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讷和李敏产生摩擦,毛主席从不问谁对谁错,一招处理很是高明

不急不躁文史 2024-09-26 19:52:37

作为新中国的缔造者和奠基人,毛泽东的一举一动一直牵挂着所有中国人的内心,尤其是在朝鲜战争之后,毛泽东最喜爱的儿子毛岸英在朝鲜战场阵亡,这无疑让当时所有的国人陷入了悲伤情绪之中。

毕竟千百年来,中国也不过才出现了毛主席这么一位奇才,人的寿命毕竟是有限的,当时的四万万中国同胞也希望主席能为未来的中国培养一个合适的接班人,只不过伟人的成功终究难以复制,当时毛主席身边被谈起最多的两个后代也是李敏李讷两个女儿。

作为同父异母的姐妹,两个人虽然也为社会主义事业贡献了不少力量,不过离主席的期望还差着很远,更为重要的是,女性身上本身就存在的敏感和多疑让毛主席在日常生活上也没少为两个人分神,很多时候姐妹两个更是频频发生矛盾,那么面对两个至亲骨肉的争执,毛主席又是怎样巧妙化解的呢?

姓李不姓毛

毛泽东的一生共结过三次婚,三人陪伴着主席走过了人生的三个不同阶段,这三位妻子一共为毛泽东育有十位子女,其中最引人熟知的还是毛岸英、毛岸青几个人,但是和儿子继承了父亲的姓氏不同,李敏李讷两位姑娘却既没跟父亲姓也没跟着母亲姓,反倒是姓李,这又是为何?

两人之所以姓李其实与当时的社会条件息息相关,1946年解放战争全面打响,当时的战争进程对我军非常不利,蒋介石的百万大军和现金武器让我军接连受挫,胡宗南更是带着精锐之师向我党根据地陕北延安进军。

为了确保解放军大部队能顺利转移,毛主席做了一个惊险的决定,他以自身为饵吸引敌军,为了在转移过程中避免不必要的麻烦,主席乔装改扮并取名为李德胜,时过境迁后我党也取得了最终的胜利,但是对于这段往事主席仍一直铭记在心,所以两个女儿的姓也就沿用了当时的‘李’姓。

而对于两个姑娘的名字,则是主席在《论语》中非常喜欢的一句“君子讷于言而敏于行”,这其中也有着主席对两个孩子要少说多做、甘于奉献的美好期望。

李敏和李讷两人的人生命运有着大多的相似之处,年长的李敏比妹妹多经历了几年生活上的坎坷遭遇,和妹妹不一样,她对自己父亲到底是谁,有着多么大的能量和力量直到很久后才知道。

尤其在莫斯科那段寄人篱下的生活,让李敏过早的体会到了生活的残酷,苏德战争爆发时紧缺的药物和食物资源让李敏患上了急性脑膜炎,就连医生都宣判了李敏难以医治的死刑,但在母亲贺子珍的悉心照料下,李敏又奇迹般的康复过来,这次鬼门关前的经历也让李敏更加珍惜眼前的生活。

而妹妹从小在父亲的身边长大,等到李敏回国见到这个自己几乎“素未谋面”的父亲时,李讷还不过是一个不到10岁心智未全的小姑娘,其实明明是主席最年长的女儿,但是多年的分别让二人显得无比拘谨。

主席心中怀揣着对贺子珍和李敏的歉疚,李敏对新生活环境的不熟悉,什么都不懂的李敏多了一个姐姐虽然开心,但也害怕她会分走父亲对自己的那份爱。

生活很快恢复了平静,主席每天还是忙着处理自己的公务,回家的时间少之又少,而李敏和李讷两人在不同的生长环境下成长的二人,也注定有着一些争执和意见。

毛主席的教育方法

在中南海的日子是不自由的,尤其对于两个姑娘来说,面对着父亲严格的要求,两个女儿凡事都极尽小心,从周一到周日只有周六晚上稍稍特殊一点,平常两个人都要带着定额饭票去食堂和普通工作人员一样打餐。

每周六晚上一般是家庭聚餐日,李敏李讷到毛主席居住的丰泽园见父亲,其实三人一周也就只能见这么一个晚上,大多数时间主席都忙于公务,很多时候就连周六晚上的聚餐都要推迟。

在饭桌之上主席倒是让孩子们畅所欲言,这一周在学校发生了什么事情,读了哪些报听人说了哪些热闹事,主席一边听一边说倒是很开心。

不过孩子毕竟是孩子,在这个年纪心智还不健全,所以两姐妹很多时候都会因为一些事情发生争执。

平常时两位姐妹在生活中时常拌嘴,毛主席并没有像其他家长一样过多的强调两个人的对与错,往往两个人闹完矛盾时什么话也不说,主席也不问谁对谁错就当没事人一样该干什么干什么,孩子们的脾气来的也快去的也快,不出一两个小时又重新言归于好。

