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子卖猪仔,路遇买家险些被骗,过路道士出手帮了男子
在清朝末年,江南水乡的一处小村庄里,有个名叫李大壮的男子。
这李大壮是个实诚人,祖祖辈辈以养猪为生。
今年赶上好年景,家里的猪仔长得格外肥壮,他心里盘算着,把这些猪仔卖了,能给家里添置些物件,也能给媳妇扯几尺好布做身新衣裳。
这天,李大壮起了个大早,把精心挑选的十几头猪仔赶到了村口。
太阳刚露出个头,他便哼着小曲儿,踏上了去镇上赶集的路。
一路上,猪仔们“哼哼唧唧”地叫着,倒也给这寂静的乡间小路添了几分生气。
走了约莫两个时辰,李大壮来到了一处三岔路口。
就在这时,迎面走来了一位身着青衫,头戴道冠的老者。
这老者仙风道骨,手里还拿着一把拂尘,看上去颇有几分道行。
李大壮心想,这肯定是哪位云游四方的道士,便客气地打了声招呼:“道长,您这是要去哪儿啊?”
老者微微一笑,道:“贫道云游至此,见施主面带忧色,可是有何难处?”
李大壮一听,心里不由得咯噔一下,心想这道士还挺能耐,能看出自己心里有事。
于是他叹了口气,把卖猪仔的事儿跟老者说了。
老者听完,捋了捋胡须,说道:“贫道观你面相,今日恐有波折,你且小心行事。”
李大壮一听,心里直犯嘀咕,但也没当回事儿,毕竟卖猪仔这事儿他常干,能有啥波折?
他谢过老者,便继续赶路。
不多时,李大壮便来到了镇上。
这镇子虽不大,但逢集时却是热闹非凡。
李大壮找了个空地儿,把猪仔们赶在一块儿,便吆喝起来:“卖猪仔喽,又大又肥的猪仔,价钱公道!”
不一会儿,就有一个衣着华丽的中年男子走了过来。
这男子自称姓赵,是镇上的一位富商,想买些猪仔回去养。
李大壮一听,心里乐开了花,这赵老板可是镇上有名的大户,能和他做成生意,那可真是祖坟冒青烟了。
赵老板围着猪仔转了一圈,赞不绝口,说道:“李兄,你这猪仔真是不错,我全要了,你开个价吧。”
李大壮一听,心里更是乐不可支,连忙报了价。
赵老板一听,眉头都没皱一下,就爽快地答应了。
他让李大壮稍等片刻,说自己回去取钱。
李大壮见赵老板如此爽快,心里更是没了戒心。
他坐在路边,抽起了旱烟,等着赵老板回来。
可左等右等,就是不见人影。
李大壮心里犯起了嘀咕,心想这赵老板不会是在耍自己吧?
就在这时,一个卖豆腐脑的小贩走了过来,说道:“李兄,你可是被那赵老板给骗了,他可不是什么好人呐。”
李大壮一听,心里咯噔一下,忙问小贩咋回事。
小贩叹了口气,说道:“那赵老板是个出了名的骗子,经常用这种方法骗外地人的钱财。
他回去取钱,其实是在找同伙,准备把你这些猪仔给抢走。”
李大壮一听,顿时急了眼,这可咋办?
自己辛辛苦苦养的猪仔,难道就这么没了?
就在这时,他忽然想起了路上遇到的那位道士,心里不由得暗暗后悔,早知如此,就该听那道士的话。
正当李大壮急得团团转时,只见远处走来了一位熟悉的身影,正是那位青衫道士。
李大壮一见,连忙跑了过去,把事儿跟道士说了。
道士听完,点了点头,说道:“贫道已算出你有此一劫,特来相助。”
李大壮一听,心里顿时有了底,连忙请道士帮忙。
道士微微一笑,说道:“此事不难,你且按我说的做。”
说罢,道士从怀里掏出一张黄符,贴在了李大壮的额头上。
李大壮只觉一股暖流涌入体内,浑身说不出的舒畅。
道士又说道:“你且在此等候,那赵老板和他的同伙一会儿定会回来,你只需装作什么都不知道,按我说的做便是。”
李大壮点头答应,心里暗暗佩服这道士的神通广大。
不一会儿,远处果然传来了脚步声,只见赵老板带着几个彪形大汉走了过来。
他们一见李大壮还在,不由得一愣。
赵老板强装镇定,说道:“李兄,钱我已经取来了,咱们这就交易吧。”
李大壮装作很高兴的样子,说道:“好嘞,赵老板,你可真是个爽快人。”
说罢,他便准备把猪仔赶给赵老板。
就在这时,道士忽然从一旁走了出来,说道:“慢着!”
