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自建院之初,上海中国画院画师一直就是上海这座城市成长的见证者与呵护人,他们不但是国家重大美术创作的主力军,同时也成为上海的宝贵财富。围绕“出人才、出作品、出影响”的工作目标,画院推出“艺苑薪传”上海中国画院画师宣推系列,旨在关注画师最新艺术动态,分享画师的艺术感悟,推介画师的学术展览,报道画师参加国家和本市重大主题创作及获奖情况等。从而团结凝聚画师力量,让上海中国画院这块金字招牌在新时代绽放新的光芒,为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振兴海派文化艺术作出更大贡献。
本期推介
丁筱芳从业余到专业
我们这一代人对绘画的喜爱是与生俱来的。小时候家人也不会想着送我去参加绘画学习班,那时大概也没有。我在童年时喜欢涂涂画画是自然而发的,家里的墙壁和弄堂里的水泥地都是我涂鸦的天地。上小学时,我常常帮着班里出黑板报,并参与学校的一些宣传美工。经常能够听到老师和同学的赞扬,内心自然十分开心,恰恰是这点快乐和自信却充实了我童年中最好的时刻。记得在上海东风中学读书时,学校里有一个美术小组,负责的美术老师是由专业单位派遣过来的,在美术小组里我是年龄比较小的。在这里,同学们接受了一些正规的素描和色彩写生训练,也学习命题创作,渐渐明白了怎么正确地画画。我们学校与淮海公园只有一墙之隔,公园里人很多,是很好的速写题材,有的人跳舞、唱歌,有的人下棋、打太极等等,我经常放了学就翻墙入园去画速写。还有一次在苏州河边写生,不小心掉落河里,幸好会游泳……这些场景至今记忆犹新。
1973年学生时代在上海东风中学画宣传画
1978年在黄山写生
1978年《香味满圈》 入选“第一届上海青年美术作品展览” 入选由中华总工会主办的“京津沪职工美术作品展览” 获创作奖
中学毕业后,我响应政策被分配到上海市崇明红星农场务农。几年下来我什么农活都干过,虽说生活劳累,身心疲惫,但在农场的十多年,始终没有放弃自己的绘画学习。美术老师也曾嘱咐“你到农村去一定不要忘记自己的绘画梦想,前途有为!”所以在那个蹉跎岁月里,绘画是我生活中最主要的寄托与消遣,或者说是能够让我心灵上得到慰籍,精神上得到支撑的源泉。在农场里劳作之余,我常会借一辆自行车,骑着车围绕整个崇明岛内画速写,每个月下来都能画几沓速写。那个年代,美术界对业余美术作者非常重视,特别是农村的美术创作机会比较多,现在回顾起来,当时我的艺术经历也是非常丰富。后来,我先是调到农场场部工会做宣传和摄影工作,又调到上海农场管理局工会文工团从事舞美,这期间美术创作从未间断过。我的处女作是1978年创作的《香味满圈》,画的是一位农场养猪姑娘的工作场景,这幅作品入选“京津沪职工美展”并获得了中华总工会颁发的“创作奖”,这是我人生中得到的第一个奖状,极大地鼓舞和鞭策了我。1979年“第一届上海青年美术作品展”在青年宫举行,我有两幅作品入选;1981年起举办的“江南之春画展”,我先后获得四次一等奖。
1982年在农场寝室里作画
1983年创作中国画《创业者》
1986年在甘肃敦煌
1984年创作《乳白》 获上海市首届文学艺术奖美术三等奖
90年代初,我有幸调到少年儿童出版社做美术编辑,由于工作的关系,创作连环画和读物插图的机会多了。那时候刚兴起电脑设计,以前的书籍排版都是照相制版,电脑改变了设计装帧、排版印刷的方法,我有一段时间也在用电脑做装帧设计,学会运用一些设计软件,平面装帧成为工作的一部分。这些工作经历和所走过的路,给我的绘画创作带来了润物无声的效果。
