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辩证看待AI答案”“不过度依赖Al”“不直接抄袭AI答案”“帮助理解复杂的知识点”“作业适当使用AI获取思路” ......这样的“AI班级公约”你见过吗?12月24日上午,南京市“省级网络名师工作室”交流展示活动“新质教育背景下的教师成长与学习创新”在南京市光华东街小学举行。活动通过研讨课、专家讲座、主题沙龙等方式探索数智时代的基础教育的转型与创新。学校入选“祝智庭新质教育实验校”,当天举行了揭牌仪式。
AI研讨课,
师生共同制定“AI 班级公约”
今天这节课是“AI 班级公约”制定的“总结课”。前期,同学们通过“初步制定AI公约”“根据公约生成图片”“根据公约生成音乐”等课程的学习,录制了多条个人讲解公约的视频。杨佳琪老师通过视频展示,邀请同学们分析视频的优缺点,并鼓励学生对作品进行点评。在利用AIGC生成数字人视频时,同学们向“文心一言”提出了“语言流畅”“表情自然”等关键词和“学校”“校服”等场景的描述,使视频更加符合在学校播放的要求。自己拍的口播视频和AI生成的数字人视频到底哪个更厉害?如何更好地使用AI?同学们畅所欲言,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并制定了“AI 班级公约”。
AI已经进入了学生的生活,作为学校应该如何迎接新的技术?南京市光华东街小学校长吴宁介绍,这学期,四年级到六年级的学生开展了“你好AI”通识课的学习,目的是让同学们了解到什么是AI,什么是AIGC,同时让同学们知道可以拿AI做什么,怎么做。今天的这节课,六年级的同学们也共同探讨AI什么时候用、怎么用,通过在学习过程中的思辨,激发学生创新思维,进行人脑与AI的“PK”,共同制定属于学生的“AI 班级公约”!
专家讲座:
基础教育应注重数智赋能
当天,华东师大终身教授、教育技术学博导祝智庭给现场的老师们带来一节关于“新质教育”的专项讲座。他分享了数智时代智慧教育实践的变化之道,并展示了新质人才的能力维度与特质,包括“持续的学习兴趣与自主学习能力”“人机共生思维与掌握AI技术”等。
他说,人工智能的出现,为人类带来了新的认知,创造了新时代。基础教育应注重数智赋能,以个性化学习为基础,实现人与机器的协同,实现共治效应。新质基础教育应具有“学为中心与能力本位”“跨学科与多样性”“综合性与数智化”“个性化与适应性”“优质公平与可持续”“全人发展与社会责任”等特征。他认为学校要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引导学生培养主体意识、问题意识、愿景意识、创造意识、协同意识、审辩意识和价值意识,促进学生全能发展。教师要以差异化教学为基础,可以用技术手段采集数据,针对学生错误的问题进行分类,并鼓励同学协作学习。
主题沙龙,
共话教师如何“转型、成长、创新”
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乔雪峰主持了《数智时代的新质教师:转型·成长·创新》主题沙龙讨论。他说,随着数智时代的来临,转型成为教师发展的起点和必经之路。转型不仅仅是交流方式的变化,也是观念和角色定位的变化;成长是数智时代教师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意味着专业知识的更新、知识技能的提升以及否定已经成熟的模式,在更陌生的、不确定的环境中提升;创新是适应变革的核心动力,教师需要以创新思维在教学中开发新资源、设计新模式。
南京市南化第四小学张琪老师分享了“数智时代”对小学教育的影响和对教师提出的新要求;南京市栖霞区迈皋桥中心小学吕倩老师分享了在推进教学数字化转型的过程中,遇到的具体困难和挑战,作为一线教师,在推动教学数智化转型时,硬件与技术的问题需要多部门协调沟通;南京市光华东街小学魏娟娟老师分享了在课堂教学中运用数字技术进行创新的成功案例,讲述如何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备出一节好课;南京市聋人学校朱峰老师站在教师专业发展的角度,分享了“数智时代”的教师应该如何规划自己的成长路径,以及需要重点提升的能力。主题沙龙在交流和碰撞中迸射智慧的火花。
见习记者 王蕾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王颖
校对 王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