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科技眼
今天,阴云密布,风吹得有些刺骨。然而,尽管天气并不理想,我家安装的那套屋顶太阳能发电系统依然稳稳地运作,发电量达到52度。在所有通过光伏APP绑定的140多个家庭电站中,我家今天的发电量排在了第26位,这个成绩还算不错。

不过,今天我收到一条粉丝的私信,问了一个关于双玻光伏板的问题。原文大概是这样:“我看到双玻光伏板的说明书上写着,光伏板下方的发电量可以达到上方的70%,是说如果上面发电100度,下面就能发70度吗?”坦白说,这个问题在网上常常能见到,今天就借这个机会给大家科普一下。
首先,这种理解是错误的。光伏板说明书上的“下方发电量达到上方的70%”并不是说下方的光伏板能独立发电,并且达到上方的70%。它实际上是强调安装光伏板时,正反面千万不要搞错。如果不小心把反面朝上装了,发电效率会大打折扣,最多只能发正面安装的70%。简单来说,正面和反面都有不同的光电转换效率,反面一般效率较低,安装不当会造成发电能力的显著下降。

那到底双玻光伏板的下方在实际发电中到底有什么作用呢?实际上,下方的发电量是属于弱光发电,作为对正面发电的辅助和补充。实际情况下,它的增益大概在2%到4%之间,虽然这看起来不多,但也能帮助提高整体发电效率。这个增益主要来自于双玻结构,它的设计使得光线能通过顶部玻璃进入并反射到下面的玻璃上,从而带来一些额外的发电效益。
但问题来了,双玻光伏板在带来这点增益的同时,也做出了一些牺牲。比如,它牺牲了玻璃的厚度。单玻光伏板的玻璃会完全覆盖在硅片的上方,这种设计使得它在抗冰雹方面的表现要强很多。相比之下,双玻光伏板的下方往往采用的是薄玻璃或透明的有机玻璃,这让它在强风暴和冰雹天气中显得脆弱一些。
对比来看,单玻光伏板的玻璃较厚,抗撞击的能力更强。如果你住在常有冰雹的地区,光伏板的抗冰雹能力就成为了一个重要的考虑因素。近年来,气候异常,冰雹天气频繁,尤其是在春天到初夏,冷暖气流交汇的地区,冰雹不时降临。这时候,单玻板的优势就显现出来了。
但双玻光伏板近年来在市场上的受欢迎程度也在不断提升,许多新电站都选择了双玻结构。我周围的几个新建电站基本都用了双玻光伏板,而且这些电站多是在2023年3月冰雹之后安装的。虽然这些电站暂时还没有经历过非常严峻的天气检验,能否抵挡未来更强的冰雹,我们还不得而知。但是,我家现在使用的单玻光伏板,已经通过了几轮冰雹检验,效果可圈可点。即使遭遇突如其来的暴雨和冰雹,仍能稳稳地维持发电性能。
说到这里,有些朋友可能会问,为什么选择安装光伏系统时,我会选择性价比较高的单玻板而不是双玻?其实,关键是考虑到使用场景和实际需求。我花了9万元安装了屋顶光伏电站,每天都在光伏APP上查看和更新发电情况,这不仅为自己省了不少电费,也希望能为大家提供一些真实的数据参考。
让我们看看实际的发电数据,今天的发电量虽然没有达到上百度,但在光伏电站的整体排名中,依然能稳定在前列。这不仅是设备质量好,还和我选择的安装地点以及日常的维护保养有很大关系。
安装光伏电站不单单是为了“发电”,它更多的是一种长期的投资行为。通过每月的电费节省,我们可以在几年后收回成本。对于一些想要投资太阳能的人来说,选对光伏板类型非常重要,不同的光伏板在不同的环境下有不同的表现。
说到冰雹,大家可能会想到,光伏电站的质量真的能承受住吗?其实,像我这样经历了冰雹天气测试的光伏电站,它们的表现非常出色。在我家安装的单玻光伏板经历过几次冰雹考验后,表现仍然很稳健,发电量的波动也在可接受范围内。不得不说,选择合适的光伏板和正确的安装方式,真的能在突发情况下避免一些“意外”的损失。
最后,有一个问题或许很多人都想问:屋顶光伏电站真的是一项“值得投资”的长期项目吗?

总的来说,太阳能发电不仅仅是一个环保项目,也是一种未来的投资趋势。无论风吹雨打,光伏电站会继续在我们的屋顶上默默发光发热,帮助我们实现更可持续的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