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黛玉一进荣国府两个舅舅为何不见?秦可卿死后,王熙凤得寸进尺的举动是答案

小涵读书 2024-02-25 21:12:13

【文/小涵故事汇】(全文约1300字,阅读约需7分钟)

1.一个矛盾:林黛玉一进荣国府,两个舅舅为何不见她?

林黛玉一进荣国府,受到荣国府的格外重视。

贾母早早派了男女船只到老家接人。

到达京都后,早就有人在岸边等候。

进入荣国府后,贾母三番两次搂着林黛玉怜爱。

晚上安歇时,贾母甚至让贾宝玉从碧纱橱内搬出来,把身边最好的地方留给林黛玉居住。

考虑到林黛玉从林家只带了一个丫环和奶妈,贾母不仅把自己身边的丫环鹦哥给了林黛玉当贴身丫环,还按照贾家大小姐的规格给她配备了仆人。

就在这种情形之下,林黛玉去拜见两个舅舅,一个声称见面伤心不见,一个出门斋戒不见,与薛蟠拜见全部亲自接见的方式截然不同。

这是怎么回事呢?

难道是因为林黛玉年龄小。按照书中所记,林黛玉一进荣国府时六七岁。

薛蟠进府时十三四岁。

难道真的是因为两人之间年龄有差别,所以才会有不同接见方式?

其实不是!

两个舅舅不见林黛玉的真实原因很简单——秦可卿死后,王熙凤协理宁国府的举动给出答案。

2.一桩怪事:秦可卿死后,王熙凤代表尤氏迎接各路贵妇

秦可卿因病而死,贾珍倾尽家中所有为她大办后事。

处理过程中,有两件事让他比较操心。

一个是秦可卿出殡排场不够。这个问题在宫里大太监戴权前来祭拜时,他拿出1200两银子给儿子贾蓉捐了官,使这个问题迎刃而解。

另一个是家中停灵期间,四大家族和世交之族中的贵妇如何接待问题。贾珍之妻尤氏,出身并非豪门,虽然贤惠能干,但是在封建社会,她的身份不足以接待各方来的贵妇人。

在这种情况下,贾宝玉向他推荐了王熙凤。

王熙凤喜欢在人群中彰显个人风采,坦然答应。

实践证明,贾珍借王熙凤之力协理宁国府家务事的做法非常正确。

尤氏不行,王熙凤为何行?因为身份有巨大的差别,在贾府里两人虽然是平辈之人,但是从个体情况看,尤氏根本比不上王熙凤。

王熙凤出身于四大家族之一的王家。

王家的实力就是王熙凤的实力。

3.一个规则:封建伦理之下,一切都有迹可循

为什么王家的实力强就可以代替尤氏行事,而且还会得到认可呢?

《礼记》祭统里有“十伦”,鬼神、君臣、父子、贵贱、亲疏、爵赏、夫妇、政事、长幼、上下。这些关系中其实是的差序。

费孝通在《差序格局》里说,儒家最考究的是人伦,伦是什么?就是从自己推出去的和自己发生社会关系的那一群人里所发生的一轮轮波纹的差序。

在差序格局里,社会关系是逐渐从一个一个人推出去的,是私人联系的增加,社会范围是一根根私人联系所构成的网络。

王熙凤犹如投入湖里的一枚石子,形成一圈圈的波纹,这个波纹有贾家也有王家,影响力比较大。

尤氏与她相比,她的社会“波纹”少的可怜。

所以她要称病,要把事情交给王熙凤来做。

同样道理,荣国府作为封建大家族,不仅要遵守礼治,而且还要严格按照差序格局的内在规律做事——女人拜访只能由女人接待。

事实上,这种方式不仅用于接待亲戚,对待达官贵妇也是如此。

贾敬过生日,男女分开;贾母过生日,更是女客在荣国府,男客到宁国府。

按照封建礼法,同性别对待接待是“礼治”,所以林黛玉去拜见两个舅舅,两人都避而不见。

写在后面:

阅读《红楼梦》的过程,本身是一个常读常新的过程。随着个人的思考,对社会认知的不断深入,以及对生活本质的深刻理解。对《红楼梦》文本中的人和事,也就有了不断地认知。甚至对以往自己个人观点也会有颠覆性的再认识。因此,敬请各位在阅读中,保持个人独立思考,疑问精神,批判思维。短文若能引发您的思考,乃是一大幸事。若是有不妥之处,也请海涵,毕竟只是一家之言,权当贻笑大方了。(本文依据《周汝昌校订批点本石头记》80回本/《红楼梦》程乙本/《红楼梦》以及费孝通《乡土中国》相关内容整理推测而成。)

4 阅读:1153
评论列表
  • 2024-03-02 16:21

    全文胡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