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方便您随时查阅一系列优质健康文章,同时便于进行讨论与分享感谢您的支持!
发烧这事儿,谁都碰上过。可一旦烧到39℃、40℃,人就开始慌了,脑子里乱成一锅粥,恨不得抓住一切能降温的办法。有人说,拿白酒擦身子,立马退烧,还传得煞有介事。

可这法子,真靠谱吗?若是管用,医院里是不是该备上几桶二锅头?
且慢,且慢!世间流传的“偏方”,有的确有道理,有的却是害人不浅。白酒擦身,听上去像是个民间智慧,但实际上,不但退烧效果有限,还可能带来风险。这事儿,得从头讲起。
发烧,究竟是怎么回事?发烧,不是病,而是身体在打仗。人体的免疫系统,发现有敌人入侵,比如病毒、细菌,就会启动防御机制,把体温升高,以此来提升免疫细胞的战斗力,同时也让那些病原体不好过。
所以,发烧本身是一个战斗信号,而不是单纯的坏事。

问题是,高烧不退的话,对身体的损伤就大了,尤其是儿童和老人,可能出现惊厥、脱水、器官负担过重等问题。
那白酒擦身,真的能退烧吗?
从理论上讲,酒精挥发确实能带走热量,让皮肤表面降温。这就像夏天洒点水在地上,水分蒸发时带走热量,地面会凉快一些。
可是,皮肤凉了,核心体温未必降,体内那团“火”还在烧,等于治标不治本。
更要命的是,酒精会被皮肤吸收。尤其是小孩,皮肤屏障没发育完全,擦得多了,酒精进血液,可能导致酒精中毒,轻则头晕恶心,重则呼吸抑制,甚至危及生命!所以,这法子不仅不靠谱,还可能害人!

第一,温水擦浴——不是酒精擦浴,而是用温水(大概37℃左右)沾湿毛巾,擦拭额头、腋下、颈部、大腿根部这些大血管聚集的地方。这样做,能促进散热,帮助降温,而且安全无害。
第二,多喝水,别让身体“干”了——发烧时,身体会加快水分流失,多喝温水,既能补充水分,又能促进排汗,帮助体温调节。千万别等到嘴干舌燥才想起来喝水,那时候已经脱水了。
第三,物理降温别乱搞——冰敷、冷水澡,这些方法听着凉快,实际上可能让血管骤然收缩,影响散热,反而让体温降不下来。正确的做法是:保持室内通风,穿宽松的衣物,不要捂汗。

第四,药物退烧,别硬扛——如果高烧超过38.5℃,而且持续不退,可以考虑使用退烧药,比如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但注意剂量,别随便混着吃,尤其是孩子,用药前最好咨询医生。
中医怎么看发烧?在中医看来,发烧不是单一的“热”,而是邪气与正气交战的结果。所谓“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免疫力足够强,病邪自然难以入侵。
但若是风寒、风热、湿热等邪气入体,人体便会以“发热”来抗衡。
比如,风寒感冒的人,通常怕冷、无汗、头痛、鼻塞,这时候要用辛温解表的方法,比如喝点生姜红糖水,发发汗,助正气把寒邪驱出去。

而风热感冒的人,则多见发热重、口渴、咽喉痛、黄痰,这时候要用清热解毒的方法,比如喝金银花、菊花茶,帮助降火。
所以,中医治发烧,讲究辨证施治,而不是一味地“降温”。扶正祛邪,才是根本之道!
什么时候该去医院?很多人怕麻烦,能扛就扛,可有些时候,拖不得!如果出现以下情况,别犹豫,赶紧去医院:
1. 高烧超过39℃,持续不退,吃了退烧药也没效果。
2. 孩子出现抽搐(惊厥),或者大人出现神志不清、胡言乱语。
3. 发烧伴随剧烈头痛、呕吐、皮疹,可能是重症感染。
4. 老人、孕妇、慢性病患者发烧,风险更大,需要尽早就医。

白酒擦身退烧?不靠谱,还可能引发酒精中毒!真正有效的退烧方法,还是得讲科学。温水擦浴、多喝水、合理用药,加上中医的辨证调理,才是安全又有效的退烧方法。
发烧虽常见,但背后可能隐藏不同的病因。别盲目相信偏方,别硬扛,该去医院就去医院,别拿自己的健康开玩笑!
参考文献
1. 《实用儿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
2. 《中医基础理论》,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3. 世界卫生组织(WHO)《儿童发热管理指南》
4. 《中华医学杂志》关于发热机制的研究论文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意在科普健康知识请知悉;如有身体不适请咨询专业医生,喜欢的朋友可以关注一下,每天分享健康小知识,做您的线上专属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