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军上将起义前犹豫,面对部下询问他坦言:我的如夫人是军统特务

莫地方 2025-02-01 21:17:02

潘文华,从一名普通的士兵成长为国民革命军陆军二级上将,除此之外,他是一位极具民族自豪感和历史感的将领,也正是这层原因,才能让潘文华在关键时期,顺利时代,以国家和川康两地人民为主,做出了正确选择,脱离国民党选择投入人民的怀抱。

潘文华作为国军高级将领,能在危难的时刻,做出正确的选择,让川西百姓免受战乱,在这件事情上,他无疑有功于国家和人民。

然而在我军抵达成都前,部下们劝潘文华起义,但是在这件事情上,潘文华产生了一丝纠结,之所以会纠结,主要是他的太太是军统的,这让他在起义还是顽抗到底产生了一丝忧虑。

这是个难以做出的举择,毕竟潘文华将在爱情、家庭、国家间做出决策,这毫无疑问是个艰难的选择,好在潘文华做出了最正确的决策,让百万川西人避免战乱。

可以说,这时候的潘文华已经进入了人生中最关键时刻,进退都会对局势产生不一样的结果。

那么,潘文华在这件事情上究竟是怎么做抉择,最后是怎么处理和妻子的后路,今天来聊下这件事情。

潘文华,字仲三,1885年出生于四川仁寿的一户贫苦家庭,他的父亲潘在田是一位秀才,在村里教书同时租种一点土地来维持生活。

五岁的时候母亲病逝,母亲去世后,父亲立即续弦,随后潘文华有多了几个兄弟,然而父亲在去年后因病去世,这让原本贫困的生活越发艰难,随后在没办法情况下,仅读了两年的私塾的潘文华辍学了,来到成都谋生。

抵达成都后,潘文华来到父亲生前好友所开的店铺当学徒,由于年龄比较小,老板仅让他做点杂活有空的时候帮忙老板娘带孩子。

然而这种生活并没有持续多久,因为这时候清政府废绿营,在全国范围内筹建新军,这让潘文华看准机会,决定参军入伍,之后他凭借自己的刻苦努力,很快就从中脱颖而出,被时任四川督军锡良看中,破格提拔为陆军弁目队体操助教,随后进入陆军速成学堂学习。

在学校期间,潘文华接触到了孙中山的革命思想,随后加入同盟会,从事反清革命活动。

之后,川藏地区发生叛乱,潘文华跟随钟颖入藏平息叛乱,在这期间他先是被任命为副排长、随后是正排长,接着是连长,从职务的升迁可以看出,潘文华作战之勇猛,要不然军衔也不会得到提升。

然而,这时候国内局势发生了巨大变化,清王朝完犊子,新成立的袁世凯政府没办法支援入藏清军,这让入藏清军的情况变得十分糟糕。

在这时候,西藏十三世达赖勾结英国,这让原本困难的清军变得更加糟糕,随后入藏清军战败,潘文华经过一番周折后返回四川。

返回四川后,潘文华被老长官钟体道任命为营长,随后晋升为团长,接着是代理旅长,钟体道战败后,潘文华帮上刘湘度过难关,就这样两人搭上了关系,并建立了深厚的友谊。

随后,四川的局势出现了变动,这让兵少力单的潘文华认识到,必须给自己找一个靠山,要不然自己随时有可能完犊子,为避免最糟糕的情况,潘文华投奔了和自己关系不错的刘湘。

来到刘湘这里后,潘文华随即受到重用,担任旅长和师长,并跟随刘湘南征北战,成为了刘湘最重要的帮手。

之后,杨森和刘湘爆发激战,潘文华主动率部和杨森主力激战,经过几天的激战,潘文华成功击败杨森部,刘湘也趁着潘文华的胜利控制了川东和川北大片地区。

随后,刘湘论功行赏,潘文华被任命为重庆市长,他总担任了八年市长,在这八年里,潘文华修建城区、改善民生及市容、修建自来水厂、发电厂等举措,这些举措的成功实施,让重庆的情况得到了很大的改善。

虽然,潘文华对重庆近代化发展有一定功勋,但是他也利用重庆市长身份,发展商业,让自己积累了足够多的财富。

期间老蒋为了拉拢潘文华,让孔祥熙和潘文华结拜兄弟,同时和潘文华的弟弟潘昌猷建立亲密的商业联系,在这期间潘文华积累了大量资金,为日后独霸一方奠定了牢固基础。

抗日战争爆发后,全川升起了强烈的爱国热情,纷纷要求出川抗日,随后刘湘被任命第七战区司令官、潘文华担任23军军长、率部前往江苏和安徽一带抗击日寇,在出川的欢送会上,潘文华发表了:“不问生死,与敌人奋战到底”的讲话。

随即潘文华率部奔赴抗击日寇一线,在这期间所部在在广德、泗安与日寇遭遇,随即爆发了激战,经过一番残酷的战斗后,潘文华所部缴获汽车二十多辆,机枪十多挺,迫击炮十余门,获得初战胜利。

战败后的日寇很不爽,随即集中重兵进攻广德、泗安,潘文华部遭到了趁着打击,部队损失惨重,师长饶国华牺牲、郭勋祺受伤,副司令唐式遵推卸责任,让潘文华遭到了老蒋撤职留任的处罚。

