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拒绝给女儿议亲,竟连醉60天:这不靠谱的父亲,究竟是谁?
公元256年,司马昭司作为当时曹魏政权的实际掌权者,想拉拢一批名士。
而“竹林七贤”之一的阮籍,就出现在了司马昭面前。
于是,司马昭就想用“联姻”的方式,拉阮籍进入自己的阵营。
谁知,司马昭暗示了阮籍好几次,阮籍都无丝毫反应。
司马昭气坏了,决定直接行动。
一天,司马昭召集人,“去安排人到阮籍家提亲,我要娶阮籍的女儿。”
提亲的人浩浩荡荡地来到阮籍家门前,表明身份后,便说,“我们是来向主家女儿提亲的。”
谁知开门的人一愣,有些不自然,“我们主家喝多了,要不您明天再来?”
提亲的人不信,推开院门,走入堂屋。结果,映入眼帘的一幕,却让他们大吃一惊。
只见阮籍衣衫凌乱,躺在地上,抱着酒瓶,扣着脚趾,还喃喃自语,“再来一杯,干!”提亲的人只得败兴而归,打算明天再来。
谁成想,阮籍这一醉就是60天。提亲的人无奈,只得据实禀报司马昭。
司马昭听后,火冒三丈,隔空指着阮籍家的方向,“你个醉鬼!”然后,又无奈的摇了摇头,“算了,随他去吧。”
阮籍听后,仰天大笑,却转到无人处嚎啕痛哭。
没错,这“不靠谱”的父亲就是阮籍。
那么,阮籍到底是何许人也?为什么他不愿让女儿嫁给司马昭?又为何能让司马昭气得牙根痒痒,却又无可奈何呢?
01 阮籍是谁?阮籍,字嗣宗,三国时期魏国诗人,“竹林七贤”之一。
他3岁丧父,与母亲相依为命,家境贫苦,却勤奋好学。
重要的是,阮籍非常有天赋,8岁便能出口成章,且琴艺高超,更有远大的志向。
他曾登临广武山,望着刘邦项羽楚汉相争的古战场,感慨,“时无英雄,使竖子成名。”
时不逢时,大志难抒,阮籍心中的苦闷可想而知。
好在,他和其他6个志趣相投的好友,可以一起纵情山水,诗情画意。而他们7个人,也就是后世常说的“竹林七贤”。
作为“竹林七贤”之一,名声远播,也成为了当权者争夺的名士之一。
正逢乱世,阮籍不是不想一展抱负,可是他却没有找到那个,可以和他同频共振、愿舍弃一切追随的那个人。
02 没有可效忠的人那时,魏明帝曹叡驾崩,曹芳即位,司马懿和曹爽这2个顾命大臣,争权争得不开胶。
司马懿一不留神,竟让曹爽占了上风。
于是,朝中的风向,就吹向了曹爽,他一时间好不风光。
为了赢得好名声,曹爽邀请37岁的阮籍,到他这里做官。
阮籍此时正悠哉的喝着小酒,作着小诗,最重要的是,他并不看好曹爽,便拒绝了,“大人,您看在下这样,实在担不起您的重任。”
没过多久,就发生高平陵之变,曹爽一命呜呼。
于是,司马懿瞬间风光无限。
一次,一位士人因公然反驳司马懿,被当场杖杀。
可事后,司马懿却隐隐有些后悔,“这影响似乎不太好啊,找谁来装装门面呢?”
