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著更有深意,鲁智深大闹五台山,背后并没有什么阴谋

杀犬看文化 2024-03-19 03:30:47

鲁达三拳打死郑屠,情知大事不妙,自己光棍儿一根,要是坐了牢,捡肥皂倒是不怕,就是没有人来给送牢饭,嘴里岂不是要天天淡出鸟来?

真是越想越虚,于是撂下一句话,这厮诈死!然后三步并作两步走,回到家简单收拾一下,立即跑路。等县太爷反应过来有所动作的时候,鲁达早已骑着电驴出了城,一溜烟消失不见!

尽管跑的快,上全国通缉令那是免不了的。离开渭城,来到代州雁门县,看到城墙上贴着一张通缉令,别人闹哄哄围着看,鲁达也上去凑热闹。

若非当时在渭城救下的金老汉机灵,鲁达当场就要被举报了。金老汉拉走鲁达,一把鼻涕一把泪不住口地喊恩公,说自己父女俩走了大运,逃脱了郑屠魔掌,在这里遇到了一个多金且人很好的赵员外。

女儿金翠莲重操旧业,给这个赵员外做了外宅,生活甜如蜜。当然了,这都是拜恩公鲁达所赐,因而又是一再千恩万谢。

这位赵员外很够意思,也喜欢耍枪弄棒,因而对鲁达很有兴趣,决定把他也包养起来,每天大鱼大肉,好酒好菜一顿招呼。这就搞得鲁达有些不好意思了,那么,教你个如来神掌作为回报?

其实赵员外是不求回报的,也不仅仅是因为金翠莲的关系,他纯粹是欣赏鲁达这样的英雄人物。奈何好景不长,很快就有人盯上了鲁达。

自己是个逃犯,害怕连累了赵员外,那就更加不好意思了,于是鲁达立即表示要走。赵员外无论如何不答应,最后说出自己的解决方案,说是让鲁达去五台山出家做和尚,改个名就能重新做人了。

鲁达也没有更好的打算,只好欣然同意。赵员外与五台山文殊院的智真长老关系很铁,又是文殊院的大金主,经常去送香油钱,因而安插个人去那里做和尚那也是一句话的事儿。

鲁达剃度之后,改名鲁智深,成为文殊院出家的一名和尚。花和尚鲁智深就此上线!寺院最是戒律森严,条条框框极多,而鲁智深又最是不守清规戒律的人,所以这注定的结果就是一场不欢而散。

鲁智深有多么格格不入呢?别人安静坐禅,他则睡觉打呼噜,而且呼声如雷,吵的人人皱眉。别人吃斋念佛,他却酒肉穿肠过,还拿着一条狗腿硬往别人嘴里塞。

大家真的烦死了鲁智深。因而就有长老的一位侍者作为代表,向长老反馈一下。长老碍于赵员外的颜面,又深知智深以后是要成佛的,于是对于大家的指责,他置之不理,只是偏袒鲁智深,让大家不要吵,忍着点儿。大家不好说什么,心里却都有气。

此后,鲁智深的放纵就不止是随地大小便了,而是下山喝酒大醉,回来就暴打守门金刚,山门也被他撞坏,毁坏财物无算,好在赵员外有的是钱,这些都不事儿。只是有一点,鲁智深还几乎把满院的僧人全给打成了猪头,大家的怨气达到了极点。

这就不是钱能解决的了,给你一万块打你一顿你愿意吗?所以,当智真长老想要再偏袒,大家全部表示,要是再这样的话,他们就要集体辞职了!智真长老没有办法,只好决定把鲁智深送走,要他去大相国寺混碗饭吃。

智真长老将情况给赵员外说了,赵员外也表示非常理解,任凭处置。当然也免不了会有一大笔资金入账文殊院。

就这么,鲁智深大闹五台山,然后被扫地出门。当初鲁智深拳打郑屠,那是锄强扶弱,满身侠义。这次大闹五台山,当然也是满满荷尔蒙,却有些让人看不懂了。于情欲理似乎都是鲁智深的不对,人家好心收留你,反被你给闹了个鸡飞狗跳!英雄能干这种事吗?

在央视版电视剧改编中,鲁智深的大闹五台山,是有些内情的。文殊院中那些居心不良的和尚为了撵走鲁智深,于是暗地里使坏,诱使鲁智深大醉大闹。这无疑是为鲁智深的英雄形象而刻意找补。

也就是说,鲁智深被逐的背后是有阴谋的。鲁智深本来要学好的,结果被那些和尚玩坏了。那些和尚挨打也纯属活该!当然这都是电视改编的情节。

不可否认,施耐庵笔下对和尚是很不客气,但是写到文殊院的这些和尚,却没有那么闷骚那么坏,纯粹是鲁智深的闹腾,鸡犬不宁,和尚们忍无可忍。

那么,施耐庵已经塑造了鲁智深的英雄形象,为何又把他变成一个莽和尚呢?

水浒不是样板戏,不会描摹完美圣人,从这个角度来解释的话,鲁智深并非完人,他有行侠仗义之勇,也有快意恩仇之莽。不吃肉不喝酒,鲁智深就会憋疯,就会大闹天宫宣泄出来。

当初他那没人送牢饭的顾虑也正基于此。这宣泄注定要让一些人鼻青脸肿,无论这些人是否良善!打破了重建,难免伤及无辜。所以真正闹革命的话,最不能缺的就是鲁智深这样的人,尽管他偶尔会有些失控。

(完)

1 阅读:1

杀犬看文化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