期间,传来了刘湘病逝的消息,潘文华第一时间护送刘湘灵位回四川,随即闭门谢客。

刘湘去世后,让老蒋看到了机会,决定全面夺取四川大权,于是任命张群为省主席,这个决定遭到了四川实力派的反对,之后只能作罢,让王缵绪担任代理主席。

不久后,四川各大派觉得要推荐一个刘湘信得过的人担任四川一把手,经过一番考虑后,大家想到了潘文华,就这样潘文华继承了刘湘的实力,成为了四川数一数二的实力派。

在继承刘湘职务后,老蒋任命潘文华担任二十八集团军司令兼川康绥靖公署副主任,之后又被晋升为陆军二级上将。

虽然老蒋不断拉拢潘文华,但是潘文华早就看透老蒋,所以他对老蒋并不信任,而是打算自己现有职务,为自己寻找到一条合适出路。

期间,他和我党有建立了合作关系,防止老蒋对四川进一步蚕食,在担任重庆市长期间,他就已经解释周总理、董必武等我党高层,同时为了能和我党及时联系,还专门设置了电台,从而确保和我党的关系不断。

然而,老蒋一直没放弃对四川的蚕食,这让四川各大派系认识到了老蒋的阴谋,各方势力都团结在一起,对抗老蒋的蚕食。

抗日战争胜利后,老蒋对潘文华进行了进一步打击,不仅裁撤川陕鄂边绥靖公署,裁撤潘文华的儿子潘清洲的巴山警备司令部,同时又以整编部队为借口,裁撤潘文华的二十八集团军,仅保留五十六军军长和川康绥靖公署副主任的职位。

期间,老蒋还对潘文华的弟弟潘昌猷进行打击,让潘昌猷从四川银行辞职。

面对老蒋对自己的组合拳式打击,潘文华找到了陈诚、程潜等人为自己说话,然而老蒋依旧不罢休,而是对潘文华进一步打击,将他调离成都,让其所部来到交通困难、盗匪猖獗的川东地区。

经过老蒋一番打击后,刘文华、邓锡侯、潘文华为首的川系实力遭到了毁灭性打击,不复存在。

之后,老蒋依旧不放心潘文华,又对潘文华进行了接连打击,潘文华所部均被调离,一系列的打击,让潘文华十分怨恨老蒋,告病返回成都调养,接着老蒋又将潘文华调任为重庆行辕副主任,这时候潘文华已经没有一丝职权,成了一个空壳。

1949年4月,百万大军渡长江,老蒋为首的国民政府全面崩溃,在这个大环境下,潘文华之子潘清趁机收拢旧部,组建一个师,担任师长,由夔巫开回四川。

期间重庆行营改为西南军政长官公署,潘文华即改任长官公署副长官。

在这个大环境下,潘文华早就看透局势,虽然十分想起义,但是考虑到过去的一些事情,同时身边又被老蒋监视,这让潘文华没有机会起义,所以他告诉了郭勋祺“时机未到”。

在这期间,我党已将解放全国视为当务之急,中央军委下令向全国进军,刘伯承、邓小平根据中央指示,率领第二野战军立即转入进军西南的准备工作。

刘文辉、邓锡侯、潘文华在四川有巨大影响力,所以拉拢三人起义,是个十分不错的选择,这三人中刘文辉、邓锡侯拥有兵权,然而两人对于我党政策有一定疑虑,同时还存在旧军阀的思想,所以想要拉拢两人需要耗费一份精力,相比于两人,潘文华是个不错的选择,之所以会是个不错的选择,主要是老蒋对潘文华组合拳打击,让潘文华对老蒋十分怨恨,既然有这层怨恨,拉拢潘文华的成功性很大。

为了能拉拢潘文华,周总理耗费了不少心血,将一份特殊的礼物送到了潘文华手里,中国人民解放军《约法八章》,随后他找到了自己的旧部参谋杨续云商讨投诚事宜。

杨续云以汇报情况为由来到了重庆,并和潘文华商讨了一个下午,当看到时间已晚,这时候杨续云便打算离去,这时候一直陪伴潘文华身边的姨太太出门,这时候潘文华抓住杨续云。

杨续云见潘文华表情凝重,于是便劝说潘文华:“我们必须发动起义,迎接解放。我们先按照《约法八章》行事,成功自然到来。”

潘文华对此表示同意,但是他的脸上也露出了一丝忧愁:“这些天我也烦透了,有些劳神。”

杨续云带着疑问:“怎么了?”

潘文华则是十分忧虑表示:“你不知道其中的原委。还不是因为那位如夫人给搞的。”

潘文华这一点,杨续云便也想起来,潘文华的这位夫人有军统背景。

当年老蒋十分担心地方实力派会对自己产生威胁,所以他十分想了解这些人的一切,因而十分希望能在这些人身边按插自己人。

在这个大环境下,军统头目戴笠精心招募了不少美女,让她们接受高等教育,之后在让她们嫁给他们,这些人包括潘文华、杨森、刘文辉等地方势力派。

妻子的原因,让潘文华在起义事情上摇摆不定。

潘文华告诉杨续云,这些天妻子要求他带着全部家产去加尔各答或者香港,开启新生活。

杨续云立马问潘文华的看法,无论是加尔各答还是香港,或者台湾潘文华都不想去,想要留在四川。

这时候,杨续云劝说潘文华应该做出抉择,希望潘文华能做出正确的决定。

经过一番思索后,潘文华决定放弃小我,成全大我,决定和妻子好聚好散,送妻子去香港。

随后他将家里大部分财产给妻子,并将妻子送到香港。

1949年12月9日,潘文华与刘文辉、邓锡侯在彭县通电起义,脱离国民党阵营,投向人民怀抱。

潘文华的起义,代表国民党在四川的统治结束,一个全新时代来临。

老蒋在看到大势已去,随即离开成都。

起义后,潘文华任西南军政委员会委员。1950年,他在成都因病逝世,享年六十五岁。

对此,你们有什么想法?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