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驾驶是这几年网约车行业中唯一一个还算是活着的项目了,自从滴滴出事,网约车行业群龙无首,一片投资者就看开始看整个市场不顺眼了。
除了还在一线奋斗的T3出行、高德打车,剩下的哈罗、滴答出行、一喂顺风车等网约车平台都在犹豫、踌躇,想未来的路该何去何从。
放眼望去整个网约车市场,也就只有无人驾驶这个科技领域,能让资本家有点兴趣了。这也是为啥今年自动驾驶的进程明显加快了的原因之一。
一、脚步越来越近
在去年的时候,很多业内人士对无人驾驶的前景预估,还持有谨慎的状态,不少人认为,10年之内,无人驾驶网约车都不可能大规模落地。
如今这么快就被打脸了。日前,武汉、重庆两地的政府部门率先发布了自动驾驶全无人商业试点化政策,并分别制定了管理工作暂行办法。
也向百度发放了全国首批无人化示范运营资格,允许车内没有安全员的自动驾驶车辆在社会道路上开展商业化服务。
至此,无人驾驶网约车开始正式面向社会,面向司机,面向乘客。
二、乘客的便利
无人驾驶的诞生对乘客来说,就跟之前网约车刚诞生的时候一样,充满了好奇和新鲜感。
但是一旦这个新鲜感褪去,人们就会考虑隐藏在其后的性价比和服务等硬性因素了。无人驾驶有没有更安全,有没有更便宜、更方便,才是乘客考虑的重中之重。
不过根据以往的经验来说,这一点似乎很难。无人驾驶从理论上来说,运价是要比人力网约车更便宜的,因为不需要支出司机成本。
然而,无人驾驶车辆的研发投入,这么多年来可是不少。依照各位资本家的尿性,这笔钱迟早是要从乘客的头上讨回来。
这不佐证就来了,初步试点的城市,无人驾驶的价格堪比专车,让司机笑掉大牙。
三、司机的忧虑
虽然现在阶段,无人驾驶并没有对司机产生根本的威胁,但是长时间下去,后果难以估量。
现在行情不好,司乘矛盾又一触即发,大部分网约车司机对平台的政策早有微词,在“资本家”的眼里,这就是迟早要被淘汰的“耗材”。
现今百度的无人驾驶落地,华为也即将入场,更别提后面还有个腾讯大佬紧跟着,阳光出行、一喂顺风车等老牌平台都在瑟瑟发抖。
连带旗下的司机也开始考虑自己未来的出路,自己唯一的价值,会不会真的被科技所淘汰。
无人驾驶车子要钱买吧,折旧吧。都得算进打车费里,,网约车呢,车子是司机的,保险是司机的,油钱电费还是司机的。平台只用抽成就赚嗨了。这种情况下当然无人驾驶车费更贵
这个东西如果用来做网约车,一个礼拜就会让司机师傅们折腾下线
在广州这边右转专用道的礼让行人就能让车机怀疑机生。
无人驾驶只是个笑话
车智能,但行人不会
拿自己生命去换取专家手里的数据!去吧放心大胆的坐吧!
无人驾驶的车会进小区吗?
现在是实验阶段,等到平台发现不会出事故了,就跟共享单车一样资本大战了,到时候所有人工滴滴都要被挤压殆尽
嫌命长?
现状就是大多数手机定位不准,然后你去找车吧[呲牙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