捷克展团“机”遇中国国际机床展硬核科技联动中捷智造新生态

中国国情 2025-04-22 16:48:32

中国网4月22日讯 2025年4月21日,第十九届中国国际机床展览会在北京开幕。此次展会规模宏大,展览面积达31万平方米,汇聚了来自全球31个国家和地区的超过2400家企业同台展示最新的机床技术和产品。作为全球机床产业的重要参与者,捷克工业和贸易部携13家本土机床企业组建的捷克展团高规格亮相,通过这一国际顶级平台深度对接中国市场,展现“捷克智造”硬实力,谱写国际高端装备产业合作新篇章。

以展会为平台,捷克展团开启“中国机遇”窗口

开幕式当天,捷克展团展区举行隆重的剪彩仪式。捷克工业和贸易部副部长马丁・弗雷利赫出席并致辞,他强调:“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机床消费市场,正加速向智能制造转型,这为捷克企业提供了重要发展机遇。此次参展不仅是技术实力的展示,更将为新工业革命背景下的国际产能合作树立典范。”

捷克工程技术协会(SST)主任贝德里赫・穆西尔详细介绍道,本次参展的企业覆盖了精密加工中心、特种机床、核心功能部件等全产业链的各个环节,其中不乏多家在欧洲享有盛誉的“隐形冠军”企业。这些企业带来的人工智能集成系统、工业物联网解决方案等创新成果,与中国的产业升级需求高度契合。

技术优势赋能产业链新生态

在捷克展区,智能化浪潮涌动。大型工件五轴联动数控多功能加工的技术解决方案、ATC自动换刀系统等创新成果吸引了大批专业观众驻足洽谈。中国机床工具工业协会副会长王黎明表示:“捷克在精密制造领域积淀深厚,其模块化设计理念与我国机床行业补链强链需求形成优势互补。通过展会平台,两国企业可共建协同创新联合体。”据悉,展会首日即有捷克企业与中方达成技术合作协议,涉及高端数控系统联合研发、智能工厂整体解决方案等领域。

经贸纽带联结创新动能

作为中国机床行业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第十九届中国国际机床展览会不仅创下北京展会规模之最,更成为国际产能合作的超级枢纽。捷克展团此次参展,标志着中捷装备制造合作从传统的设备贸易向技术标准共研、产业链协同升级的深度合作模式转变。

中国已连续五年成为捷克在亚洲最大贸易伙伴。在本次展会期间,中捷双方将举办多场产业对接会,重点围绕新能源汽车零部件加工、航空航天精密制造等战略性领域开展合作,这与中捷两国长期以来在机械工业领域的深入合作和共同发展的愿景一致。正如弗雷利赫副部长所言:“当捷克精密工艺遇见中国市场规模,必将激发出智能制造的新质生产力。”

随着展会持续至4月26日,这场横跨欧亚的产业对话仍在继续。捷克机床企业正通过中国国际机床展这个“世界级会客厅”,深度融入全球最大制造体系的创新网络,为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注入新动能。

【责任编辑:曹川川】

0 阅读: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