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6年,若尔盖藏民给国防部长彭德怀来信,哭诉:舅舅,我想家了

墨色山水绘清风 2024-12-05 09:53:45

1956年,一件由泛黄信封包裹的手书跨越了万水千山,乘坐着邮车进京,被紧急送往了国防部大楼。国防部长彭德怀拆开信封,读着若尔盖藏民的来信,含泪回复:“外甥,这些年你受苦了,舅舅也想你呀。”

彭德怀元帅是汉族,他的外甥为何成了藏民,永远留在了若尔盖草原?1928年7月,平江一声惊雷,身为湘军独立5师1团团长的彭德怀领导、发起了平江起义,收缴了反动武装的刀枪,一举占据了平江城。

革命的星星之火呈燎原之势,燃尽了一切封建、反动腐朽势力,在受尽压迫的工农群众心中点燃了一盏明灯。“平江起义”的喜讯传到了江西南康一带,白马塘的1位14岁的青年罗永佑缠着母亲,给舅舅彭德怀写信,想要参加工农革命军。

原来,罗母正是彭德怀的堂妹,后来嫁到了江西南康县白马塘。1914年,罗永佑刚出生时,他的堂舅彭德怀正在洞庭湖南滨当修堤苦工,受尽了监工的拷打。旧社会“吃人喝血”的现实,让彭德怀觉醒,一步步踏上了革命的征程。

14年光阴犹如白驹过隙,彭德怀率部举义,有志青年罗永佑也开始心向革命。望着满腹志气的儿子,罗母实在不忍心阻止,托人给堂哥写了1封信,请人送到平江城。

在指挥所内,彭德怀接到了堂妹的来信,仔细读了一遍。随即,彭德怀提笔写下回信,讲:“妹妹,娃娃才14岁,年纪还太小了。让他再读几年书,如果他还想参加红军,我一定热烈欢迎。”

到了1931年,身为红3军团军团长的彭德怀率部转战赣南,恰巧途经南康一带。罗母得知消息,特意找到红军部队,邀请堂兄彭德怀来家中做客。

这时,红3军团连日作战,急需进行休整。接到堂妹的邀请后,彭德怀率部抵达了白马塘,暂时借宿在村中,并将指挥部设在了罗家,受到罗家父老的热烈欢迎。

而17岁的罗永佑无疑是最高兴的一个,他跑前跑后,帮助红3军团安排食宿,受到了将士们的交口称赞。在彭德怀身边,罗永佑更是“舅舅、舅舅”喊个不停,缠着舅舅非要参军。

彭德怀找到罗家父母,询问了他们的意见后,最终批准罗永佑入伍。就这样罗永佑戴上了红军帽,穿上了红军军装,成为了1名光荣的通讯兵。

半个月后,红3军团完成了休整,即将撤离白马塘一带。罗永佑也告别了父母亲人,跟随着舅舅出发,踏上了新的征程。

到了1934年,主力红军开始战略转移,罗永佑又主动请缨,前往突击队参战。突破敌人四道封锁线时,罗永佑跟随突击队克信丰、打仁化、攻宜章、渡潇水、血战湘江,几次负伤不下火线,完成了上级交予的任务。

1935年,红3军团胜利抵达遵义城时,罗永佑因功升任为3营3连的排长。当彭德怀再见到外甥,拍了拍罗永佑的肩膀,关切地询问:“娃娃,我听说你负伤了,现在身上还痛不痛啊?”

罗永佑回答:“舅舅,(我)就被子弹咬了一口,啥事都没有?您不要担心了。”彭德怀一听,笑言:“好呀,娃娃有股子志气,不愧是罗家子孙,舅舅祝你再立新功。”

“遵义会议”后,红军确定了正确的领导,将士们更是信心百倍,誓要扫清一些反动势力。英勇之师翻越雪山天险,走出了无边无际的草地,胜利到达了若尔盖草原地区。

在茫茫草地中,众人已经将粮食吃光了,靠着野菜充饥,才勉强撑了过来。抵达若尔盖地区后,红军将士们面临的紧要问题,那就是赶快筹集粮食。

当时,一些地方反动民团受到指使,大肆威胁藏族群众,不准百姓们卖粮给红军。红军筹粮队走街串巷,想要购置粮食,还常常遭到反动民团的伏击。

当年9月初,身为红3连代理连长的罗永佑接受命令,前往巴西一带筹措粮食。他们一行人抵达羊依寨后,从老乡们那里采购来几袋子青稞,准备返回部队驻地。

在返程途中,筹粮队与反动民团遭遇,双方陷入了恶战。为了保护粮食,罗永佑率领几位战士殿后,掩护着运粮车突围。待运粮车转移后,罗永佑率部边打边撤,渐渐甩掉了尾随的敌人。

