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本应该有更高的军衔,却高风亮节让了本属于自己的荣誉

天枫说 2020-05-06 18:33:06

解放军的军衔最早可以追溯到全面抗战时期。1937年8月22日,根据国共合作的协议,红军主力改变为八路军,朱德和彭德怀担任正副总指挥,下辖3师6旅一共12团。在9月11日,国民政府按中国陆海空军战斗序列改编需要,将“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改称“国民革命军第十八集团军”,编入第二战区序列(战区长官阎锡山)。

既然是根据国民政府的军队编制改编,当时的八路军和新四军都是正规编制的,军饷也是由国民政府拨付,当然八路军的高级将领也要有军衔,当时八路军总指挥朱老总被授予中将加上将军衔。彭总和三个主力师的师长,以及萧克和宣侠父都被授予了中将军衔,主力旅的旅长被授予少将军衔,其他的团长等大多数被授予了校官。

当然也有例外,比如需要和国民党打交道的中共人员也有军衔,比如周恩来当时也挂着中将军衔,彭雪枫,张经武等因参加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的军事会议,也被授予了少将军衔,当然这只是为了和国民政府打交道方便,而采取的临时授衔,此后就被废除了。

等到新中国成立后,为了推进解放军的正规化,新中国决定在军中推行军衔制,当时新中国实行军衔制十分复杂,经过多次开会讨论之后,决定先在军中给干部定级,级别定下来之后,就可以对比授衔。

1952年3月中央军委在《评定各级干部等级指示》中确定,军队干部级别,从军委主席到副排级共计9等21级:分别为军委主席、副主席、总司令级;大军区司令员、政委级,军委委员级;正兵团级,副兵团级,准兵团级;正军级,副军级,准军级;正师级,副师级,准师级;正团级,副团级,准团级;正营级,副营级;正连级,副连级;正排级,副排级。

1955年授衔就是根据此时的定级来分别授予相应军衔的,比如军委主席级别的被授予大元帅,只有毛主席有此殊荣,但是主席坚决不要大元帅军衔。后来的元帅军衔基本上都是大军区正职务,大将基本上都是军委委员级别,当然也有正兵团级别。

当时正兵团级别的将领一共有36名,这个级别基本上都是上将,但是也有例外,其中有2位正兵团级别的将领被授予了大将军衔,他们分别是王树声大将和许光达大将,有33名被授予了上将。也许有人发现了,2名大将和33位上将,这一共才35人,还剩下1人呢?

对,你看的没错,确实剩下有1人,这一位将军也是正兵团级,按照定级授衔,这一位将军应该被授予上将,毕竟正兵团级对应的最低就是上将,但是这一位将军却被授予了中将军衔,此人就是徐立清将军。

按照徐立清被定的正兵团级别,最低也应该授予上将,或者说他的上将军衔是妥妥的,可是他最终被授予了中将,这是为何呢?小枫和大将一起去看看!

徐立清将军的革命经历十分丰富,19岁的时候参加红军,两年后他就开始担任红4军11师政治部组织科科长、此后徐立清历任团政治部主任、师政治部主任和军政治部主任,是红四方面军优秀的军事将领。

在全面抗战时期,徐立清担任129师政治组织部部长,解放战争时期徐立清曾担任西北野战军政治部主任,军政委,兵团政委等职务。1950年10月,徐立清调任人民解放军总干部管理部(后改为总干部部)副部长负责全军干部的管理工作,在1952年军队干部定级的时候,徐立清被定为正兵团级,这和他以往的职务是是对等的。

正兵团级对应的就是上将,徐立清的上将妥妥的,他自己也知道按照自己的级别,自己就应该被授予上将级别,但是他自己却自请降衔,将自己的军衔从上将降为中将。

其实早在总干部开始给军队干部定级的是,徐立清身为副部长具体负责这件事,他当时就主动要求降低自己的级别,将正兵团级降为副兵团级,身为军委副主席的彭德怀坚决不同意,最终徐立清还是被授予正兵团级,但是到了授衔的是,他却主动要求降低军衔。

1955年首次评衔的时候,按照中央军委规定的条件,正兵团级现役军队高级干部一般都要授予上将军衔。徐立清是完全符合授予上将军衔条件的,但是在这个时候徐立清主动要求降低自己的军衔,授予自己的中将为好。

当时一些老战友劝徐立清说:“你符合上将条件,非要个中将,其他够上将条件的同志该怎么想?”徐立清立刻说道:

“我是总干部部的副部长嘛,是负责授衔工作的,与别人不一样,他们也会给予理解的。”

徐立清可不是说说而已,他立刻给中央军委和罗荣桓部长郑重写信表达自己的意愿和想法,身为军委副主席的彭德怀三次找徐立清谈话,但是徐立清坚定要授自己为中将。

周总理知道这件事后,立刻亲自找徐立清谈话。表示徐立清授上将完全符合标准,其他人有想法也没有用,但徐立清坚定地说:

“授衔工作中有些人争官争位,不考虑大局,两眼只盯着干部部门,我授低了,有利于做他们的工作,这完全是为工作考虑的。”

看到徐立清这样坚定,最终中央同意了徐立清的请求,授予徐立清中将军衔,徐立清是全军唯一一位正兵团级别的中将,这在全军是唯一一例,让级让衔表现出来徐立清将军的高风亮节,值得人敬佩。

0 阅读: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