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世出英雄,也出枭雄。
西晋末年,烽烟四起,遍地狼藉,你方唱罢我登场,简直比唱戏还热闹。
可乱世也容易让人迷了眼,站错了队,赔了夫人又折兵。
今天要说的这位,眼光毒辣,堪比古代的猎头,一眼就相中了未来之星——石勒。
他就是张宾,一个自比张良的顶级谋士。
话说这西晋末年,天下大乱,匈奴人刘渊打着汉朝亲戚的旗号,自立为帝,建了个“汉”朝(史称汉赵)。
石勒这会儿还在刘渊手下当小弟,是个骁勇善战的将军。
但张宾一眼就看出了石勒的不凡,这小子野心勃勃,又求贤若渴,将来必成大器。
于是,张宾就成了石勒“君子营”的智囊,这“君子营”啊,就是石勒专门招揽人才的地方,类似于现在的智库。
公元310年,石勒在南方打了几场胜仗,有点飘飘然了,琢磨着在南方建立根据地。
张宾一看,赶紧劝阻:“老大,南方现在强敌环伺,咱们根基不稳,不如先回北方发展,站稳脚跟再说。”石勒起初没听,结果吃了败仗,这才意识到张宾的厉害。
第二年,石勒跟着刘渊的队伍攻破了西晋的首都洛阳,把皇帝都给抓了,史称“永嘉之乱”。
这仗打完,石勒的队伍壮大了,可也惹来了不少麻烦。
其中一个叫王弥的,实力不容小觑,成了石勒的心头大患。
这王弥也不是个善茬,表面上对石勒毕恭毕敬,又是送美女又是送财宝,还写信吹捧石勒,说他将来能得天下。
可背地里却跟自己的手下密谋,想把石勒骗到自己的地盘上干掉。
石勒截获了王弥的密信,怒火中烧,却又不敢轻举妄动。
这时,张宾又出场了:“老大,王弥这小子诡计多端,留着始终是个祸害。不如将计就计,先取得他的信任,再找机会除掉他。”石勒一听,觉得有道理,于是强忍怒火,假装对王弥毫无戒心。
后来,王弥跟晋军打仗,吃了亏,向石勒求援。
石勒本来不想帮忙,但张宾劝他:“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咱们得表现出大度,让王弥彻底放下戒心。”石勒于是亲自带兵支援王弥,打败了晋军。
王弥这下彻底被感动了,对石勒的怀疑也烟消云散了。
接下来,就是“鸿门宴”的经典桥段了。
石勒设宴款待王弥,王弥不听手下劝阻,欣然赴宴,结果被石勒当场诛杀。
石勒吞并了王弥的部队,实力大增。
公元312年,石勒又想南下攻打建业(现在的南京),张宾再次劝阻:“老大,咱们现在应该集中精力经营河北,稳固后方,时机成熟了再图天下。”石勒听从了张宾的建议,挥师北上,占领了大片土地,为日后建立后赵政权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石勒对张宾的才能佩服得五体投地,尊称他为“右侯”,凡事都跟他商量。
张宾也确实不负众望,不仅出谋划策,还帮助石勒治理国家,制定法律,任用贤才,使得后赵政权日益强大。
后来,石勒与幽州刺史王浚发生冲突,王浚实力强大,石勒一度陷入困境。
又是张宾,想出了“围魏救赵”之计,帮助石勒化解了危机,并最终吞并了王浚的势力。
公元319年,石勒在张宾等人的劝说下,正式称王,建立了后赵政权。
张宾被委以重任,执掌朝政。
可以说,没有张宾,就没有石勒的霸业。
可惜天妒英才,三年后,张宾病逝。
石勒悲痛欲绝,一路哭着送葬,还感叹说:“老天爷不让我成就大业啊,为什么这么早就带走了我的右侯!”
张宾死后多年,石勒每次遇到难题,都忍不住想起他,感叹说:“要是右侯还在,我哪需要跟这些人商量啊!”说完就忍不住痛哭流涕。
张宾的故事,让人不禁想起另一个杰出的谋士——王猛。
他们都出身汉族,却在乱世之中选择辅佐胡人君主,最终成就了一番伟业。
他们的故事也告诉我们,真正的英雄,不在于出身,而在于才能和眼光。
在乱世之中,只有审时度势,慧眼识人,才能成就一番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