中国画的创作始终是我心中割舍不下的艺术情结,于是我寻找学习和创作时机,珍惜每一次机缘。通过就读上大美术学院中国画研究生班,又开启了一个新的中国画创作起点。在2001年,我参加了上海中国画院第一届高研班,这对我的艺术人生起到了转折性意义。画院举办的首届高研班,能够参加便是一次难得的机遇。这届高研班十三位青年画家,现在都已成为了上海美术界的中坚力量。高研班结束不久的2003年,我有幸调入上海中国画院工作。
上海中国画院是中国书画研究与创作的象牙塔,画院的专业氛围与艺术气场不一般,前辈大师和现在画师的艺术成就及他们的人格魅力,间接或者直接地影响着我。而此刻我已经45岁了,压力还是比较大的,况且刚来画院承担工作是第一位,创作是其次考虑的事。能够进入画院的画家总会有一种紧迫感,艺术追求的目标更高。在这样的环境中,自然而然地会多思考自身创作应该保持什么样的状态,艺术形式应该追求怎样的风格。幸运的是,我还算勤奋努力,不叫一日闲过,经常画画到深夜。经过不断地探索实践,在吸收中国画传统精华的基础上,把握创新的理念,注重时代的语境,逐渐完成了一个由业余作者到专业画师的华丽转身。说来很简单,其中过程还是充满着千辛万苦。
创作是艺术家的主体
如何形成自己的艺术语言,这是每个中国画家必定要探索的课题。学画伊始,可以临摹、研究,但到下一个阶段,一定要重视创作,只有在创作中把对当代的理念与对传统的感悟相融合,且注入自己的情感、趣味,才会逐步找到自己的艺术语言、绘画图式,从而把自己想表达的东西表现出来。故而,创作是艺术家的主体,也是艺术家的价值所在。
关于传统和创新的关系,其实有两个重心:一个是永远不能变的,一种是可以变的。什么不能变,它的灵魂不能变;什么可以变,它的躯壳可以变。中国画的躯壳是什么?就是它的形式。然而中国画的灵魂是什么呢?是它的意与境。具体来说,中国画讲求气韵生动,这些都是中国画的内涵,而且不管怎么变,怎么创新,这个中国灵魂是不能变的。它的躯壳就是中国画的形式,形式在不同阶段、不同时期、不同画家笔下有着不同的视觉呈现,而在当代的语境下可以抽象,可以写实,可以平面,可以水墨实践,等等。
那么我是如何创新的,这当中经历了一步一步的探索实践。作为画院画师,是国家的专业画家,一定要积极参与社会赋予的重大主题创作,包括历史题材、现实题材的创作。这是一种责任,所以我的很多作品都是在一种特定需要中创作出来的,比如全国美展、全军美展、青年美展及很多国家级的工程项目。进入画院后,我精心创作的第一张作品是《岁月的旋律》,描绘的是云南丽江的纳西音乐传承人。为了完成这幅作品,我特地赶到丽江古城采风,收集资料,拜访当地的传承人。当地人称之为纳西“三老”,即乐老、器老、人老,他们的年龄平均都在七八十岁。最终,这幅作品入选了“第十届全国美展”,这说明对创作的投入和认真的态度非常重要。
2009年创作《前进·前进·进》
2016年新疆麦盖提塔克拉玛干沙漠写生
2020年在欧州小镇写生
喀什铜器工匠 2016年
世说新语100图之一 2015年
那时候,我就在考虑怎样去更多地表达出自己的绘画感觉,形成自己的绘画风格。这是一种可贵的想法,但做起来是非常难的。后来我不断的钻研实践,直到创作了《前进·前进·进》,基本上确定了自己的表现风格。这幅作品获得了第十一届全国美展优秀作品提名奖,被中国美术馆收藏。形式风格的形成与描绘的对象有关系,与创作主题也有关系,这件作品画的是军旅题材,怎么把军旅中人物形态精神的刚硬与画面的厚度表现出来,我构思良久。最终我选择了运用四条屏的形制来表现,第一幅是红军,一大一小两位红军战士吹着冲锋号;第二幅是八路军,吹着小号;第三幅是解放军,吹着长号;最后是和平仪仗队,吹着大号。从小到大,由弱变强,一种循序渐进的发展式,用传统中国画的四条屏形制,既巧妙地把这四个时期分割开来,又有连续性。技法上,我主要以块面笔触来造形表现,把线缩成块面,当然不是完全放弃线,而是弱化了线,通过强调块面水墨来塑造出人物的雕塑感,使每位军人形象都有丰碑式的仪式感,从而凸显军人气质的力度、厚度与张力。整体画面虽说强调人物的雕塑感,但另一方面还是呈现出一定的装饰感和平面性,且突出了一种结构串联与时空串联的整体画面架构。从这件作品中我找到了自己的绘画语言风格,后来这种风格体现在我的许多主题创作上。
