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CBA常规赛MVP候选名单公布时,徐杰的名字与胡金秋、杨瀚森并列三甲,这本身就是对这位24岁后卫的至高认可。本赛季的徐杰,用全面进化的表现撕掉了"矮个后卫"的标签,场均15.8分+7.5助攻+4.2篮板+1.4抢断的数据背后,是一个持球大核的强势崛起。
在广东男篮的战术体系中,徐杰的重要性早已超越数据维度。第二阶段胡明轩伤缺期间,他独挑大梁,以场均触球次数联盟第三的控场能力,撑起了球队进攻的半壁江山。无论是阵地战的穿针引线,还是转换进攻的精准制导,徐杰将"小快灵"的南派篮球精髓演绎到极致。更难得的是,他在防守端的积极性彻底改写了"矮个球员只能被针对"的定律——场均4.2篮板印证着"徐中锋"的拼劲,1.4次抢断则展现着预判天赋。
然而,这位本应被委以重任的核心,却在第三阶段遭遇战术地位的滑坡。胡明轩回归与伯克加盟后,徐杰的球权占比从32%骤降至19%,甚至屡屡沦为底角射手。这种角色切换的割裂感,恰似将交响乐指挥家突然贬为乐谱架——当赵继伟掌控辽宁、孙铭徽支配广厦时,广东却让他们的战术大脑在功能化定位中挣扎。这不仅是徐杰个人的遗憾,更是球队竞争力的损耗。
但竞技体育的剧本永远充满可能。当季后赛硝烟再起,广东若想重返总决赛,必须释放徐杰的全部潜能。他的大局观能激活莫兰德、吉伦沃特、徐昕的禁区统治力,他的突分能为杜润旺、张皓嘉创造三分良机,他的错位单打更是破解联防的利器。从数据上看,当徐杰助攻上双时,广东胜率高达83%;当他持球占比超过30%,球队百回合净胜分提升6.2分——这串数字昭示着破局之道。
CBA历史上,从李群到陈江华,广东王朝的崛起总伴随着天才控卫的觉醒。如今站在命运十字路口的徐杰,需要的不仅是MVP奖杯的认可,更是一个真正属于持球大核的战术核心地位。当杜锋重新解锁"完全体徐杰",华南虎的獠牙,或将再次撕开总决赛的大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