绪过度影响呢?

这就需要我们穿上特制的“情绪防弹衣”,为我们的“情绪雷达”进行“调频”。

这套“情绪防弹衣”包含两部分:“情绪锚点”与“感官过滤清单”。

第一部分:打造你的“情绪锚点”——一枚戒指的“平静魔法”。

还记得电影《盗梦空间》里的小陀螺吗?它是主角用来区分梦境和现实的“图腾”。

对于高敏感父母来说,我们也需要一个类似的“图腾”,来帮助我们进行情绪调节,这个“图腾”就是我们的“情绪锚点”。

它可以是一枚戒指、一块手表、一条手链,甚至是一张写着“平静”二字的卡片。

选择一件你喜欢的、有特殊意义的物品,赋予它“平静”、“稳定”的象征意义。

比如,你可以选择一枚刻有“静”字的戒指,或者一枚你觉得戴上就会有“仪式感”的戒指。

接下来,设定“佩戴”和“摘下”的情境。例如:

当你感到焦虑、烦躁、不安时,戴上这枚戒指。

当你感到平静、放松、愉悦时,摘下这枚戒指。

在情绪波动时,进行深呼吸,感受戒指的存在,将注意力集中到你的呼吸和戒指上。

这样,你就为这枚戒指赋予了“平静”的魔法,它就成为了你的“情绪锚点”。

每次你感到情绪激动时,戴上它,它就会提醒你:

“嘿,冷静下来,深呼吸,你可以掌控自己的情绪。”

这背后的原理,其实就是心理学上的“锚定效应”和“条件反射”。

通过将特定的物品与特定的情绪状态联系起来,我们可以建立一个积极的心理暗示,帮助我们更好地调节情绪。

第二部分:制定你的“感官过滤清单”——屏蔽情绪的“噪音”。

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每天都被各种信息轰炸,其中不乏负面信息和焦虑言论。

对于高敏感父母来说,这些信息就像“噪音”,会干扰我们的“情绪雷达”,让我们感到疲惫和焦虑。

因此,我们需要制定一份“感官过滤清单”,屏蔽这些“噪音”,保护我们的情绪带宽。

具体步骤:

识别你的情绪触发点:  哪些信息或场景容易引发你的负面情绪?例如,家长群里的焦虑言论、社会新闻中的负面事件、孩子不理想的成绩单等。

列出容易引发负面情绪的信息来源:  例如,某些特定的微信公众号、某些特定的家长群、某些特定的新闻网站等。

制定应对策略:限制接触频率:  例如,每天只在固定时间查看家长群消息,其他时间屏蔽群消息提醒;减少浏览负面新闻的频率。

选择性参与:  不参与家长群里关于成绩、排名的负面话题讨论;不点开标题过于负面的新闻推送。

学习识别和过滤负面情绪:  练习正念冥想,提高觉察自身情绪的能力;学会区分事实和观点,避免被他人的负面情绪所裹挟。

“感官过滤清单”的本质,是帮助我们建立情绪边界,减少外界负面信息的渗透,从而保持内心的平静。

这并不是要我们逃避现实,而是要我们学会选择性地接收信息,保护自己的情绪能量。

03

变“挑战”为“优势”:高敏感,家庭教育的“天赋”

很多高敏感父母会把自己的“敏感”看作是一种“缺陷”,认为自己“太脆弱”、“太容易受伤”。

但我想说,高敏感不是你的错,更不是你的“缺陷”,而是一种“天赋”,尤其是在家庭教育中。

你的“情绪雷达”让你能够敏锐地捕捉到孩子的情绪变化,理解孩子那些无法用语言表达的需求。

你的共情能力让你能够与孩子建立更深层次的情感连接,给予孩子更细腻的关爱和支持。

关键在于,你要学会如何运用这项天赋。

当你能够穿上“情绪防弹衣”,管理好自己的情绪时,你的高敏感就会成为你育儿路上最大的优势。

你会比其他父母更懂孩子,更能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

你会用你的敏感和细腻,为孩子创造一个充满爱和安全感的成长环境。

所以,亲爱的高敏感父母们,不要再为自己的“敏感”而苦恼了。

拥抱你的“高敏感”,学会与它和谐相处,你就能将它转化为家庭教育中的“超能力”。

你的情绪天赋,将会成为孩子一生中最宝贵的礼物。

小说《了不起的盖茨比》中,有这样一句话:

“每逢你想要批评任何人的时候,你就记住,这个世界上所有的人,并不是个个都有过你拥有的那些优越条件。”

同样,每个人的情绪敏感度也各不相同。

高敏感父母,你们拥有更敏锐的“情绪雷达”,这既是挑战,也是天赋。

学会穿上“情绪防弹衣”,保护自己,发挥优势,你们就能在家庭教育这条路上,走得更稳,更远。

点个关注,愿所有的高敏感父母,都能找到与自己和谐相处的方式,用你们的“情绪天赋”,培育出幸福、健康的孩子。

你们的高敏感,是孩子收到的最好礼物。

0 阅读:0

麓屿心言

简介: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分享家庭沟通与情感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