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在急诊室,接诊了一个 5 岁的孩子。孩子被送来的时候,正反复腹痛、呕吐,小脸煞白,可把家长给急坏了。经过询问,原来是家长连续一周给孩子喂了一种 “健康水果” 导致的。这不禁让我想起卫健委的最新统计,儿童脾胃问题中,竟然有 70% 都与错误饮食相关!

很多家长总觉得给孩子吃水果就是补充营养,是件好事。可你以为的 “营养满分”,说不定就是伤娃脾胃的隐形杀手!今天我就来给大家讲讲,哪三种水果是儿科医生不建议给孩子多吃的。
水果黑榜第一名:柿子
在老一辈的观念里,常常会说 “一个柿子十副药”,觉得柿子是个好东西。可是从科学的角度来看,柿子中含有较高的鞣酸和果胶。孩子吃进肚子后,遇到胃酸,就会和食物里的蛋白质抱在一起,变成那种在水里都化不开的沉淀。而果胶呢,会让这些沉淀变得更黏糊。这两者一结合,孩子得结石的可能性可就大大增加。
但很多家长并不清楚这些,存在不少误区。比如让孩子空腹吃柿子,空腹时胃酸分泌较多,更容易形成结石;还有连皮吃柿子,柿子皮中的鞣酸含量更高;以及让孩子在喝牛奶后马上吃柿子,牛奶中的蛋白质与柿子中的鞣酸结合,不仅影响营养吸收,还会引起肠胃不适。
水果黑榜第二名:西瓜
一到夏天,西瓜可是家家户户必备的解暑水果。可西瓜虽好,它的寒湿属性却可能对孩子的脾胃造成伤害。
西瓜含水量高,大量食用后会稀释胃液,影响消化功能。而且西瓜的纤维含量低,孩子吃多了容易加重体内湿气,导致腹胀、腹泻等问题。
在日常生活中,家长们也有一些常见的误区。比如喜欢把西瓜冰镇后给孩子吃,冰冷的食物会刺激孩子的肠胃;还有一次给孩子吃半颗西瓜,量实在是太大了;甚至有些家长让孩子在饭后立即吃西瓜,这会加重肠胃负担,影响正常的消化吸收。
水果黑榜第三名:菠萝
菠萝富含维生素 C,按说对孩子的身体是有好处的。可它却也暗藏 “攻击性”。
菠萝中含有菠萝蛋白酶,这种物质会腐蚀胃黏膜,对孩子娇嫩的肠胃造成损伤。而且菠萝的糖分较高,在肠道内发酵后容易引起胀气,同样会伤害脾胃。
很多家长不知道,在给孩子吃菠萝前,需要用盐水浸泡。因为盐水可以破坏菠萝蛋白酶的活性,减少对肠胃的刺激。
测测你家喂养习惯
说了这么多,家长们不妨来做个小测试,看看自己的喂养习惯是否科学。
孩子吃水果后是否频繁喊肚子胀?是否认为水果越甜营养越高?孩子每日水果摄入超过拳头大小?经常用水果替代正餐?不清楚孩子体质是否偏寒 / 热?结果解析:✅ 中 0-1 条:科学喂养模范家长!继续保持哦。❗ 中 2-3 条:警惕隐性伤害!需要注意调整一下喂养方式了。❌ 中 4-5 条:急需调整饮食结构!孩子的脾胃可能已经受到影响了。
解决方案
既然知道了哪些水果可能伤脾胃,那有没有可以替代的水果呢?又该如何科学喂养呢?
从中医和营养学的双视角来看,像蒸苹果、适量的榴莲、樱桃等温性水果是不错的选择。

在喂养时间上,建议在饭后 1 小时给孩子吃水果,并且不要让孩子在吃水果的同时吃海鲜或者喝牛奶。在份量上,3 岁前的孩子每日水果摄入量最好不超过 50 克,寒性水果每周食用不超过 2 次。
如果孩子已经出现了脾胃不适的症状,也可以试试一些补救食谱。比如山楂麦芽水,山楂和麦芽都有消食化积的作用;还有小米南瓜粥,小米健脾和胃,南瓜营养丰富,对脾胃有很好的滋养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