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这里踢到铁板的特朗普,准备拿伊朗开刀立威?
中美关税战硝烟未散,美国再次对伊朗发出直接战争威胁,特朗普日前表示,如果伊朗政府不放弃其核武器计划,美国就会动用军事手段来解决问题,盟友以色列也必然会参与打击行动,“他们将是领导者”。

【美以两国可能一道对伊朗发起军事打击】
就在特朗普此次表态前,伊朗已经同意就核问题与美国进行间接谈判,双方的首轮沟通将于几天后在阿曼举行。外界普遍认为,在此次谈判中,美伊很难达成一致,甚至无法取得太大的进展。
这主要是因为,特朗普此前提出的要求是参考利比亚模式,以美方减少制裁等为筹码,换取伊朗在美国的监督下拆除所有核设施,消除伊朗自主发展核力量的可能性。
但美伊之间的对抗已经持续了数十年,两国间严重缺乏政治互信。掌控革命卫队等力量的伊朗保守派力量不愿彻底拆除核设施,将国家安全与经济发展的未来,完全寄托在美国会长期履行承诺上面,伊朗最高领袖哈梅内伊现在也与保守派持相似观点。

【特朗普对伊朗发出了战争威胁】
特朗普此次发出战争威胁,就是要赶在谈判正式开始前,向伊朗施加更大外部压力,以便在谈判桌上实现目标,减少美国在中东方向上的安全投入,缓解美国政府的财政开支压力,并将更多精力投入亚太等方向。
就在特朗普再次发出直接战争威胁之际,美国军队继续向中东方向调兵遣将。“卡尔·文森”号航母打击群于4月初穿过马六甲海峡,按照航速推算,这个航母战斗群可能已到达了阿拉伯海附近,可能会与“杜鲁门”号组成双航母舰队。
在印度洋的迭戈加西亚空军基地,美军集结了至少7架B-2隐形轰炸机,且美军证实,B-2已经参与了针对也门胡塞武装的打击行动。
除了以航母、B-2等组成的打击力量,美军还在增强自身在中东地区的防御能力,2套“爱国者”防空系统、1套“萨德”反导系统被从欧洲和朝鲜半岛方向调往了以色列。
特朗普政府其实也做好了对伊朗动武的准备,一旦开战,美以必然通过空袭伊朗核设施等方式达成相关目标。
而在此时,美国在关税战之中遭遇的挫折,同样增加了特朗普最终下定决心,对伊朗动武的可能性。

【特朗普在关税战中遭遇了挫折】
在中国坚决对美国实施对等反制措施,中欧等方就一道应对特朗普关税战展开磋商,美国股市持续动荡后,特朗普政府在关税问题上作出了让步,宣布针对其他经济体的对外加税政策延期90天执行,唯独将中国排除在了延期名单外。
但特朗普本人通过媒体对外表示,他“无法想象”自己还需要再次提高对中国商品的关税,才能让他们回到谈判桌前,尝试为中美之间的关税对抗升级按下暂停键。
尽管特朗普本人不会承认自己的全球关税战政策失败,可这种退让之举,必然会让特朗普在美国国内颜面大失,甚至有可能导致部分“红脖子”选民,丧失对于特朗普的信心。特朗普及其团队需要在其他国际问题上取得新的成绩,找回面子并转移国内民众对于关税战的注意力。

【伊朗恰恰是美国相对容易拿捏的“软柿子”】
而相比中国等方,伊朗恰恰是那个美国相对容易拿捏的“软柿子”。
这里要明确的是,美以确实都想推翻伊朗现政权,可要完全通过军事手段达成这一目标,美以需派地面部队攻入伊朗,这必然会引发一系列连锁反应,且有可能让两国陷入战争泥潭中。而对伊战争的长期化,不符合美以的现实利益,特朗普明确以色列会作为“领导者”,就是想让以色列承担更多任务。
所以,美以一旦对伊朗动武,必然会以空袭与导弹打击为主,最多就是派少量特种部队潜入伊朗搞破坏,两国在进攻行动中的损失不会太大。若防御得当,伊朗的大规模导弹反击也难以让美以付出惨重代价。
此外,以总统佩泽希齐扬为代表的伊朗改革派仍旧对西方存有幻想,这无形中削弱了伊朗的反击能力。也正是由于伊朗内部不稳定,俄罗斯与伊朗此前没能通过新合作协议,建成类似俄朝的军事同盟,只是确定了一旦有一方遭遇攻击,另一方不得“向侵略者提供支援”。

【以总统佩泽希齐扬为代表的伊朗改革派仍旧对西方存有幻想】
这就削弱了伊朗获得外部支援的能力。俄方现在就一面劝说美伊不要爆发军事冲突,一面强调俄罗斯没有义务对伊朗提供军事援助。美俄甚至有可能在此事上进行过沟通。
可以预见到,一旦特朗普团队认定,无法通过现有手段,逼迫伊朗低头,特朗普便有很大概率选择对伊朗动武,通过军事手段来达成解决伊朗核威胁、在国内外重塑权威等目标
中东局势牵一发而动全身,特朗普的潜在军事行动充满了不确定性。美国确实有望通过军事打击,削弱伊朗的核能力,但也会因此而激化与伊朗矛盾,引发地区军事对抗的长期化,迫使美军长期在中东维持重兵,而对于伊朗来说,此次危机对于其整体韧性将是一大考验,若应对不当,必将加剧伊朗国内的动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