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少15年不过时的未来技术学院,专业各有侧重点,招生模式有区别

军哥育人 2025-04-04 05:16:29

瞄准未来10—15年的前沿性、革命性、颠覆性技术的未来技术学院,所开设专业至少15年不会过时;其前瞻性、引领性已吸引了一大批高校主动建设未来技术学院,推动四新之一的“新工科”建设。

这些正在建设未来技术学院,不乏985老牌名校,也有普通一本院校,甚至部分院校已开始了招生。诚然,这种力量正在推动“新工科”建设,但国家首批公布的未来技术学院,仅有12所,他们全部来自985工程大学。

大家都知道,未来技术学院的定位是培养具有前瞻性、能够引领未来发展的科技创新领军人才。想要达成如此定位,必须有强大的学科、一流师资、顶尖的平台来支撑,所以,首批建设的12所未来技术学院,不仅数量有限,而且也仅局限于各自的优势学科。比如北京大学聚集于生物医学和分子医学两大前沿领域,北航聚集于未来空天等等。有聚集才会有突破。

自2020年5月首次公布未来技术学院名单以来,12所大学相继成立了学院,明确了专业方向、招生培养模式。至2024年7月,这12所大学按招生模式,可分为两大类。仅在新生中进行二次选拔的有5所大学,分别是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和西安交通大学。其他的7所大学,不仅有二次选拔,而且也面向高考生招生。

面向高考生招生的7所大学,专业方向、招生班型、培养模式也有不同,千万不要选错哟!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集中在工科试验班类(未来空天领军计划)招生,实行8年本博贯通式培养,专业包括:智能飞行器技术、智能感知工程、智能制造工程、空天智能电推进技术、飞行器设计与工程、飞行器动力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交通运输(民航信息工程)、智慧交通、人工智能、网络空间安全、空间科学与技术等。

天津大学按工科试验班(未来技术学院)招生,主要包括未来智能机器与系统平台、储能科学与工程两个专业。他的亮点在于,未来技术学院学生实行大类培养,可选择进入未来技术学院专业,也可选择进入大学其他热门优势专业,比如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人工智能、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智能制造工程、电子信息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微电子)等。

东北大学按人工智能(未来技术学院)招生,其亮点是贯通式培养,只要达标就推免,不受指标限。

哈尔滨工业大学按工科试验班(院士特色班、未来技术拔尖班)招生,实行本硕博贯通式培养,学够学分获相应学位。院士特色班包括永坦班、善义班、小卫星班、智能机器人班、人工智能班;未来技术班包括人工智能、智能制造、生命健康三大领域,两种班型均可在相关专业内任选。

东南大学按未来机器人专业招生,实行“3+1+X”本研贯通模式培养。未来机器人是融合信息、电子、计算机、材料、生医、医学影像等方向的新兴交叉学科专业。

华中科技大学主要按人工智能(未来技术实验班)、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未来技术实验班)、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未来技术实验班)等专业招生,实行“3+1+X”的本硕博贯通式培养。

华南理工大学将未来技术学院设在国际校区,包含人工智能、数据科学和大数据技术两个专业,实行综合评价方式招生,因费用较高仅在广东招生。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