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吃饭砸锅,为与特朗普交易,莫迪把中国当筹码?我国警告后果

文昌每日谈 2025-04-24 09:51:13

最近,印度和美国达成的一项贸易协议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因为其中涉及到了牺牲中国利益的条款。

美国副总统万斯访印期间,莫迪政府宣布对部分钢铁产品征收12%的保护性关税,这明显是冲着中国钢铁出口去的。印度一边享受着中国技术支持,另一边却想拿中国当筹码,换取美国在关税等方面的让步,这种“吃饭砸锅”的操作,实在让人看不下去。

印度这次对中国钢铁加税,背后有两个重要动机。

首先,美国对印度加征了26%的“对等关税”,莫迪政府想通过牺牲中国利益来换取美国松口。万斯访印期间,双方准备达成了贸易协议,印度承诺购买更多美国石油和天然气,而美国则同意降低对印度的关税。

其次,美国想把印度打造成“替代供应链节点”,在半导体、关键矿产等领域合作,试图削弱中国在全球产业链中的地位。印度工商部长甚至宣称,要借中美贸易战重塑全球供应链,取代中国成为“世界工厂”。

但印度的如意算盘可能打错了。印度70%的炼钢设备、60%的电子元件和40%的工程机械液压系统都依赖中国。就算加征关税,国内企业可能还是得买中国产品,因为其他国家要么提供不了,要么价格太高。

这就是我说的印度“吃饭砸锅”。去年,中国企业帮助印度某集团,建设了全球最大、最先进的炼铁高炉,每年可以生产将近450万吨的世界级高炉,直接把印度粗钢产能拉升了一倍以上。现在,印度是仅次于中国的全球第二大粗钢生产国。

很显然,莫迪以为印度站起来了,可以过河拆桥了,但明面上印度是全球第二,但实际印度的年产量还不到中国的十分之一。所以即使有了中国的技术支持和基础建设,印度钢铁行业仍然面临着巨大的短板。

而面对莫迪的吃饭砸锅,我国也发出了警告,明确说明了后果。就在莫迪与万斯会谈的同一天,我国商务部公开表示,坚决反对任何一方以牺牲中方利益为代价达成交易,否则将采取对等反制。

这可不是简单地说说而已,中国是全球约 130 个国家的最大贸易伙伴,对印度的反制手段多得是。比如,可以对印度的药品原料、纺织品等加征关税,或者限制稀土出口。印度制药业60%的原料药依赖中国,如果中国断供,印度药企将面临停产风险。

总之,印度这次的做法,短期内可能获得美国的一些好处,但长期来看风险巨大。首先,中国的反制会直接冲击印度的钢铁、制药、电子等行业。其次,印度在中美之间骑墙,可能会失去中国的市场和技术支持。

莫迪也算是狡猾的老政客了,但依旧看不清现在的国际大势,为了与特朗普交易,把中国当筹码,这种“吃饭砸锅”的做法,最终只会害了自己,害了整个印度的国家未来。

0 阅读: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