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繁杂势利的娱乐圈里,绝大多数人都是为了名利而来,但也有一些是真为了热爱而发电。
他们为了追求更专业的演技,舍得投放更长的时间,舍得放弃亲情、爱情、亦或是私人生活......
即便一生都在演配角,也会敬业地去演活每一个角色。
今天,小编就带大家一起认识一位这样的老戏骨,他叫钱波。
说起钱波这个名字,或许很多人都感到陌生,但要是提起《破冰行动》里那个让人恨得牙痒痒的毒枭,或是《赘婿》中的贺太师,相信不少观众就会恍然大悟。
但这位被誉为“黄金配角”的实力派演员能有如今这般精湛的演技,却是付出了比常人更大的代价。
他新婚不久便赴日追寻表演梦想,期间,他刷过盘子,修过下水道,当过流浪汉,与妻子一分居就是16年......
那么,这位老戏骨究竟经历了怎样的过往?如今又过得怎样了呢?
1964年,钱波出生在北京一个医护世家,不同于父母的白衣天使职业,小钱波从小就对表演艺术情有独钟。
那时候,他最爱做的事就是跑到天桥底下,看着戏班子唱戏,那些精彩的表演,在他幼小的心灵里种下了艺术的种子。
年轻时的钱波凭借自己的努力,考进了北京人民艺术剧院。
在这里,他开始系统地学习表演技巧,渐渐地,他参演了好几部话剧,比如《老两口》、《家》等等,都获得许多老一辈艺术家的认可。
那时的钱波,演技已经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了,但他对艺术的追求让他始终不愿止步。
因为,相比于靠演戏而爆火,钱波更在意的是真正把戏演好、把每一个角色刻画的更加逼真。
因此,在1985年,钱波放弃了北京人民艺术剧团的铁饭碗,考入了日本大学艺术学院进行深造。
在异国他乡的求学岁月里,钱波吃尽了苦头。
刚来日本的时候,他既听不懂也不会说日语。
为了尽快过这第一道坎,他在大街上找到一名流浪汉进行日语交流,每天给流浪汉带一些吃的喝的,然后一边聊天一边练习日语。
很快,钱波的日语有了大幅提升,终于能在学校正常进行学业了。
第一关过了之后,更让他发愁的是生活费问题,为了维持基本开销,他不得不在餐馆当起了“洗碗工”,一干就是五六个小时。
除此之外,他还接一些维修工作,比如修下水道,修铁路等等。
这些困难被钱波一一克服之后,他的求学之路似乎也顺畅了许多,大二时他便在东京电视台得到了一份讲述中国历史的主持工作。
当一切都稳定下来之后,钱波的父母也开始给他张罗婚姻大事,24岁的钱波被父母催回国内相亲。
缘分总是如此奇妙。
这位漂亮又温柔的相亲对象叫杨怡,二人第一次见面便双双暗生情愫,经过交谈更加确定彼此性格很合,没多久便确定了恋爱关系。
一年异地恋之后,钱波和杨怡步入了婚姻的殿堂。
都说成家立业,钱波有了家庭之后,便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了演艺事业上。
终于,在他的不断努力下,钱波遇到了他的伯乐——日本导演长尾直树。
1991年,他获得了在电影《东京假日》中饰演一个神秘男人的机会。
虽然只是个不起眼的配角,但对钱波来说,这无疑是演艺事业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随着在日本演艺圈逐渐站稳脚跟,钱波接到的戏约也越来越多。
从《大地之子》中的三峡导游,到《北条时宗》里的忽必烈使者,他用精湛的演技征服了日本观众。
可是,事业的蒸蒸日上,却是以牺牲家庭生活为代价换来的。
谁也没想到,钱波和杨怡这一分居就是16年。
在这漫长的分居岁月里,钱波和妻子杨怡只能靠书信和电话维系感情。
所幸杨怡心胸开阔,不仅理解丈夫的追求,更是主动选择留在国内做他的坚强后盾。
这份默默的付出,让钱波至今都心怀感激。
2005年,已经41岁的钱波终于决定回国发展。
夫妻俩重聚后,感情依旧如初。
但岁月无情,当他们终于有机会安定下来时,却发现已经错过了为人父母的最佳时机。
考虑到年龄和身体因素,两人最终选择了“丁克”生活。
为了填补生活的空白,钱波夫妻将满腔的爱意都倾注在了一只名叫“二毛”的流浪狗身上。
这只在2018年拍摄《我们的四十年》时偶遇的小家伙,如今已经成为了他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开心果。
回国后的钱波,演艺事业也在稳步上升。
从《梅兰芳》中的配角,到《赘婿》《回廊亭》等热门剧集,他塑造的每个角色都让观众印象深刻。
虽然大多是配角,但他总能用精准的表演为角色注入灵魂,这也让他当之无愧地获得了“黄金配角”的美誉。
如今的钱波,已经不再像当年那样为事业拼命奔波。
他和妻子过着简单而温馨的生活,偶尔接些感兴趣的角色,更多时候是陪伴妻子,照顾他们心爱的“二毛”。
回首39年前那个为梦想不惜与妻子分居的决定,钱波或许有过犹豫和心痛,但他最终用精彩的演艺生涯证明了自己的选择。
而他和妻子的故事,也让我们看到了一种不一样的幸福——即便没有儿女绕膝,只要两个人心心相印,生活依然可以充满温情和快乐。
39年过去了,当年那个怀揣梦想远赴日本的年轻人,如今已是满头白发。
但在他和妻子相濡以沫的生活里,
我们看到的是岁月沉淀后的从容与淡然;
看到的是对艺术永不言弃的坚持;
更看到了一份历经风雨却依然纯粹的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