这时,有小战士喊:“连长,你中枪了。”罗永佑一低头,发现:“自己左腋下方开始冒血,子弹将白花花的肠子打了出来。”一瞬间,失血过多的罗永佑晕厥过去,战士们背着连长突围出去。

抵达部队驻地后,军医展开了几天几夜的抢救,才挽回了罗永佑的生命。因为缺医少药,罗永佑等伤员的伤口常常感染,每次化脓流血都有生命危险,无法跟随大部队转移。

几天后,彭德怀从前线返回,特意赶到了后方医院,看望了罗永佑等伤员。来到后方医院后,彭德怀握着罗永佑的手,含泪讲:“娃娃,咱们部队马上转移了,你们(伤员们)就留下好好养伤。等你们身体痊愈了,再来找部队吧。”

听到这个消息,罗永佑感觉犹如五雷轰顶,迫切地恳求:“舅舅,我死也要跟着红军走,求您不要把我留下。我不会耽误行军,您给我1根木棍当拐杖,我一定能跟上队伍。”彭德怀背过身去,一串眼泪划过了眼眶,回答:“娃娃,你是懂道理的,这是组织的决定。”

最终,罗永佑还是接受了命令,目送着红军大部队远去。和其他红军伤员一样,罗永佑被留在了当地老乡家中,被迫隐姓埋名。为了躲避反动民团搜捕,淳朴的藏民扎巴一家冒着生命危险,带着罗永佑东躲西藏,悉心照顾着红军伤员。

半年后,罗永佑的身体渐渐痊愈,他叩谢了扎巴一家,踏上了寻找红军的路途。在2年时间的流浪中,罗永佑一边打短工,一边寻找着红军队伍,却没有得到一点消息。

无尽的失落涌满心头,令罗永佑陷入绝望,不知道主力红军身处何方?就在罗永佑内外交困时,1个善良的藏族姑娘走进了他的生活,带给了罗永佑活下去的希望。

当时,罗永佑正在阿西乡牙相寨打短工,与1位藏族姑娘卓玛相识。罗永佑勤劳能干,为人老实忠厚,他的性格品行深深吸引了卓玛。后来,在卓玛的“爱情攻势”下,罗永佑也爱上了这位善良的藏族姑娘,2人正式结为了夫妻。

婚后,罗永佑改名为更特尔,穿上了藏族服饰,过上了骑马放牧的生活,好像成了1位真正的藏民。十几年的时光飞逝,革命终于取得了胜利,新中国正式成立了。

1951年,新中国开始评定革命烈士,因为罗永佑“失踪”,组织认定他牺牲了。不久后,南康县将烈士牌匾送到了白马塘,罗家亲属哭成了泪人。

而这时,罗永佑还在诺尔盖草原策马牧羊,甚至不知道新中国成立的消息。到了1956年,罗永佑外出放羊时,偶遇了几位下乡的汉族干部。听到了熟悉的汉语,罗永佑不由自主地靠上前去,与干部们亲切攀谈。

从干部们的口中,罗永佑才知道:“革命已经取得胜利,新中国也成立了。”罗永佑激动地高呼起来,他将牛羊赶回家中,当即提笔给舅舅彭德怀写信。

不知道舅舅的地址,他直接填写了首都北京,说明了自己的现状,诉说了自己的思念之情。他跑到附近县里,好不容易买来了1个泛黄的信封,将手书小心放进信封里,投进了信箱里。

鸿雁传书寄相思,这封家书翻越了万水千山,乘坐邮车进京,最终被送到了国防部大楼。秘书小綦接到信件后,敲响了彭德怀办公室的房门,将手书交到了彭德怀的手中。

彭德怀见到信封上的“罗永佑”3字,当即拆开了信封,才得知“外甥十几年如一日寻找着红军”。在信中,罗永佑还讲:“舅舅,我想家了,我也实在想您。”

读完这封信,意志如钢的彭德怀也不免潸然泪落,当即给罗永佑回信。在信中,彭德怀讲:“娃娃,你如果想家了,可以由我出资,送你回南康老家看看。你如果想我,我派人接你进京,咱们好好聚聚。”

到了1958年,“游子”罗永佑踏上了回乡的行程,再次踏上了家乡的土地,受到了乡亲们的热烈欢迎。在1965年,罗永佑一家再次回乡,解了思乡之情。

然而令罗永佑惋惜的是,他未能与舅舅彭德怀再见一面,给他留下了毕生的遗憾。1974年11月,彭德怀元帅溘然长逝,3年后罗永佑因公殉职,这对舅甥为了革命事业奉献了一切,碧血千秋青史永载。

0 阅读: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