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照片,一段历史。
晚清时期留下了不少老照片,这些照片可以让我们看到一百多年前的中国社会百态。
今天小编将继续带大家看看这些珍贵的历史老照片,有晚清的妓女与龟奴、女学生、晚清乞丐等等。
1905年,上海宝善街,龟奴背着娼妓出去接客。
龟奴是旧时在妓院里担任杂务的男子。缠上了小脚的妓女应召去陪客的时候,只能让男工像驮石碑的乌龟那样,把妓女背到客人那里,这些把妓女背来背去的男工,就被称为"龟奴"。妓女的晚年,颜退色衰无人问津,没有人赎她从良,只好嫁给"龟奴"。
清 李渔 《慎鸾交·品花》:“好朋友不见到来,反受龟奴这场怄气。”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七七回:“龟奴道:‘头一家有一个李毓英 ,不知是不是?’”
晚清汉口的女学生。
晚清传教士在中国办了很多学校,也是为了便于传教。
晚清大户人家的女眷。她们都裹着小脚。
缠足是中国古代一种陋习。是用布将女性双脚紧紧缠裹,使之畸形变小。一般女性从四、五岁起便开始缠足,直到成年骨骼定型后方将布带解开,也有终身缠裹者。
“三寸金莲”在古时用来形容女人的小脚,传说很多,其中一个传说与南唐后主李煜有关。明清时期缠足进入鼎盛期。缠足之风蔓延至社会各阶层的女子,不论贫富贵贱,都纷纷缠足,但不缠足者也不在少数。
新中国成立后,缠足恶习被彻底废止,中国的妇女才得到了彻底的解放。
晚清的太原猎人。
晚清的“父子进士”牌坊。
牌坊是中华特色建筑文化之一。是封建社会为表彰功勋、科第、德政以及忠孝节义所立的建筑物。作为中华文化的一个象征,牌坊的历史源远流长,在周朝的时候就已经存在了,《诗·陈风·衡门》:“衡门之下,可以栖迟。”
这个牌坊是为了表彰某地父子两人均考上了进士。
晚清的小乞丐,衣衫褴褛。
晚清背着母亲乞讨的男子,连双鞋子都没有。
晚清北京街头。
晚清天津火车站。站台上还有清军持枪列队。
晚清的麻风病人。
晚清山区的百姓。
晚清山谷里的行人。
晚清病人被送医。
晚清的瓷器工匠。
中国是瓷器的故乡,瓷器是中国劳动人民的一个重要的创造。瓷器的发明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
明清时期由于世界资本主义的发展,中国瓷器的对外贸易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永乐、宣德时期,郑和七下西洋,进一步促进了海上对外贸易的发展,外销瓷不但大量输出到亚洲、非洲各国,而且自明代晚期开始倾销欧洲诸国。
明中叶以后,有不少外国商人到中国收购、订制中国瓷器,而且数量都非常巨大,据不完全统计,运到荷兰的瓷器最多一年(1639年)竟达366000件。清代鸦片战争以前,外销瓷的主要市场有朝鲜、日本、东南亚诸国和欧洲,特别是欧洲市场。
后来由于日本和欧洲瓷业的发展,特别是由于清政府的腐败而造成社会动乱,中国瓷业生产每况愈下,瓷器的外销也就衰落了。中国古代陶瓷对外贸易的海上运输路线,被当代考古学家称为“陶瓷之路”。
中国陶瓷运往世界各地后,深受当地人民的喜爱,自唐代以来,各国陶瓷工匠竞相仿制,并生产出各具民族风格的陶瓷制品,从而推动了世界陶瓷事业的蓬勃发展,也极大地促进了中外文化的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