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3年,担任中央办公厅副主任的王良恩为何选择自杀?

华驹史记说 2023-07-09 22:59:11

1973年1月26日,时任中央办公厅副主任的王良恩被人发现在卫生间内自缢身亡。王良恩官至副部级,他自杀后,主持中央办公厅工作的汪东兴很快就组织人员,把王良恩自杀的详细情况写成了报告,于1月27日上报给组织。

那么,作为一名副部级干部,王良恩为什么选择自杀呢?他的身上有什么难言之隐呢?要说起这件事,我们还要从王良恩是如何调到中央工作说起。王良恩是山东人,新中国成立后,他长期在华东军区(南京军区)从事政治工作,担任了南京军区政治部副主任等职务。

1955年大授衔时,37岁的王良恩被授予大校军衔,成为开国大校。1964年,王良恩晋升为少将。值得一提的是,当时担任南京军区司令员的许世友非常欣赏王良恩,1966年,十年特殊时期开始后,中央想从部队调一个人到中央办公厅从事政治方面的工作,许世友向中央推荐了王良恩,在这种背景下,王良恩被调到中央办公厅,担任了中央办公厅政治部主任,三年之后,也就是1969年,王良恩晋升为中央办公厅副主任,成为一名副部级干部。

1970年,九届二中全会在庐山召开,这次会议期间,王良恩主管会议日常工作,主要包括会议纪要以及各个小组的简报编辑工作。许世友与王良恩比较熟悉,也是这次会议期间,许世友让王良恩把三封信转呈给主席。

许世友手里的三封信分别是自己所写、福州军区司令员韩先楚所写以及济南军区司令员杨得志所写。信的主要内容与批判张春桥有关,在信中,许世友三人认为张春桥已经不适合在中央工作,所以给主席写了这封信。

九届二中全会期间,王良恩首先把许世友的信转交给周总理,同时按照相关规定在这三封信上附了一个呈阅件,并签上了自己的名字。令王良恩想不到的是,后来就是这个签字使得他自杀。

周总理收到王良恩的呈阅件时,九届二中全会的风向已经发生了变化,陈伯达受到批评,张春桥受到保护。在这种形势下,为了保护许世友、韩先楚以及杨得志,周总理决定不把这三封信转呈给主席,于是他就签字,把这三封信转到“林办”,让“林办”保存起来。

1971年,九一三事件发生,办案人员在“林办”搜出了许世友等人的信件以及签有王良恩名字的呈阅件。办案人员首先把信与呈阅件送到周总理那里,周总理知道这件事的前因后果,所以他就批示把信以及呈阅件退回给王良恩,想的就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不过,江青得知这件事后认为事关重大,必须严查。同时,中央办公厅也召开了一系列整风会议,因为呈阅件上有王良恩的名字,所以王良恩多次在整风会议上受到批评。客观来说,王良恩在这件事中只是履行呈递文件的正常手续,签上了自己的名字,然而,在当时的背景以及大环境下,王良恩却有口难辩。

尤其是到了1973年之后,中央办公厅的整风会议越发频繁,1月3日到8日,一共围绕王良恩召开了四天会议,对王良恩的批评也逐渐升级。王良恩怎么也想不明白,自己就是签了个名字,履行正常的工作程序,居然被定性为犯了严重的方向路线错误。1月24日,王良恩在宿舍的卫生间自缢,终年55岁。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相关部门重新调查了与王良恩有关的案件,于1979年为王良恩平冤昭雪,恢复了他的一切名誉。

1 阅读:17

华驹史记说

简介:五千年悠悠岁月,与您共思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