熙宁十年(1077),苏轼任徐州知州。徐州城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城,城内有着许多供人凭吊的历史遗迹,燕子楼就是其中之一。
燕子楼是唐代节度使张建封之子张愔为他的小妾关盼盼所建。关盼盼才貌双全,风姿娴雅,深得张愔的喜爱。张愔死后,关盼盼隐居燕子楼十年,最后绝食而亡。忠贞的爱情故事,引来无数文人墨客写诗作赋,燕子楼也因此成为了名胜古迹。
苏轼来到徐州后,曾多次跟朋友到燕子楼来游赏,但他一直没有写诗作词,直到元丰元年(1078)十月的一天,他终于写下了一首《永遇乐》。
永遇乐
夜宿燕子楼,梦盼盼,因作此词。
明月如霜,好风如水,清景无限。曲港跳鱼,圆荷泻露,寂寞无人见。紞如三鼓,铿然一叶,黯黯梦云惊断。夜茫茫,重寻无处,觉来小园行遍。
天涯倦客,山中归路,望断故园心眼。燕子楼空,佳人何在,空锁楼中燕。古今如梦,何曾梦觉,但有旧欢新怨。异时对,黄楼夜景,为余浩叹。
从词的序言,我们可以知道,这一夜,苏轼睡在了燕子楼,他梦到了关盼盼,睡来后写下了这首词。
明月如霜,好风如水,清景无限。月光如霜般皎洁,各风似水般温柔,燕子楼中,风光清雅美好。曲港跳鱼,圆荷泻露,寂寞无人见。弯曲的小港中,鱼儿跳跃,圆圆的荷叶上,露珠滚落,这里的风光是如此的美好,但却无人共赏。
这几句是写梦中的情景,词人苏轼梦到了关盼盼,一个人独居燕子楼中,虽然风景清雅美好,但却无人共赏,只能一个人面对这天地风光。
紞如三鼓,铿然一叶,黯黯梦云惊断。紞(dǎn)如:击鼓声。铿(kēng)然:金石声,清越的音响。黯黯:昏暗的样子。梦云:典出宋玉《高唐赋》,楚王游高唐之观,梦见巫山神女,神女自称“朝为行云,暮为行雨”,这里指词人梦到关盼盼。惊断:惊醒。
这三句写词人梦醒时分的情景,三更的鼓声,将他从会晤关盼盼的梦中惊醒,醒来时的感官异常敏锐,那落叶的声音在他听来都像金石相撞的声音。
夜茫茫,重寻无处,觉来小园行遍。词人醒来,暗夜茫茫,行遍小园,再也找不到佳人关盼盼的身影。
诗人往往是痴人,关盼盼已经死了几百年,自然是找不到的。苏轼这样写,是为了告诉读者,这个梦让他再也睡不着了。
世间的情感,往往是相通的,爱情不单纯只是爱情,但与人的灵魂相通,当两个人相爱时,便能让一个灵魂深切地感受到另一个灵魂的存在,而当爱人离去,便失去了与这个世界最深切的联结,让灵魂重堕于无尽的孤独中,产生“千山暮雪,只影向谁去”的感觉。
人天生就是孤独的,关盼盼的处境,触发了苏轼的孤独之感,所以他才要行遍小园,四处寻觅。
诗词语言简省,便会产生多义,这首词上阕的前半段风景描写,我们既可以理解成梦中的情景,也可以理解成醒来后行遍小园的所见之景。如是后一种理解,那么便是运用了一种逆挽的写法,将所见之景提前,是为了先营造一种氛围,形成一种情调。
词的下阕,写由梦境所触发的感慨。
天涯倦客,山中归路,望断故园心眼。一个人孤独之时,便会思考他与这个世界的联结,对于苏轼来说,他最深切的联结是故乡,因为他在那里生活了二十年,那里有他的亲人。他漂泊天涯,四处为官,身心疲惫,故乡无疑是疗愈身心最好的地方,但他回不去,他只能望着山中归路,望眼欲穿。
燕子楼空,佳人何在,空锁楼中燕。孤独是对存在的质疑,一个人感到孤独,就是因为我们无法在他人那里感知到自我的存在。在家人心中,我们无疑占据了重要的位置,我们能感觉到我的存在,但在世人眼中呢?
在世人眼中,声名无疑是存在的最佳证据。关盼盼因为忠贞的爱情,留下了大大的声名,然而,这种声名对她来说,意味着什么呢?她早就不存在了。
古今如梦,何曾梦觉,但有旧欢新怨。我们都想证明自我的存在,然而世界的存在本身就值得怀疑,古往今来,如同一场大梦,有谁真正从梦中醒来?都不过是在梦中上演着旧欢新怨。
异时对,黄楼夜景,为余浩叹。黄楼,苏轼任徐州知州三个月时,黄河决口,苏轼带领官兵和百姓,奋战七十昼夜,终于击退洪水,为纪念抗洪胜利,徐州百姓在城东门上建了一座十丈高的楼台,因土能克水之故,此楼用黄土涂饰,故名“黄楼”。
今天,我对着燕子楼,感慨关盼盼的事迹,他时,又会有人对着黄楼的夜景,为我发感慨,我自己也成了大梦之中旧欢新怨的一部分。
不得不说,我对这首词过度解读了,但我第一次读到这首词时,便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此后,常常想起,不时便会翻来品味一番。我想,让我反复品味的肯定不是苏轼梦到了一个美女,也不是关盼盼的爱情故事,这其中必是有一些东西与我幽暗的心灵的某一部分产生了共鸣,人的感受往往非我孱弱的笔力所能承载,我只能将我能表达出来的写下来。
过度解读就过度解读吧!我一直认为,任何有长久生命力的作品,必然与人人共有的深邃的情感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