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兰性德既豪情又柔情的一首词,开头如横空出世,结尾却美得醉人

倍倍说 2023-02-25 15:58:05

据《吹剑录》记载:东坡在玉堂日,有幕士善歌,因问:“我词何如柳七?”

曰:“郎中词,只合十七八女郎,执红牙板,歌‘杨柳岸、晓风残月’;学士词,须关西大汉,铜琵琶,铁绰板,唱‘大江东去’。东坡为之绝倒。”

这个典故,常常被引用来说明豪放词和婉约词的区别。

自从豪放与婉约被人们当作划分词风的标志之后,除了李煜、苏东坡、辛弃疾这寥寥几人之外,能够将豪放之情寄寓在婉约之中的,也就只有纳兰性德一人了。

以至于,王国维都评价纳兰词是“北宋以来,唯一人尔”。

今天介绍的这首《蝶恋花·怀古》堪称纳兰容若词风的一首代表作,壮写边塞之象,然而在苍凉壮阔外,又包含着他特有的款款柔情。

蝶恋花·出塞

清·纳兰性德

今古河山无定据。画角声中,牧马频来去。满目荒凉谁可语?西风吹老丹枫树。

从前幽怨应无数。铁马金戈,青冢黄昏路。一往情深深几许?深山夕照深秋雨。

注:诗词中的“青冢”是指昭君墓。

汉元帝时,昭君奉旨出塞和亲,在她的调和下,匈奴和汉朝和睦相处六十年。她死后葬在胡地,因其墓地依大青山,傍黄河水,所以称为“青冢”。

这是一首吊昭君冢的怀古词,大意是:

自古以来政局风云变幻,江山没有确定的归属。号角声中,北方的游牧部落不断南侵,又不断北返。

满目荒凉景象,我独自感伤,无人可诉说。丹枫树在西风的吹掠下日渐凋零。

历史上这里发生过多少生离死别,但再多的金戈铁马、战火硝烟,最终都要归于宁静,徒留几座青冢。

当夕阳照进深山,秋雨缓缓滴落,多少柔情突然涌上我心头。

纳兰性德写这首词时只有二十八岁,于这一年的八月份被授命任职于边塞,一路前行,他一路感慨,路过埋葬王昭君的青冢,他亦站在碑前轻轻询问:

昭君作为一名宫女,被汉元帝嫁给了单于,孤身出塞,换来了汉朝长年的和平,她虽有如此大的功德,但是她内心深处可曾感到悲凉与感伤?

山河都会变迁,王朝都会更替,在这个变幻的世界寻找永恒不变的东西,本来就是痴人说梦。

昭君曾经的辉煌,如今只剩下满目的悲凉和寂寞,只有偶尔来往的牧马,会用低哑的声音转述她无法述说的幽怨。

纳兰的心为她的遭遇牵痛着,所以他才会感叹,在繁复的红尘里,永恒不变的就只有内心的至情了。

这首词,我觉得有两句特别容易让人动容。

第一句:“今古河山无定据。”

开头的这一句,有如横空出世,一改昔日之闺怨,一语道破天地之变的事实。

他似一位高深的哲人,站在历史的制高点,冷眼指点江山。

自古以来,权力纷争不已。江山易主,朝代更迭频繁,这是无法更改的历史发展规律。

这句话,既是纳兰的慨叹,同时也隐含着他的担忧。

也许有朝一日,大清政权也会在历史的车轮下湮灭,沦为过去。

他作为天子的近臣,有着远大的报国之志,但是他不一样自己的抱负通过流血来实现。

因此,纳兰的心中充满了迷茫和痛苦。

第二句:“一往情深深几许?深山夕照深秋雨。”

这里,纳兰化用欧阳修“庭院深深深几许”的句法设问,连用了四个“深”字,为多情唱颂歌:“一往情深深几许?深山夕照深秋雨。”

因为只有在出塞之时,他才更体会到荒凉索情,才更需要真情的慰藉。

回顾历史,面对塞外古战场,词人对自己的祖国一往情深,这深情如夕阳余晖下深山老林中的绵绵秋雨,用语婉约,意境凄伤。

从前词看,似乎是词人凭古吊今之感情,但却又于词末将自我深沉含蓄的爱国情怀尽抒胸臆。

此般情致既有豪放又不失柔情,既有领悟又深蕴无助,可谓寄幽情于秋意,化凄婉于边塞,让人自然而然地产生虚实相生,以情应景之象。

这首词通过诗人“出塞”所见,描绘了眼前荒凉的和平景象,回顾历史,总结出战争与和平两种情况,是对中国历史上王朝更替的规律性概括。

因此,伟人批注:“看出兴亡”,肯定了这首词的思想意义。

阅读更多精彩图文:

诗人登高临远,怀古伤今,写下一首千古名作,毛主席也十分欣赏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来关注诗词漫游记
1 阅读:110

倍倍说

简介:热爱动漫的女汉子,记得关注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