阮籍再次闪现在当权者的脑海中,可见当时阮籍的才华是想当出名的。
在那样的一份复杂的情况,阮籍先是拒绝曹爽在先,如再拒绝司马懿,恐怕会惹来杀身之祸。
况且,司马懿可没曹爽那么好糊弄。于是,阮籍为自己选了一条活命之路,“投靠但不卖命。”
这可是个技术活,一旦做不好,恐怕还是逃脱不了被杀的命运。
然而,阮籍却有自己的大招——“喝”。
他每天的任务就是把自己灌醉,别人问什么,他就顾左右而言他,或者干脆不说话。毕竟,谁也不能把一个醉鬼怎么样。
好在,司马懿只是想用他来装装门面,并不是真心重用他,见阮籍这样,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
就这样,阮籍依旧喝着酒、作着诗,却多了一份工资,还有一些所谓的名声。
转眼到了司马昭当权的时代,他依旧想用阮籍的名声,只不过,他的疑心病比较重,所以才想到了联姻。
阮籍看出了司马昭的小心眼儿,于是,就有了开篇那一幕。
然后,就继续放大招儿——喝。
就这样,阮籍每天都在醉生梦死中度过,而司马昭也渐渐放下了疑心,甚至有些欣赏阮籍的才华。
于是,司马昭看起来还有些偏爱阮籍。
03 来自司马昭的偏爱阮籍一直是个不被世俗牵绊的人,他经常会做出一些看起来离经叛道的事,但司马昭却能替他遮掩过去。
阮籍母亲去世没多久,司马昭宴请群臣。
宴会上,阮籍身着素服,喝酒吃肉。
这时,一位大臣看他不顺眼,借题发挥,便对司马昭说,“大人,陛下以孝道治天下。阮籍竟然在服丧期间喝酒吃肉,这是大不敬,理应重罚。”
司马昭听后,看了一眼阮籍,转头对这位大臣说,“他正伤心着呢,你就不能看在我的面子上,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吗?”
大臣一听,灰溜溜地回到了自己地座位。
还有一次,阮籍醉醺醺地走到司马昭面前,“大人,我很喜欢山东东平。”
这下,司马昭可高兴坏了,他正不知道怎么让阮籍当官呢。于是,他二话不说,就让阮籍如了愿。
可接下来发生地事,却让司马昭感到憋屈。
原来,阮籍到了东平第一件事,竟然是拆墙。而这墙,正好是府衙里的墙。
墙打通后,所有在府衙工作的人,都在一个大开间里办工。不过,这也确实提高了办工效率。
随后,阮籍还精简了法令。
做完这2件事,阮籍竟然打道回府了。
司马昭知道后,气得鼻子都歪了,但也没有下令惩罚阮籍。
即便如此,阮籍还是心中烦闷。
04 嚎啕痛哭阮籍是喜欢酒,可也只是喜欢喝点小酒。而他这种,每天都酩酊大醉的状态,纯属躲避灾祸,明哲保身。
但装一天行、装一个月也行,阮籍却是装了好多年。即便有那6个好朋友,也不能完全疏解心中的烦闷。
一次,阮籍又喝多了。拉车的马自己发挥了一下,将阮籍拉到了一个空旷的山林中。
隔天,阮籍醒来,发现入目的景象如此荒凉,竟心生悲切,嚎啕大哭。
哭过之后,他竟然发现自己,心情好多了。
于是,阮籍便隔三岔五,就跑去哭一顿,哭完再原路返回,接着喝。
就是这种绝望的心情,成就了82首《咏怀诗》:
“夜中不能寐,起坐弹鸣琴。薄帷鉴明月,清风吹我襟。孤鸿号外野,翔鸟鸣北林。徘徊将何见?忧思独伤心”(这是第一首)
然而,如此小心翼翼的阮籍,终究还是没躲过去,留下了一生的遗憾。
公元263年,司马昭被封为晋王,加九锡。他认为,阮籍文采甚好,最适合写“劝进表”。
阮籍当然不想写,一旦写了,不是司马昭阵营的也是的。于是,他继续放大招——喝。
可这次司马昭却吃了秤砣铁了心,非让阮籍写,“喝多了就给他弄醒酒茶,清醒了就赶紧写,写完了才能喝。”
无奈之下,阮籍提笔为司马昭写下了“劝进表”。
也许是无法面对这遗憾,2个月后,54岁的阮籍永远闭上了双眼。
05阮籍的一生,看起来任性妄为,实则郁郁不得志。
即便他活得小心翼翼,还是留下了人生的遗憾。
虽然在朝代更替中,阮籍只是闪现了一下,也没有太多让人津津乐道的功勋。
可人们还是会想起他,想起他的才华,以及他的狂妄不羁。
虽然说阮籍在人生最后一刻,也没能逃脱。但谁的人生没有遗憾呢,可更让人遗憾的不应该是生不逢时、不应该是没有找到同频共振的人、不应该是没有办法去做自己想做的事吗?
对此,你怎么看呢?欢迎留言。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