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人对边角食材的极致发挥,葫芦头泡馍是老陕饮食多元化的讲究

浪西安 2025-04-25 21:13:42

在西安众多的泡馍种类当中,最出名的当然是牛羊肉泡馍了,这种结合西北物产和特色的吃法,从古到今,一直吸引着众多食客品尝。

但实际上,西安还有另外一种泡馍的吃法,比起牛羊肉泡馍来,不相上下,那就是历史可追溯至唐代的葫芦头泡馍,而且与名医孙思邈有关。

相传唐代长安街头有卖 “煎白肠”(猪肠制作的杂碎汤)的小食,但腥味重。孙思邈路过时,赠店家去腥之法(用花椒、八角等香料调味),并留下自己的药葫芦装调料,店家遂将 “煎白肠” 改名为葫芦头,寓意药葫芦带来的美味。此说虽具传奇色彩,却体现了其与中医药文化的关联。

孙思邈的传说为葫芦头增添了养生色彩,老西安人认为其可“暖胃补虚”,冬季食用尤佳。

葫芦头泡馍的吃饭由来已久,且有章可循,据《东京梦华录》记载,宋代汴京已有 “熬肠”“煎肠” 等类似小吃,可见猪肠类食品在市井饮食中的普及。

到了明清时期,葫芦头就逐渐成为西安街头常见小吃,尤其受平民百姓喜爱。制作工艺从简单煮肠发展为加入骨汤、馍馍的泡馍形式,形成独特的 “肠汤泡馍” 风格。

一直到20 世纪初,西安名店 “春发生”(1920 年创办)将葫芦头泡馍规范化,选用猪大肠头(最肥嫩部分),搭配骨汤、馍馍,成为西安特色代表小吃之一,至今已有百年历史。

西安的众多泡馍中,以牛羊肉泡馍和葫芦头泡馍最具代表性,二者在食材、风味、做法上差异显著:

和牛羊肉泡馍类似的是,葫芦头泡馍掰馍的时候,也讲究把死面馍掰成小粒,要求大小均匀,便于入味。

煮馍的时候,锅中加入猪骨汤煮沸,放入掰好的馍、猪肠、五花肉片、粉丝,大火煮 3-5 分钟,使馍吸饱汤汁。碗中提前放蒜苗、香菜,煮好的馍连汤盛入,淋少许熟油,配糖蒜、辣酱食用。

配上一份糖蒜酸甜解腻,也是葫芦头泡馍的“灵魂伴侣”,再加上特色的梆梆肉和西安特有的冰峰汽水,配上泡馍下酒,就更是一绝了。

值得注意和提醒的的是,因为葫芦头泡馍的主料是猪大肠,回族同胞一般不会食用,如今西安回汉饮食文化交融,许多店铺会明确标注“汉民特色”。

西安当地有名且地道的葫芦头泡馍很多,春发生、朱秀英、诚信和、南院门葫芦头等等都算的上是西安葫芦头的老字号,选择任何一家进去,味道都不会差。

葫芦头泡馍以猪肠为魂,骨汤为脉,承载着西安人对 “边角食材” 的极致发挥,既保留了市井小吃的粗犷,又蕴含着老陕对滋味的讲究,是体验西安饮食多元性不可错过的经典,如果你来到西安旅游,不妨品尝一下。(图片来源:春发芽、饮食西安、西安文旅等)

0 阅读:9

浪西安

简介:有意思、有看点、有态度的西安生活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