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一盘货”撬动长三角“鲁商沪动”解码市场突围新范式

山东商报 2025-04-30 18:56:21

4月25日—27日,上海苏州河畔的“大洋晶典・天安千树”艺术综合体内,一场盛会隆重举行。这场名为“好品山东 优特农品”的展销会,由山东省政府主导、鲁商集团深度参与的盛会,不仅是一次农产品展销,更是山东国企以创新供应链、全渠道整合能力和国企担当撬动长三角市场的绝佳窗口。从“田间到舌尖”的品质承诺,到数字化赋能的“一盘货”战略,再到文化交融的场景化营销,鲁商集团以多维度实践展现了国企在乡村振兴、消费升级与区域协同中的战略价值。

国企担当:

构建可持续助农生态

作为山东省属重点国企,鲁商集团在此次展销会中扮演了“桥梁”角色。

通过“上海推广中心”的落地,鲁商集团将原本分散的山东农产品整合为标准化商品库,依托银座超市的渠道资源,实现“优特农品”从产地到长三角家庭的直采直销。

记者观察到,这一模式的核心在于“可持续性”。

如银座超市设立的“外贸优品精选专区”,不仅为受国际贸易波动影响的出口企业开辟内销通路,更通过精准选品如速冻方便米饭、杏仁豆腐等,匹配长三角消费者的饮食偏好。数据显示,山东农产品2024年出口额突破1200亿元,其中营养健康食品增速超30%,而鲁商集团通过“一盘货”策略,将这一增长势能转化为国内市场竞争力。

进一步看,鲁商集团以国企身份搭建的供应链平台,通过智慧冷链物流系统减少中间环节,最大限度保留产品新鲜度,同时利用数字化溯源技术,如扫码查看烟台苹果种植环境、寿光蔬菜的检测报告、东阿阿胶的熬制工艺等,铸牢消费者信任,将山东农业的“品质基因”打造成为独有竞争优势。这种从“输血式助农”到“造血式兴农”的转型,正是国企在乡村振兴中不可或缺的担当。

科技赋能:

“一盘货”背后的供应链革命

“一盘货”,是鲁商集团此次参展的核心关键词。

记者了解到,这一概念并非简单的库存整合,而是基于数字化供应链的全渠道运营体系。通过线上线下渠道联动,预售、社区团购、直播带货等多元化营销方式,山东农产品得以快速触达长三角消费者。

鲁商集团“一盘货”战略的突破性是肉眼可见的。

传统农产品流通需经多级批发商,损耗率高达20%-30%,鲁商集团通过直采直销模式,将流通环节压缩至“产地—仓配—终端”,效率提升30%以上;银座超市推出的“银座溯源尚品”“银座优选”等自有品牌,聚焦长三角市场的高端消费需求,如莱芜黑猪、黑鸡、黑山羊、仁风西瓜等生鲜品,通过差异化定位避开低价竞争;针对国际贸易变局,鲁商集团将外贸产品转内销,如速冻锅贴、酱香饭团等定制化商品,既消化工厂产能,又满足国内消费升级需求。

这一模式的成功,离不开鲁商集团的科技基因。

福瑞达将中医药传统工艺与现代提取技术结合,推出中草药方枕、黄芪陈皮水等产品,将“药食同源”理念转化为高附加值商品。山东日冷食品则通过定制化研发,如上海开市客专供速冻方便米饭等,精准对接区域市场……

如此,将科技与供应链的深度融合,让鲁商集团在农产品赛道中跳出了“低价内卷”,径直转向价值竞争。

文化破圈:

从“卖产品”到“卖场景”

纵观本次展销会的亮点,还在于将山东农产品嵌入了文化体验场景。

在苏州河畔打造的“齐鲁风情名吃市集”,以小吃街方式,不仅将展示胶东渔村、鲁中粮仓等风土人情,更通过非遗手作体验、名吃品鉴等活动,构建起沉浸式消费场景。这种“文化+产品”的融合,正是鲁商集团打开长三角市场的关键策略。

毕竟,对于长三角消费者而言,山东农产品的吸引力不仅在于品质,更在于其背后的文化符号。

东阿阿胶的熬制工艺被可视化呈现,寿光蔬菜的检测报告可实时扫码查看等细节,刚好强化了“山东好品”的信任背书。同时,鲁商集团旗下银座超市推出的“舌尖爆汁烤肠”“香煎鸡排”等预制菜,既迎合了上海快节奏生活的需求,又以“齐鲁风味”形成差异化卖点。

事实上,这种文化破圈的本质,正是“地域品牌升维”。

通过将农产品从功能性商品升级为文化载体,鲁商集团不仅提升了产品溢价,更在消费者心智中植入了“山东=优质生活”的认知,如此,也无疑将为其后续拓展全国市场奠定坚实基础。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许畅

1 阅读: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