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湖北石首县调关镇的一位老汉像往常一样去卖鱼,经过报亭他不由得多看了几眼,谁曾想多年无音讯的儿子越看越像报纸上的那位将军。
王光尧老汉为此一天都心不在焉,并专门买了一份报纸。只是报纸上的这位将军叫王尚荣,可他的儿子却叫王尚寅。如此王光尧不由得犯了嘀咕:“他到底是不是我的儿子?”
为了打消疑虑,在众人的帮助下,王光尧给王尚荣将军寄去了信求证。那么王尚荣究竟是不是这位老汉的儿子,而这中间又发生了什么?
王尚荣将军新中国成立,我国一批又一批战功赫赫的将星涌现,王尚荣是我国开国中将,同时是让贺老总器重的军事人才,也是让傅全有将军夸赞的骁勇善战的虎将。
1915年,王尚荣生于湖北。未投身革命前,王尚荣和其他孩子一样到学校读书,因为农民出身,家里负担逐渐过重,他的学习进程只能停留在小学。
直到1930年,红军踏足华容县城,本以为生活会不安生的百姓怎么都没有想到会对这支部队心生感激。
于此已经遭受压迫两年的王尚荣,也为自己选择了一条不错的从军之路。
最初王尚荣只是在童子团,对于红军的认识十分有限,但随着与红军战士相处,他却越发觉得他们的好,乃至在红军部队他备受鼓舞。
随着年龄增长,王尚荣建立起了坚实的革命思想,1931年他加入了青年团,也在这一年加入了我党。
正式成为一名红军战士后,王尚荣出色表现,做过团部文书,也在1934年担任了侦查科科长。
可以说在参军入伍后的五年时间里,王尚荣的职位逐渐升迁。出任独立团参谋长,后在1936年已经是第96师师长。
贺老总的眼光不会差,很看好他,而王尚荣也终不会辜负期望。
刚加入部队时,王尚荣的身体素质非常强,人不仅长得高大,力气也不容小觑,不论上级安排他做什么,王尚荣可以说没有丝毫怨言,哪怕是被误会去做抬担架的苦力活,他都不会说什么。
可能在王尚荣看来,要看做了什么而不是说了什么。如此才识出众的王尚荣很快就被贺老总看重,并委以重任。
龙家寨伏击敌军之际,王尚荣冲锋陷阵,原本此战规模并不大,但他们却能拿到歼灭敌军三个旅大部的功绩,同时俘获敌军数千人是一方面,在我军装备稀缺之时,他们还夺得枪支两千多支。
此战功绩一目了然,而王尚荣在其中发挥的侦察之功更不可或缺。
反“围剿”作战期间,王尚荣积极参与其中。长征展开后,他亦是一同作战的红军战士,随军奔赴前行,也英勇负伤。
一次一颗子弹袭来,给王尚荣的腹部造成不小的打击,没有伤及要害,只是简单的包扎,王尚荣便再次上阵指挥作战。
而后王尚荣在长征最为艰苦的阶段,担任后卫,本就有敌军的追击,他们还缺衣少食。前面的队伍将野草等吃的差不多,到他们这里,只能说十分有限。
作为队伍的主心骨,王尚荣时刻激励着战士们挺过了一关又一关,最后在他的带领下,四百多名战士终被他带了出来。
不仅红军时期,抗日、解放战争时期,虽然我军众多将领涌现,但王尚荣的光芒始终耀眼。通过出色的军事指挥能力,给予敌军沉重打击,就是与之交手的国民党将领傅作义,都得不得不称赞他一声:厉害。
总而言之,在我军重大军事行动中,王尚荣占据重要地位,后来毛主席、周总理等自然也对他尤为赏识。
改没改过名字?王尚荣此前确实是叫王尚寅,因为革命,改名可以说不足为奇,但却让他的父亲王光尧有些不敢认。
王光尧看着越看越像的将军照片,还是下定了决心要写信问一问,哪怕只有一丝机会,他也想找一找他那背井离乡十八年,甚至生死不明的儿子。
于是在女婿的帮助下,他们写好了一封信。其内容大概就是他是王光尧,自己有个儿子叫王尚寅,看他长得像,并着重问了他有没有改过名字?
可以说王尚荣哪哪都对得上,就是名字让王光尧纳闷。于是当这封信寄出去后,他就一直盼望着。
只是随着时间拉长,这封信就像是石沉大海,老人似乎也明白了可能不是。但不久王光尧终于收到了回信,可以说是一个好消息。
此事王尚荣因为带兵作战有所耽搁,但一有时间,王尚荣第一时间就回了信,并且他何尝不是高兴的呢。
在信中,他承认了自己就是王光尧的儿子,只是解放工作尚未完成,王尚荣也便很难尽快到父母跟前尽孝。
王尚荣改名字也是对家人的一种保护,而父亲得知儿子一切安好,并且还成为战功赫赫的解放军将领,何尝不是骄傲、高兴的呢。
后来父亲曾去到西宁,他们在大西北的荒原上匆匆一见,多年的想念在此时释放,而后王尚荣则继续为国家贡献,成为家人的骄傲。
继续为国家贡献新中国成立后,王尚荣担任青海省军区副司令员。1951年,在组织的安排下,他则去到南京军事学院学习。
虽说是学习,但由于学院初建,其还面临着很多难题,教官缺乏就是其一。如此在战场上骁勇善战的王尚荣可以说还身兼教官之责。
一面参与学习,认真听课学习知识,一面则还参与带教材的编写工作中。
除此之外,进入和平时期,王尚荣将军依旧注重调查研究。可以说他将西藏之外的所有边防哨所都走了个遍,真正深入了部队,并且全军的情况王尚荣都也了如指掌。
后来王尚荣继续被委以重任,根据上级的指示,他组织全军高级干部战役集训,可以说为后来大规模战役演习任务做出巨大贡献。
1981年,王尚荣将军积劳成疾,为此他不得不离开繁重的作战部指挥岗位,随着年纪增长,他终于在1985年退了下来,但关心国家大事的心依旧急切。
王尚荣将军革命一生,为国家奉献的同时,也舍弃了许多。与家人分离谁都不愿,但为了革命,王尚荣可以说甘愿付出。
除了王尚荣将军,他也将自己的儿子王允刚培养了出来,在他的影响和教育下,王允刚参军入伍,成为海军一员。王尚荣将军是开国中将,他的儿子一样也有将军军衔。
结语王尚荣将军一直都有念着家乡的人和事,对于故土的思念随着年纪增大,将更为强烈。生命的最后他还专门交代了要将他送归故里。
王尚荣将军一生战功赫赫,值得尊敬也值得被牢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