赵老板一见道士,心里不由得一紧,问道:“你是何人?”
道士微微一笑,说道:“贫道乃茅山道士,特来捉拿你这妖孽。”
赵老板一听,顿时脸色大变,他知道茅山道士的厉害,不由得往后退了几步。
道士继续说道:“你这妖孽,竟敢在此地行骗,今日若不除你,恐会害了更多的人。”
说罢,道士便掏出一把宝剑,向赵老板刺去。
赵老板见状,连忙和几个同伙躲闪。
一时间,只见剑光闪烁,人影绰绰,好一场恶战。
李大壮在一旁看得目瞪口呆,他没想到这道士竟有如此神通,心里不由得暗暗庆幸自己遇到了贵人。
不一会儿,道士便把那赵老板和他的同伙制服在地。
他们一见事情败露,便纷纷求饶。
道士冷哼一声,说道:“你们这些人,坏事做尽,今日若不除你们,恐会遗祸无穷。”
说罢,他便掏出几张黄符,贴在了他们的额头上。
只见黄符一闪,那几个人便倒在地上,昏死过去。
道士又对李大壮说道:“李兄,你且把这些猪仔赶回家去,以后若再遇到此事,切记要小心行事。”
李大壮点头答应,心里对道士感激不尽。
他赶着猪仔,便往家里走去。
一路上,他心里想着这道士的神通广大,不由得暗暗称奇。
回到家后,李大壮把事儿跟媳妇说了。
媳妇一听,也是吓得够呛,连忙让李大壮去谢谢那道士。
李大壮点头答应,第二天便带着些土特产,去找那道士。
可当他来到昨天遇到道士的地方时,却发现那里空无一人。
他四处打听,才知道那道士已经云游去了。
李大壮心里不由得有些失落,但他知道,这道士是个高人,以后若是有缘,定能再见。
从此以后,李大壮便更加小心行事,再也没有遇到过类似的事儿。
而那些猪仔,也被他养得肥肥胖胖,最终卖了个好价钱。
李大壮用这些钱,给家里添置了不少物件,也给媳妇做了几身新衣裳。
每当提起这事儿,他总是感慨万分,说自己真是遇到了贵人。
而那道士,也成了他心中的一个传奇。
每当夜深人静时,他总会想起那位青衫道士,想起他那神通广大的本领,心里便充满了敬畏和感激。
他知道,在这个世界上,还有许多自己不知道的事儿,还有许多自己无法解释的事儿。
但只要心中有善念,有信仰,便能在人生的道路上,走得更加坚定和从容。
时间如白驹过隙,转眼间,李大壮便从一个年轻力壮的小伙子,变成了一个白发苍苍的老头儿。
他的孩子们也都长大成人,有了自己的家庭和事业。
而李大壮,则在家里颐养天年,享受着天伦之乐。
每当逢年过节时,他的孩子们都会聚在一起,听他讲述年轻时的故事。
而那道士的故事,则成了他讲得最多的一个。
他总说,自己这一辈子,最幸运的事儿,就是遇到了那位道士。
而每当说到这儿时,他的眼里总是闪烁着一种神秘的光芒,仿佛又回到了那个波谲云诡的午后,仿佛又看到了那位青衫道士,正微笑着向他走来…………
李大壮坐在村头的大槐树下,手里拿着旱烟袋,吧嗒吧嗒地抽着。
他的脸上布满了岁月的痕迹,但那双眼睛却依然明亮有神。
他的孙子小石头围在他的身边,瞪大眼睛听着爷爷讲故事。
“爷爷,那后来呢?
