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肖华接到命令,让他前往北京任职。当汽车在路边停下时,肖华一眼就看出那个香烟小贩有鬼。经过一番调查,此人正是杀害黄骅的凶手之一——潘特。随着此人的落网,“黄骅案”正式落下帷幕。
黄骅原名黄金山,18岁时加入中国共产党,次年参加红军。长征中,他表现得十分勇猛。1941年,30岁时,黄骅被调往冀鲁边解放区,担任115师教导六旅副旅长兼任冀鲁边军区副司令员。

黄骅为人正派,他初来乍到就投入了工作。他严抓部队的纪律和整顿,很快让部队在当地树立起了威望。然而,黄骅的出众,让军区司令员邢仁甫颇为头疼。抗战初期,有些军事才能的邢仁甫,拉起来的部队能和日伪军扳手腕。此外,他也会宣传,动员,就这样,部队在邢仁甫的领导下快速发展、壮大。
组织见邢仁甫是个人才,便提拔他担任了冀鲁边军区的司令员。原本以为邢仁甫能够继续上进,没曾想,他却在自己的根据地当上了土皇帝。邢仁甫虽然已有妻女,但他却还想着勾搭别的女人。
邢仁甫与部队宣传队的一名女青年打得火热,甚至还娶她做了小老婆。两人大吃大喝,过着纸醉金迷的日子。当党中央来指令时,邢仁甫根本不搭理,俨然一副此地他就是“土皇帝”的作派,完全忘记了自己还是一名党员。
当黄骅来到军区后,见部队混乱的源头在司令员的头上,他便向上级阐述了自己的所见所闻。1943年,邢仁甫就被叫到了延安党校学习。邢仁甫心里憋着火,决定趁自己不在军区的机会,派人除掉邢仁甫。这样既解决了后顾之忧,又洗清了嫌疑。等到他从延安回去后,冀鲁边军区还不是他的天下?

1943年6月,黄骅在主持军区侦察通讯工作会议时,被邢仁甫派去的冯冠奎、潘特等人杀害。黄骅牺牲时,年仅32岁。邢仁甫干了血腥勾当后,起初还妄图嫁祸他人,最后暴露反革命杀人面目后,随即跑到天津,公开投靠了日本鬼子。
日本投降以后,邢仁甫又跑到了国民党那边。为了向邢仁甫追讨这笔血债,相关部门决定派人打入邢的部队,找机会将其除掉。这个任务最后落在了天津地下党——阎树炳的身上。
阎树炳和自己的兄弟阎毅共同战斗,紧紧地盯了邢仁甫三年。最后在天津解放的一天后,将企图化装逃跑的邢仁甫一举拿下。邢仁甫打算到北平找傅作义时,阎树炳给他搞通行证和钱,故意拖延时间。与此同时,阎树炳把情况报告给了天津军管会三处二科科长江枫,最终,邢仁甫被捕。
1950年秋,经过人民政府的审批,邢仁甫被公审后执行了枪决。原本此事就此告一段落,然而多年后,邢仁甫的遗孀站了出来,试图引导舆论导向,扭曲事实。对于邢仁甫主动投靠日本鬼子一事,他的遗孀却称,当时是受命打入敌人内部,完成党交给的秘密任务。

在日本鬼子阵营时,邢仁甫丝毫没有透露出党的任何消息。他的遗孀还说,要是邢仁甫真的投敌了,那么,为什么不找机会逃到台湾呢?
对于这样的说法,简直就是颠倒黑白。邢仁甫做的那些恶事,早已钉死在了历史的耻辱柱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