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儿子“养废”后才懂:最愚蠢的教育,就是“静待花开”

小宛随心育儿 2024-10-05 13:22:48

作为一名家长,我深刻体会到了“静待花开”式教育的后果。当我意识到自己一直以来的教育方式是在等待奇迹发生时,后悔莫及。眼看着儿子从一个乖巧、勤奋的孩子变得懒散、厌学、对未来没有规划,我感到无比焦虑和自责。今天,我想分享我的故事,希望引以为戒,让更多的家长能够及早觉醒,不再重复我的错误。

1.“静待花开”:消极等待中失去孩子的动力

在孩子年幼时,他是个听话懂事的孩子,学习也很努力。从小学到初中,我和丈夫一直认为,孩子只要按部就班地接受教育,最终就会“自然成长”,像花朵一样自然而然地绽放。因此,我们没有在他的成长过程中给予太多干涉,总是对他的问题采取“顺其自然”的态度。

当儿子表现出学习成绩下滑、对学校产生厌倦情绪时,我觉得这是成长过程中必然会经历的“阵痛期”。每当儿子和我谈起学习的压力、同学间的矛盾,或者对未来感到迷茫时,我总是对他说:“别担心,这只是暂时的,你会慢慢找到自己的方向,静待花开。”然而,我没有意识到,这种消极的等待,是一种放任不管的表现,忽视了孩子正在经历的情感波动和成长中的痛苦。

2.由好变坏:儿子“静待”中的消沉与迷茫

当孩子上了高中,学习压力逐渐加大,我发现他整个人的状态开始变得懒散、对未来毫无规划。每天回到家,他要么沉迷于手机游戏,要么在床上发呆,一问及学习,他总是含糊其辞。为了避免和我正面冲突,他甚至开始说谎,说自己“学习没问题”“只是最近有点累”。

我以为这是叛逆期的表现,再次告诉自己,要“静待花开”,孩子会慢慢变好的。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却发现他的状态越来越差。他不仅成绩下滑,连与朋友的社交关系也变得紧张,甚至出现了逃学、拒绝和我沟通的情况。我开始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但仍然告诉自己,“这是青春期的必经阶段,过了这一阵就会好。”

然而,我不知道的是,这种等待却将他一步步推向了消极、无助的深渊。他开始逃避挑战,不愿承担责任,害怕面对现实。每次当我想要与他沟通时,他总是闭口不谈,用“我不知道”“随便”来敷衍我。那时的他已经丧失了对生活的热情,变成了一个对学习、对家庭、对未来毫无期待的“废人”。

3.最痛的觉醒:孩子的无声抗议

直到有一天,他在房间里把自己关了整整两天,不吃不喝,也不和我们交流。我们一度以为他是身体不舒服,等到推开房门,看到他眼神中的绝望与迷茫时,我才明白,他早已对自己、对生活失去了信心。

那一刻,我的心仿佛被刀子剜过一般,才意识到:我以为的“静待花开”,其实是放任他的“凋零”。他需要的不是我的等待和无所谓的安慰,而是实实在在的引导与陪伴。他用沉默告诉我:他再也无法坚持下去了。

我和丈夫意识到,过去一直以来,我们都没有真正理解儿子的需求,总是用自己的角度来看待他的成长问题,而忽视了他在青春期中可能遭遇的困境和挑战。

4.从“静待”到“主动出击”:家长课程的启发

就在我们几乎失去信心时,我参加了一次关于孩子青春期教育的家长课程——《孩子青春期叛逆?家长应对法,从根源到对策》。这门课程改变了我对教育的看法,也让我看到了帮助孩子走出困境的希望。

在课程中,我学到了一种认知行为疗法(CBT)的方法,通过有效的沟通模式,逐步帮助孩子调整认知和行为。讲师强调了以下几点:

理解事件:首先要了解孩子叛逆、厌学的具体诱因,不轻易对孩子的行为做出负面评价。要从事件本身去理解孩子为什么会产生这些反应。情感表达:引导孩子表达情感,而不是压抑或逃避。比如,如果孩子因为成绩不理想而失去信心,可以帮助他将内心的焦虑、无助说出来,而不是简单地批评或劝解。思维重构:通过探讨孩子在面对问题时的想法和看法,帮助他发现不合理的认知模式。比如,他可能认为自己“永远也学不好”“我不适合学习”,而我们可以通过与他讨论,逐步引导他用更积极、合理的方式看待这些问题。行为调整:当孩子意识到自己不合理的思维后,可以帮助他调整行为模式,如逐步设立可实现的小目标,重建学习的信心。

5.成功的转变:从被动接受到主动参与。

在课程的指导下,我和儿子进行了几次深度沟通。我不再只是表面地倾听,而是深入理解他的感受。当我向他道歉,承认自己过去的教育方式过于放任、对他的成长缺乏足够关注时,我看到他眼中的泪水,他终于愿意敞开心扉,和我谈起他的迷茫和无助。

通过认知行为疗法,我引导他回顾了学习中的困难,以及他对未来的担忧。我们一起探讨了他的优势和兴趣,制定了一个合理的学习和生活计划。我们约定,每天早晚都花半小时一起反思当天的表现和情绪,并调整计划。

慢慢地,我看到他的状态开始好转。他不再沉迷于手机游戏,也不再拒绝与同学、家长交流。他主动报名参加了学校的篮球队,并通过这项活动重新找回了自信与活力。他的学习成绩虽然没有立刻提升,但他开始愿意接受挑战,积极参与课堂讨论,也会主动请教老师解决问题。

6.结语:教育的本质在于陪伴与引导,而非静待花开

教育的本质,不是“静待花开”,而是细心地栽培、引导与陪伴。在这个过程中,我意识到,作为家长,我们不能一味等待,而要积极了解孩子的情感与需求,及时提供支持与帮助。

静待只会让孩子失去方向和动力,正确的教育方式是:当孩子迷茫时,我们陪伴左右;当孩子失落时,我们鼓励引导。教育不是一蹴而就的奇迹,而是一场需要细心呵护和耐心等待的长跑。只有父母主动出击,与孩子携手前行,才能真正迎来花开的那一刻。

希望我的故事能让更多的家长引起共鸣,反思自己教育的方式,不要再用“静待花开”这种看似无为的方式,等到孩子真正“凋零”时,才痛彻心扉地追悔莫及。希望每一位家长都能找到适合自己孩子的教育方式,真正助力孩子健康成长!

0 阅读:13

小宛随心育儿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