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波未平,一波再起。
正当美国宣布所谓的“对等关税”措施,持续引发国际局势动荡之际,日益胶着的俄乌局势也在发生着新变化。
尽管,特朗普上台后不久便开始推动俄乌和谈进程,但目前的情况就是,各方态度不一,难以达成共识,俄乌停火也始终无法实现。
为此,美国再次向俄乌双方施压,其中特朗普便提到,如果因为俄方的原因导致无法达成和平协议,那么美国将会采取措施“惩罚”俄罗斯。
也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俄乌局势又发生了3件影响深远的大事。
第一件事,乌军连夜突袭,俄本土再次被炸,普京态度变了?
17日,俄国防部表示,过去48小时内,乌军接连对俄罗斯布良斯克州、别尔哥罗德州和库尔斯克州等地境内的能源设备发动了8次袭击,造成多地居民面临断电或天然气中断危机,并指责乌克兰违反了3月18日美俄关于停止打击能源设施30天的协议。
17日,俄总统新闻秘书佩斯科夫还表示,将在近日公布关于“暂停打击乌克兰能源设施协议”的中止时间,并再次指责乌方“一直没有执行该协议”。
目前,乌克兰方面尚未对此事做出任何回应。
言下之意,4月18日,就是“俄乌互不打击对方能源设施协议”到期的日子,而根据俄方目前的表态来看,很可能不会续签该协议,并且在俄本土能源设施接连被炸的情况下,不排除后续俄军加大力度打击乌能源设施的可能。
更要注意,“互不打击俄乌能源设施”是美国与俄乌双方会谈后得出的“显著成果”之一,若该协议作废,意味着美国调停俄乌冲突的努力很可能会付之东流,后续要想继续推动俄乌和谈,难度也将随之上升。
不过,对于俄方多次提及的“乌军打击俄能源设施”一事,美国方面一直没有做出明确的回应,也没有对乌方发出警告或指责,这令俄方颇有不满。
16日,俄方还表示,目前没有关于普京与特朗普对话或会面的安排。
可见,美国的“不作为”,似乎正在令俄方感到失望,并降低对美方的信任,而这,不仅将影响俄乌局势,也将影响美俄关系。
然而,正当俄本土接连被炸之际,俄军也对乌克兰发起了反击。
第二件事,专打西方顾问?俄导弹从天而降,乌军指挥所被炸。
17日,俄国防部表示,俄军对顿涅茨克地区的乌军第425突击团“岩石”兵团发动了大规模袭击,包括使用导弹打击该突击团的指挥所、武器装备仓库,给乌方造成了重大损失,并促使乌军被迫撤退。
俄方还表示,在打击乌军“岩石”兵团指挥所时,其中还存在多名“说英语的西方顾问”。不过,这一消息并未得到乌方证实。
在这之中,3个观察点不容忽视。
1,这次俄军出动的兵力不简单。
据悉,目前在顿涅茨克地区作战的是俄军“中部”集群,而这次打击乌军“岩石”兵团的是俄军第51近卫军,属于俄军的精锐部队之一。
这表明,对于顿涅茨克战场,俄军的攻势非常猛烈且积极,这与乌东地区存在大量乌军精锐部队有关,也与顿涅茨克战线的重要性密切相关。
2,这次打击乌军“岩石”兵团过程中,俄军再次向西方释放了警告与威慑信号。
就在15日,俄军使用“伊斯坎德尔”导弹打击了苏梅州一栋大楼,事发时,大量乌军官与北约军官正在大楼里开会,而此次打击,造成超过60人身亡,110多人受伤,这被视作俄军近期发起的最猛烈空袭之一。
而这一次,俄军打击乌军“岩石”兵团时,也使用导弹打击了存在“西方顾问”的乌军指挥所,除了打击乌军之外,向西方释放军事威慑信号的意味似乎更浓。
并且,俄军这两次对战场上的外籍军事人员下狠手,也从侧面表明——随着冲突持续升级,西方对俄乌局势的干预程度正变得愈发深入且广泛,若再不下狠手,俄方后续面临的麻烦可能会更大。
3,战场局势的走向往往与谈判结果密切相关,而所有人都清楚,俄乌冲突最终将回到谈判桌解决,如今双方在战场上激烈对抗,其实也是争取更多“谈判筹码”的体现之一。
如此一来,俄乌和谈的难度将随之上升,战场对抗没准也会进一步升级。
然而,正当俄乌对抗持续升级之际,乌克兰与美国的关系也正发生着显著变化。
第三件事,泽连斯基公开警告美国?美乌关系再生变数。
16日,泽连斯基表示,任何承认临时被占领的领土“为俄罗斯所有”的协议都是乌克兰无法接受的,并越过了乌方的“红线”,泽连斯基还呼吁美国向乌提供更多的武器装备,而不是执着于讨论“不该讨论的问题”。
言下之意,泽连斯基还是想让特朗普把重心和焦点放在俄乌冲突、向乌提供军援上,而不是恢复美俄关系上。
尤其是,随着近日俄乌战况升级,乌克兰的武器库存也即将耗尽,13日,泽连斯基便希望美国向乌提供至少10套“爱国者”导弹,并称乌克兰愿意为美国未来的援乌计划支付500亿美元。
可见,意图推动俄乌和谈的特朗普,虽说目前还在维持对乌军援,但力度显然不及拜登政府,随着时间推移,乌克兰所面临的“缺乏武器装备”困境也愈发凸显了。
因此,接下来美国是何态度,俄乌局势将如何发展,一切都将迎来诸多的未知数。
山雨欲来风满楼。且看后续局面会如何发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