直到有一次,两位姑娘谈起了台湾的蒋介石,姐姐李敏说:“不管蒋介石做过什么,他永远都是中国人,台湾也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迟早有一天海峡两岸是要统一的。”

可是单纯的李讷却说:“蒋介石是坏人,他要是好人那就不会和爸爸还有叔叔们打仗了。”

李讷的年纪小对党派之争和政治斗争全然不明白,李敏也试图把自己对社会和政治的理解讲给她听,但李讷始终不能认可姐姐说的“坏人”蒋介石也是中国人这一理念。

眼见两人针尖对麦芒又要一场争吵,主席却从外面走来,听着两个人的争论少有的发表了建议。主席对李讷说:“我同意你姐姐的观点,不管蒋介石是什么人,他首先是中国人,如果有外国人想争取他,我是不会答应的,相信所有人也不会答应的。”

听完父亲说完这些话,李讷的眼神变得有些黯淡无光,但可以预料到的是她对父亲这番话的含义也没怎么理解,小孩子的争论本就是没有结果的,不过一会两姐妹又都说开了别的话题。

由此可见,在平常事上主席对两位孩子的管理也多是‘放养’的任凭自由发展,可在民族大义和历史问题上,主席又适当的给予正确引导,这也是两位姑娘长大后可以如此优秀的重要原因。

晚年的姐妹情深

尽管少年时两人有很多的争执和拌嘴,但是在成年之后两个人的血缘关系却愈加坚固,1959年李讷嫁给了孔令辉,两个人的生活非常幸福,一儿一女的降临也让晚年毛“晋升”为姥爷的主席十分开心。

而妹妹李讷的感情生活则有些坎坷,与第一任丈夫的三观不同让她早早体会到了爱情的残酷,离婚之后的她带着自己的儿子躲到了北京四合院生活,这些年遭受的感情创伤让她不愿意和父亲姐姐述说,面对别人的帮助,李讷也是频频拒绝。

当时正值动乱期间,李讷不愿意给父亲添麻烦,也在有意无意的回避主席对她的关照,直到1976年9月,毛主席在京因病医治无效离世,李讷的母亲也因为各种因素被逮捕,本就精神状况不佳的她愈加崩溃。

看见妹妹如此消沉,李敏也十分不忍心,为了照顾妹妹脆弱的情绪,也为了让她们一家的生活尽快步入正轨,李敏拿出自己的积蓄悄悄塞到了李讷的床头,还时常带着她外出散步,姐姐的关爱无疑成为李讷走出生活阴霾的一束阳光。

在此后的日子里,李敏还鼓励着李讷再次开始一段感情,这也才有了1984年后李敏和王景清又一段婚姻的开始。对于姐姐对自己的帮助,李讷一直铭记在心,她也知道自己敏感而又脆弱的内心在受着姐姐的呵护和关爱。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逐渐走出人生困境的李讷相约李敏一起回到了湖南韶山,来到父亲成长之地,在那里她们看着原先父亲住过的房间、用过的桌椅,见到了父亲的同辈好友,追溯了父亲的过往,这才让二人逐渐对父亲的离世开始释怀。

在湖南老家许多人问李讷近况,一向内向不爱言语的李讷谈起了对姐姐李敏对自己的帮助:“姐姐在我困难的时候帮助我非常多,她的两个孩子也非常有出息,我非常感谢她也很羡慕她。”

2003年许久未见的姐妹二人在全国政协会议上再度相见,对于当时外界猜疑的二人关系与不和传闻,李讷也第一时间做了澄清:“有许多人总是胡乱猜测我和姐姐的关系,这并不正确,姐姐和我的关系非常好。”其实这些所谓的谣言也在两位年迈老人互相搀扶着离场的那一刻早已不攻自破。

结语:

虽然主席已经不在了,但是对于整个毛家来说他们之间的亲情却没有丝毫变化,如今的毛家虽然没有了主席的各种约束,但是每位毛家后代都以身体力行的态度和严于律己的作风对自己的日常进行严格的自律,时至今日毛家后人们也都在各自所擅长的领域为新中国的发展贡献着属于自己的一份力量,相信毛主席泉下有知也会十分欣慰吧。

参考来源:

[1]唐小雨 华丽:毛泽东的女儿李敏和李讷[J].党史天地

0 阅读: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