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印度得罪中国,要中国归还港口99年使用权,看到违约金后傻眼

谦语话书风 2025-02-01 20:02:35

2017年,斯里兰卡将重进打造却亏损连连的汉班托塔港,忍痛以99年租约交给中国经营。

谁料短短一年,这个曾被视为“包袱”的港口竟摇身一变,成为盈利丰厚的“金矿”!

斯里兰卡懊悔不已,于是在印度的怂恿下,突然对中国喊话:“把汉班托塔港还给我们吧!”

对此,我方表示还回去可以,但先把违约金付一下。而对方看到金额后,顿时失了声。

那么,这场“要港”行动最终将如何收尾?

信源:每日经济新闻2017年12月9日发布

汉班托塔港的曲折历程

2007年,那时的斯里兰卡正踌躇满志,与中国携手开启了汉班托塔港这一宏伟工程。

这个南亚小国满怀憧憬,幻想着这座港口将成为印度洋上的一颗璀璨明珠,为国家带来源源不断的财富。

2012年,经过五年的艰苦建设,汉班托塔港终于拔地而起。

汉班托塔港

落成典礼上,斯里兰卡官员们欢欣鼓舞,剪彩的金剪刀在阳光下闪闪发光。

然而,现实却无情地给了他们一记响亮的耳光。

从2012年到2016年,这个耗资巨大的港口项目就像是一个无底洞,年复一年地亏损,疯狂吞噬着斯里兰卡本就不富裕的国库。

汉班托塔港

斯里兰卡政府的财务官员们每天都愁眉苦脸,仿佛吃了黄连。

随着时间推移,亏损的数字不断攀升,这些官员们的心都在滴血。

到了2017年,斯里兰卡政府不得不面对残酷的现实,承认自己高估了管理和运营如此大型港口的能力。

汉班托塔港

他们带着几分无奈,最终做出了一个艰难的决定:将70%的股权以99年租约的方式交给了中国。

这个决定对斯里兰卡来说,就像是把家里的金鸡蛋送给了邻居。

虽然心中充满不舍和遗憾,但他们别无选择,至少这样能换来一些急需的现金,缓解当前的经济压力。

信源:环球网2015你那8月17日发布

重新焕发生机

2018年,汉班托塔港的命运发生了戏剧性的转折。

中国接手后,这个曾经备受争议的港口项目仿佛焕发了新生。

港口的吞吐量出人意料地飙升,竟然达到了前一年的四倍之多。

汉班托塔港

这个曾被斯里兰卡人视为“吞金兽”的项目,在中国的运营下迅速转变为一个盈利的“摇钱树”,每年为中方创造约30多亿元人民币的收入。

港口周边地区也随之繁荣起来,新的配套设施和产业逐渐形成。

斯里兰卡人目睹着这一切,心情复杂而矛盾。

他们站在港口边,看着如今繁忙的码头和络绎不绝的货轮,既为港口终于实现了当初的愿景而感到欣慰,又为自己未能实现这一目标而懊恼。

汉班托塔港

为什么同样的港口,在中国人手里就能焕发如此强大的生机?

他们中有人猜测,中国是否引进了什么先进的管理系统或者高科技设备?

更有甚者,一些人开始怀疑中国是否在港口里暗藏了什么“秘密武器”。

与此同时,斯里兰卡政府官员们心情更是复杂。

他们一方面为港口的成功感到欣慰,毕竟这证明了他们的眼光并没有错;

但另一方面,看到曾经的“烫手山芋”在他人手中变成“金饭碗”,又不免感到一阵阵无奈。

随着港口的成功运营,周边地区也开始受益。

新的就业机会增加,本地经济有了一定程度的提升。

信源:观察者网2024年4月7日发布

然而,这些本该由斯里兰卡自己获得的利益现在主要被他人享有,这种现实也让一些斯里兰卡人心中难免有些失落。

这种复杂的心情,在斯里兰卡社会各界引发了广泛讨论。

有人呼吁政府重新审视与中国的合作模式,学习中国的管理经验;