画城市 抒情怀
我最近比较热衷画城市建筑。为什么画城市?很简单,首先作为一个画家,创作应该是全面的。其次,古代文人墨客喜欢画山林溪水、春花秋月等,他们生活的环境就是那样,他们借助山水林泉这样一种载体来寄托自己的情感。如今我们成长、生活在城市之中,怎么可能不对城市有依恋的情感呢?日常所见所闻,入画的东西太多了,而且城市建筑是一个非常好的视觉形态,首先题材与古人不一样,并且随着工业化的推进、科技的发展,我们的城市得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再者,石库门又承载着我们儿时的记忆,我们的情感、生活都在这里面,作为艺术家怎么会对城市景象视而不见呢?所以我尝试画城市建筑。最初我尝试画了很多室内风景,如博物馆展厅、家居客厅等,后来又转到了室外风景,连续画了几幅城市风貌。我尝试以中国画笔墨与现代视觉结合的方式来探索城市建筑的图像,对城市框架有意识地进行串联与组合,无论城市的东西南北距离有多远,都可以把不同的建筑串联起来。
江河恒流 上海恒新 丁筱芳、丁阳 2022年
江入新安清 2021年
2022年,我与丁阳合作了大幅作品《一江一河展风貌》,描绘的是“一江一河”背景下的上海城市新风貌。“一江一河”如何去画,从真实地理位置上看距离很远,拉不近,很难囊括在同一视线中,然而这就是绘画创作的一个艺术特点。我们把上海一些标志性的建筑重新架构组合起来,抓住上海城市的主要地标特征,把黄浦江和苏州河合理地表现在一个画面中,使得观者一看作品便知画的是上海哪个方位。美术创作应该区别于摄影照片,不能平铺直叙、客观罗列,除了架构和串联以外,更重要的是把握城市建筑的韵律,把握都市人文的精神。我非常喜欢运用单色调象征性地呈现城市建筑的图像韵味,来寄托自己的艺术情感。2022年画院年展作品,我用蓝色调来表现,代表上海现代而浪漫的情调。而《一江一河展风貌》用绿色调来表现,就是为了表现春意盎然的气氛。而且这张画是在疫情期间创作的,更寄托着一种积极进取的情感表达。块面的技法同样运用在城市题材创作中,这个也体现了我绘画语言的整体性系列性,我仍将努力探索创作下去。
口述:丁筱芳
文字整理:肖永军 陈薇
丁筱芳作品岁月的旋律 2004年
前进、前进、进 2009年
道法自然 2012年
室内风景之十 2012年
冷眉横对 2016年
中国建造者 2020年
嗨,上海 2022年
石库门弄堂 2023年
外滩 2023年
上海中国画院党总支书记、副院长江鹏一行人看望并采访丁筱芳
丁筱芳,又名丁小方,1957年生于上海。2001毕业于上海大学美术学院中国画研究生班。结业于上海中国画院首届高研班。
现为上海中国画院画师、上海市文史研究馆馆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上海市美术家协会理事、上海音乐学院客席教授。国家一级美术师。
作品荣获第十一届全国美展优秀作品提名奖、 第十一届全军全国美展三等奖、第十二届全军全国美展优秀作品奖,2013年度上海文艺创作优秀单项成果奖等。作品入选第十、十一、十二届全国美展,第十届中国艺术节全国优秀美术作品展,第七届中国体育美展,中国百家金陵中国画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