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千多位开国将军之中,仅有几位开国将军被称之为“一把手”,不过这并不代表他们的职务和级别,而是他们确实仅剩一只手,准确的说他们是“独臂将军”,今天就和大家聊聊三位独臂开国将军。
在独臂将军之中,大家最为熟悉的或许就是贺炳炎将军,在著名的平型关战斗中,独臂将军贺炳炎挥舞大刀,砍杀得日军胆寒,在抗战史上留下了辉煌的一幕。那么贺炳炎将军为什么会成为独臂的呢?
贺炳炎是湖北松滋人,1929年,年仅16岁的贺炳炎参加了红军,他在红军中历任连长、大队长、团长,后来他还担任过红军的师长。由于作战英勇,贺炳炎多次负伤,其中最为严重的一次便是右臂截肢。
那是在1935年12月发生的瓦屋塘战斗中,当时贺炳炎的手臂被弹片击中,受伤处骨肉成泥,他被战士们抬着到了后方医院,医生看过伤势后当即决定进行截肢手术,只有这样才能保住性命。
可是由于药品奇缺,已经没有麻醉药了,医生为了防止贺炳炎在手术过程乱动,就把他绑在门板上进行手术,整个手术结束,贺炳炎把口中的毛巾都咬破了也没有乱动一下,从此贺炳炎就被称为“一把手”。
当时贺炳炎才22岁,虽然只剩下一只手,但是丝毫不影响他在战场上杀敌。建国后贺炳炎被授予上将衔,担任过成都军区司令等职,是大军区级将领,1960年7月1日,贺炳炎在成都病逝,终年47岁。
第二位“一把手”是彭绍辉将军,他与贺炳炎一样是开国上将,是湖南湘潭韶山人。1926年,20岁的彭绍辉投身农民运动,他的入党介绍人是大名鼎鼎的黄公略将军,他还参加了平江起义。
彭绍辉丢失一臂是在1933年3月的一次战斗中,当时敌人分两路进攻广昌,彭绍辉奉命抢占霹雳山的有利地形,战斗中彭绍辉的左臂中弹,后来由于伤口感染,为了保住性命,不得不进行截肢手术,不过没有麻药。
最终彭绍辉咬着一条毛巾进行了截肢手术,术后他还和医生开玩笑说:“以后就剩一条胳膊了,我看这媳妇是找不着咯。”彭绍辉的豁达和坚韧让众人钦佩不已,此后彭绍辉成为了令人敬佩的独臂将军。
1955年,彭绍辉被授予上将衔,他先后担任过军科院副院长、副总参谋长等职。1978年4月25日,彭绍辉带病坚持参加了空军作战会议,期间血管破裂去世,可以说是以身殉职,终年72岁。
第三位“一把手”是余秋里将军,在贺炳炎将军断臂三个月之后,时任红6师第18团政委的余秋里也不幸手臂负伤,由于没有药品护理,长征抵达四川甘孜时,他的左臂伤口处已经生蛆了,最终不得不进行截肢手术。
1955年,余秋里被授予中将衔,虽然他是三人中军衔最低的一个,但是他的成就很高,1975年1月,余秋里被任命为副总理,成为了副国级的干部,他后来还担任过总政治部主任等职,于1999年病逝,享年85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