也有人担心这种局面可能导致国家利益受损,主张寻求重新谈判的可能性。

汉班托塔港

大国博弈中的小国困境

就在汉班托塔港蒸蒸日上之际,印度这个“老大哥”坐不住了。

他们看着中国在自家后院兴风作浪,心里那是羡慕嫉妒恨啊。

于是,印度开始对斯里兰卡施加压力。

印度总理莫迪

新德里的外交官们在各种国际会议中,表达对中国在南亚地区影响力增长的忧虑。

这些言论像是一缕缕若有若无的烟雾,慢慢渗透进斯里兰卡的政治圈和知识分子群体中。

2019年斯里兰卡大选前夕,印度的影响力开始显现。

信源:环球网2025年1月20日发布

一些亲印度的政治人物和智库开始频繁发声,他们巧妙地将国家安全和经济独立性等议题与中国在斯投资联系起来。

这些言论在选民中引起了强烈反响,成为了选举的热点话题之一。

随着戈塔巴雅·拉贾帕克萨当选总统,斯里兰卡的政治风向发生了显著变化。

斯里兰卡前总统戈塔巴雅·拉贾帕克萨

新政府上台后,迅速调整了对外政策的重心。

他们开始重新审视与中国的多个合作项目,尤其是对汉班托塔港的态度发生了180度转变。

新政府的态度坚决,仿佛吃了秤砣铁了心,决意要收回港口的控制权。

然而,他们可能低估了这盘棋局的复杂性。

当斯方信心满满地向中国提出要求时,中国的回应堪称教科书级的商业博弈。

汉班托塔港

中国援引合同条款,指出如果斯方单方面终止协议,将面临高达100亿美元的违约金。

不仅是一个令人瞠目结舌的天文数字,更像是一记响亮的耳光,无情地打醒了斯里兰卡政府的美梦。

这一回应让斯里兰卡政府陷入了两难境地。

一方面,他们希望兑现竞选承诺,展示维护国家利益的决心;

另一方面,巨额违约金的威胁又让他们不得不三思而后行。

斯里兰卡前总统戈塔巴雅·拉贾帕克萨

斯里兰卡的外交迷局与觉醒

与此同时,斯里兰卡国内却如同一锅沸腾的热粥。

经济困境如同一只无形的手,紧紧扼住了这个岛国的咽喉。

2022年初,外汇储备几近枯竭,政府被迫宣布国家破产。

街头巷尾,长长的队伍蜿蜒而立,人们排队购买基本生活必需品。

图片来源于网络

加油站前,汽车排起了数公里长的队伍,燃料短缺导致全国大面积停电。

通货膨胀率飙升至惊人的54.6%,卢比贬值超过80%。

这场经济危机重创了斯里兰卡的旅游业和茶叶出口,这两大经济支柱几乎陷入瘫痪。

失业率攀升,大量工厂被迫关闭,数以万计的民众失去工作。

民众的不满如同涨潮的海水,一浪高过一浪,冲击着政府的根基。

图片来源于网络

在这场风暴中,一些西方媒体和政客趁机炒作“债务陷阱”论调。

他们将矛头直指中国,声称中国的投资是导致斯里兰卡经济崩溃的主因。

这些言论如同添油加醋,试图在国际舞台上制造对中国的不利舆论。

与此同时,印度也未能置身事外。

作为南亚地区的大国,它对邻国斯里兰卡与中国日益密切的关系显露出不安。

图片来源于网络

印度的反应仿佛一个大哥看到自家小弟与他人交好,既担心又不满。

然而,在这场喧嚣中,斯里兰卡官方的声音显得格外理性。

他们多次站出来澄清事实,态度坚定而明确。

斯方的表态如同一盆冷水,浇在了那些热衷炒作的头上。

他们强调,与中国的合作纯属正常的商业往来,并无任何损害国家主权的情况。

信源:国际在线2018年7月6日发布

这番言论犹如一记响亮的耳光,打在了那些别有用心者的脸上。

随着局势的逐步稳定,斯里兰卡政府开始重新审视其对外关系。

2024年初,新任总统拉尼尔·维克拉马辛哈访华,这次访问标志着斯里兰卡外交政策的重大调整。

信源:都市时报2025年1月15日发布

这一系列事件如同一部跌宕起伏的史诗,为世人上演了一堂生动的国际关系课。

斯里兰卡的经历,犹如一面明镜,照出了小国在国际舞台上的艰难处境。

它提醒着所有国家:在这个复杂多变的世界中,理性与远见比冲动与短视更能赢得尊重与利益。

汉班托塔港

至于未来中斯关系如何发展,恐怕难以预料。

但有一点是肯定的,这个故事必将被载入外交史册,成为后人津津乐道的谈资。

它不仅是一场外交闹剧,更是一堂生动的国际关系课,值得每个关心世界格局的人深思。

信源:新华社2025年1月18日发布

图片来源于网络

结语

在这个瞬息万变的世界里,小国的生存之道究竟是什么?如何在大国博弈中寻找自己的位置?这些问题,或许需要更多的智慧和时间来回答。但可以肯定的是,斯里兰卡的“港口闹剧”,将会成为这个复杂问题的一个生动注脚。

图片来源于网络

【参考资料】

1.每日经济新闻-2017.12.09-《斯里兰卡将汉班托塔港经营权移交中国 中方提出建成“斯里兰卡的蛇口”》

2.环球网-2016.08.17-《中国商务部:斯里兰卡拟将汉班托塔港全部交由中方运营》

3.观察者网-2024.04.07-《斯里兰卡总统国家安全顾问:向中方移交汉班托塔港完全是商业行为,不涉及军事》

4.环球网-2025.01.20-《彭念:“斯里兰卡疏远中国”论调不攻自破》

5.国际在线-2018.07.06-《中国驻斯里兰卡使馆回应所谓“债务陷阱”并介绍汉班托塔港建设运营情况》

6.都市时报-2025.01.15-《新总统访华,斯里兰卡冀斯中关系取得新进展》

7.新华社-2025.01.18-《微视频|中斯友谊合作扬帆远航》

0 阅读:309

谦语话书风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