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
这就是恩将仇报的结果!
尼日尔军政府刚把三位中国石油高管赶出国门,自己的石油产业转眼就垮了。
事情要从2025年3月13日说起,那天尼日尔突然发布政令,勒令中石油三位中国籍高管48小时内离境,同时关闭了中资经营的阳光国际酒店。
理由听起来都让人觉得离谱,说中国员工工资太高是"歧视",酒店专门服务中国人是"不公平"。

要知道中国和尼日尔的合作都二十多年了。
2003年中石油来到这个西非国家,前后砸进去50多亿美元,硬是在沙漠里建起阿加德姆油田、2000公里输油管道,还配套建了炼油厂。
过去这里连一滴油都炼不了,全靠进口,现在不光能满足本国90%的汽柴油需求,每年还能出口50万吨成品油到周边国家,挣13亿美元外汇。
这个石油产业占到全国GDP的10%以上,是尼日尔最主要的经济支柱。
中石油不光帮他们建石油产业链,还给当地创造了上万个工作岗位。
首都尼亚美的出租车司机一天才挣3美元,进中企工作的人每月能拿1200美元,这在他们国家就是"金饭碗"。
更别说中国企业自己掏钱给当地打水井、建学校、盖医院,光周边就惠及了十万老百姓。

可军政府这次翻脸比翻书还快,先是把中国高管都赶走,说是工资差距太大不公平,尼日尔人只能挣1200美元,中国高官却能赚8000美元。
这话仔细想想就站不住脚,中国派过去的是炼油厂总工程师、管道专家这些高级技术人才,人家在国内轻轻松松就能拿高薪,大老远跑到沙漠里吃沙子的,一个月八千美元真不算多。
反过来尼日尔本地员工干的都是技术含量低的岗位,每月1200美元在当地已经是"天花板"工资,比公务员挣得都多。
关酒店的理由更可笑。阳光国际酒店主要是给中国员工住,价格虽然高但符合市场规律,就像旅游景区的度假酒店本来就不是给本地人准备的。
军政府拿这个当借口,说白了就是盯上了中资企业的钱袋子,他们两年前上台后早就把国库折腾空了,现在外汇储备只够两个多月开销,急得到处找钱。
他们之前就狮子大开口,想把石油分成比例从15%提到30%,这次干脆直接查封企业账户,抢走中石油存在当地银行的资金。

但人算不如天算,中国技术人员前脚刚走,后脚整个石油产业就瘫痪了。
以前每天能产9万桶油的阿加德姆油田,现在产量暴跌七成,炼油厂也停摆,全国加油站都没油加。
黑市油价直接翻倍,老百姓排整天队都加不到油,全国经济像坐过山车一样往下冲。
最讽刺的是,现在尼日尔自己炼不出油,又要倒回去找邻国买高价油,好不容易花二十年建起来的石油产业,不到三个月就回到解放前。
说到底这就是忘恩负义的下场,用着你的时候叫你合作伙伴,用完觉得能自己上手了就过河拆桥,结果发现离了别人的技术根本玩不转。
现在油田停产、国库见底、老百姓骂街,这套操作下来吃亏的终究是自己,真应了那句老话:端起碗吃饭,放下碗骂娘,最后饿肚子的还是自己。

中国在非洲的付出和信誉,全世界都看在眼里。
从1970年代修建坦赞铁路开始,中国工程师就冒着疟疾、战乱风险,用血汗铺就了1860公里"自由之路",至今仍是坦桑尼亚和赞比亚的经济命脉。
2015年埃博拉病毒在西非爆发时,中国是第一个派出医疗队、运送抗疫物资的国家,累计向非洲提供了22亿美元医疗援助。
在中国企业帮助下,埃塞俄比亚建成了非洲第一条电气化铁路——亚吉铁路,肯尼亚的蒙内铁路让首都到港口的货运时间从24小时缩短到4小时。
截止2024年,中国在非洲修建了超过1万公里铁路、10万公里公路、100多座大型电站,这些项目没附加任何政治条件。

但中国的大方不等于傻。从利比亚到苏丹,再到现在的尼日尔,血的教训教会了我们:国家交往要讲道义,更要有原则。
当利比亚爆发内战时,中国含泪撤离3.8万名工人,数百亿投资打水漂都没赖账;在苏丹,中石油员工被绑架三次,死了6个人,但咱们还是坚持把油田建成了。
可如果有人把中国的包容当软弱,像尼日尔这样得了便宜还倒打一耙,中国也绝不会当冤大头。
尼日尔军政府可能忘了,中国在非洲从来不搞"施舍式援助"。
中非合作论坛成立24年来,中国对非投资4500亿美元,但都坚持"共商共建共享"。
就像肯尼亚总统说的:"中国人教会我们捕鱼,而不是天天等着送鱼。"

现如今尼日尔亲手砸了自己的"铁饭碗",看看隔壁尼日利亚就知道了,当年壳牌公司撤走后,尼日利亚花费15年、多花380亿美元才重建石油产业,这就是背弃合作伙伴的代价。
中国有句古话:"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但还有下半句:"忘恩负义必自食其果"。
如今尼日尔民众排队买黑市汽油,但愿他们能明白:丢掉的不只是中国人的技术和资金,更是用二十年时间积攒的国际信任,这损失就是找十个西方金主也补不回来。
——THE END——
参考资料:凤凰网财经——外媒:尼日尔要求三位中国石油高管离境 关闭中资酒店

中国新闻网——尼日尔:黑金生产国面临前所未有的燃油短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