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761年的春天,范阳城外柳泉驿旁,微风拂过,却吹不散空气中弥漫的紧张气氛。
一位曾经叱咤风云的枭雄,此刻正跪在地上,苦苦哀求着眼前手持利刃的年轻人:“孩儿,饶我一命!我死不足惜,可现在杀了我,大业就完了啊!”
这位跪地求饶的,正是“大燕皇帝”史思明,而逼着他走上绝路的,却是他自己的亲生儿子,史朝义。
这一幕,恐怕连最老练的史官都难以预料。
究竟是什么样的深仇大恨,能让父子走到兵戎相见的地步?
这背后,又隐藏着怎样一段不为人知的故事?
要解开这个谜团,还得从史思明的发家史说起。
史思明,原名史窣干,出身贫寒,从小在辽宁朝阳一带的突厥部落长大。
他长得并不出众,甚至可以说有点“磕碜”:肩膀窄,背还驼,就那双眼睛里透着股子机灵劲儿。
年轻的时候,谁都瞧不上他,可他娶了个有眼光的媳妇儿——辛氏。
辛氏力排众议嫁给他,就认定他将来能成大事。
事实证明,辛氏的眼光确实毒辣。
安史之乱爆发前,史思明凭借着自身的勇武和对战场局势的精准把握,在军中逐渐崭露头角。
他精通六种少数民族语言,这在当时可是个“稀罕物”,让他在军队里格外吃香。
再加上他打仗不要命,又诡计多端,很快就被同乡、也是后来安史之乱的罪魁祸首——安禄山给盯上了。
安禄山觉得这小伙子不错,就把他提拔到自己身边,还给他改名叫“思明”,寓意“思虑明达”,希望他能为大唐王朝好好效力。
唐玄宗也挺喜欢史思明,据说还摸着他的背说过:“你以后肯定能飞黄腾达!”谁知道,这句无心之语,却成了史思明日后叛乱的“催化剂”。
他跟着安禄山一路升迁,从一个小兵,到手握重兵的大将,这其中的滋味,恐怕只有他自己最清楚。
公元755年,安禄山在范阳起兵造反,史思明也跟着揭竿而起。
他带着三千兵马,一路攻城略地,很快就成了安禄山手下最得力的干将,拥兵八万,掌控十三个州郡,风光无限。
然而,史思明虽然在战场上所向披靡,却在家庭关系上栽了跟头。
他有两个儿子,长子史朝义为人宽厚,深受将士爱戴;幼子史朝清则年幼,被他百般宠溺。
史思明偏心小儿子,觉得史朝义性格软弱,难堪大任,压根儿就没把他放在眼里。
史朝义跟着父亲出生入死,立下赫赫战功,却得不到应有的认可,心里自然不是滋味。
矛盾的种子就这样埋下了。
史思明称帝后,封史朝义为“怀王”,却迟迟不立太子,摆明了是想把皇位传给小儿子。
他把史朝义派到前线打硬仗,而史朝清则留在都城享清福,这差别待遇,傻子都能看出来。
时间一长,军中就开始议论纷纷,大家都觉得史思明偏心眼儿,对史朝义不公平。
史朝义的亲信们更是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他们知道,如果再不采取行动,史朝义的性命恐怕难保。
于是,他们开始劝说史朝义,与其坐以待毙,不如先下手为强。
史朝义是个孝顺儿子,不到万不得已,他也不想走到弑父这一步。
可父亲的步步紧逼,让他别无选择。
公元761年,在部下的劝说下,史朝义终于下定决心,发动兵变。
那一夜,史思明孤身一人住在驿站里。
史朝义的部下包围了驿站,史思明听到动静,知道事情败露,赶紧翻窗逃跑。
他骑上马,拼命地往外冲,可还是被乱箭射中,最终被活捉。
被擒后的史思明,像一只斗败的公鸡,再也没有往日的威风。
他跪在史朝义面前,苦苦哀求,希望儿子能饶他一命。
可一切都太晚了。
几天后,史思明被秘密处死,一代枭雄就此落幕。
史思明的死,对叛军来说无疑是致命的打击。
史朝义虽然继承了皇位,却无法掌控全局。
唐军趁机反攻,叛军节节败退,最终走向覆灭。
回看史思明的一生,从一个默默无闻的穷小子,到权倾一时的“皇帝”,他经历了大起大落,最终却死于亲生儿子之手。
这其中,有命运的捉弄,也有他自身的性格缺陷。
他猜忌多疑,偏心溺爱,最终自食恶果。
这段历史也给我们留下了一些值得深思的地方。
权力,真的能让人迷失自我吗?
父子之情,在权力面前,又该如何抉择?
或许,历史永远无法给出标准答案,但它能让我们在反思中,更好地理解人性,更好地把握人生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