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足球报创始人,如今突然去世,他的去世,对中国足球有何深远的影响?

黄强歪谈体育 2025-03-30 08:24:15

大家好!我是黄强歪谈体育,专注体育,今天与大家聊一下足球报创始人严俊君老人离世这个话题。严俊君先生离世后,无数球迷在社交媒体晒出泛黄的《足球》报剪报。1982年世界杯特刊上,他撰写的《竹密难防流水过》一文被折角磨破;1995年“保卫成都”专题,油墨印着球迷拉起的“雄起”横幅。这些文字不仅是历史的见证,更是一个媒体人用生命丈量中国足球发展轨迹的印记,他的离世,对中国足球有何影响?

我是从小就喜欢看足球,尤其喜欢当时的甲A和国家队的比赛,当时在广州打工,没有什么特别爱好,只能盼望每周星期五足球报发行的报纸,虽然那个时候工资只有几百元,但是足球报要花几块钱,我也是毫不犹豫购买,这一买就是好几年,为何后来就没有买了?

主要还是自己回到四川,在武校习武,也很难买到足球报,有一次在一位阿姨手里买了一份足球报纸,被我们教练数落,为何不专注一下散打王比赛,从此之后从足球又转到武术,不过我还是一直喜欢足球,自从自媒体兴起之后,我又开始拿起笔写足球,一写就是十年,足球报纸有很多年没看了,这也许是一种美好回忆,为何足球报创始人严俊君的去世影响如此之大?

一、锚定时代:从“体制突围”到“足球启蒙”

先来说足球报诞生,那是1979年广州深夜,《广州日报》印刷车间灯火通明,严俊君带着五名同事,他们在油墨味中校对完成中国首份足球专业报试刊号,五万份报纸靠赊账印刷,次日清晨在珠江边被抢购一空,工人们捧着报纸蹲在边路边,看完比赛才肯回家,这份试刊号在广东打响,效果不错,经过几年努力,迅速成长为全国发行量超过200万份的体育大报。

二、笔锋破冰:从“不敢报比分”到“职业化先声”

以前的报纸还是很保守,不敢报比分,一直以友谊第一的框架束缚,严俊君敏锐捕捉到街边报栏前拥挤的人群,他们对足球知识的渴望,让严俊君觉得足球报必须走市场化,他四度亲历世界杯,也看到很多国外的足球报纸,于是他要对足球报进行职业化,当时各大体育报纸还在专业徘徊,他率先打响朝职业化迈步,这就是他的贡献。

三、媒体革命:从“千字千元”到“人才磁场”

一份创刊不久的报纸,为何能够瞬间成为全国最有权威的体育报,主要还是他花重金招聘优秀的人才,用他的话来说,银子才能买到才子,于是他开出千字千元的天价稿费,吸引苏东、李承鹏等各地足球名记加盟,组建起一支野战军,从周报扩刊为双刊,对重要采访也是大手笔,当时他拿出三千元对新人刘晓新说,去你想去的地方采访,这种大手笔,谁能做到?还有保卫成都,这也是当时足球报重点报道,成为城市精神的注脚。

四、精神灯塔:从“报纸”到“文化基因”

很多人说足球报的阅读主力是70后和80后确实如此,小编就是80后,也是足球报忠实读者,很多人就是从阅读足球报启蒙,我也是一样,这种文化影响力延续至今。著名解说员詹俊提及,父亲生前每期必买《足球》报,父子间因足球产生的情感联结,恰是严俊君所倡导的“足球即生活”理念的生动诠释。

黄强歪谈体育认为,足球报是很多球迷的精神粮食,如今创刊人严俊君去世,他的去世是足球报的重大损失,更是中国足球重大损失,如今中国足协主席宋凯也在发文说道,严俊君让我们相信,足球不仅是一项运动,更是文化的传承,当球迷翻开珍藏多年的足球报,那些带着油墨香的文字,你们为严老的去世,感到悲伤吗?

本文是作者黄强歪谈体育原创文章,信息和图片素材来自网络,如有不妥,请联系作者删除!

0 阅读:12

黄强歪谈体育

简介:主要分享正在发生的体育大事件,用犀利的文字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