那道士到底去哪儿了?”小石头好奇地问道。
李大壮笑了笑,眼神中充满了怀念:“后来啊,爷爷就再也没见过那道士。
有人说他去了深山老林里修炼,也有人说他去了更远的地方云游。
但爷爷知道,那道士是个高人,他一定在用自己的方式,守护着这个世界。”
小石头似懂非懂地点点头,又问:“那爷爷,你说这世界上真的有鬼神吗?”
李大壮摸了摸小石头的头,说道:“孩子,这世界上有没有鬼神,爷爷也不知道。
但爷爷知道,人心里得有敬畏。
有了敬畏,才不敢胡作非为,才能活得坦坦荡荡。”
就在这时,村里的大喇叭突然响了起来,通知大家晚上到村口集合,说有重要的事情要宣布。
李大壮站起身来,拍了拍身上的土,对小石头说:“走吧,孩子,咱们回去准备准备,晚上村里有事儿。”
晚上,村口聚集了很多人。
大家议论纷纷,不知道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
就在这时,村长走了过来,手里拿着一个信封,神色凝重。
“乡亲们,今天召集大家来,是有一件重要的事情要宣布。”村长顿了顿,继续说道,“咱们村里最近不太平,总有人家的家畜莫名其妙地失踪。
我请了镇上的道士来瞧瞧,这是他的回信。”
说着,村长打开了信封,里面是一张黄纸,上面画着一些奇怪的符号和图案。
大家纷纷围上来看,但都看不懂是什么意思。
“这……这是啥意思啊?”有人问道。
村长叹了口气,说道:“这是道士留下的符咒,他说咱们村里可能有不干净的东西。
他让我告诉大家,最近晚上不要出门,他明天一早就会过来处理。”
大家一听,顿时议论纷纷,心里都充满了不安。
李大壮站在人群中,心里不由得想起了当年遇到的那位道士。
他暗暗祈祷,希望那位道士能够再次出现,帮助村里度过这次难关。
第二天一大早,镇上的道士果然来了。
他穿着一身道袍,手里拿着拂尘和宝剑,看上去威风凛凛。
村民们纷纷围上来看热闹,只见道士在村口摆开架势,口中念念有词。
不一会儿,只见一道金光从道士手中的宝剑中射出,直冲向天空。
大家纷纷惊呼,只见那道金光在空中盘旋了几圈后,突然化作一只巨大的金鸟,向远处飞去。
“这是咋回事儿?”有人问道。
道士微微一笑,说道:“大家放心,我已经把村里的不干净的东西赶走了。
以后晚上大家可以放心出门了。”
村民们一听,纷纷鼓掌欢呼,对道士感激不尽。
李大壮站在人群中,看着道士的背影,心里不由得感慨万千。
他知道,这位道士虽然年轻,但同样有着高深的道行和慈悲的心肠。
从那以后,村里再也没有发生过家畜失踪的事情。
村民们也都对道士充满了敬畏和感激。
而李大壮,则更加坚信这个世界上有着许多未知的力量和秘密。
他常常告诫村里的年轻人,要心怀敬畏,不要胡作非为,要珍惜眼前的生活。
转眼间,又过了几年。
李大壮的身体越来越差,已经不能像以前那样到处走动了。
他每天都坐在村头的大槐树下,抽着旱烟袋,看着村里的孩子们跑来跑去。
有一天,小石头跑到李大壮的身边,手里拿着一本破旧的书。
“爷爷,你看这是啥?”小石头好奇地问道。
李大壮接过书一看,只见封面上写着《茅山道术》四个字。
他翻开书页,里面记载着各种神奇的法术和符咒。
“孩子,这是茅山道术的书啊。
你怎么会有这本书?”李大壮惊讶地问道。
小石头挠了挠头,说道:“我在村口捡到的。
爷爷,你说这书里写的都是真的吗?”
李大壮笑了笑,说道:“孩子,这书里的法术和符咒都是真的。
但记住,学这些法术不是为了害人,而是为了保护自己和别人。
要心怀善念,才能用好这些法术。”
小石头似懂非懂地点点头,又把书递给了李大壮。
李大壮拿着书,心里不由得想起了当年遇到的那位道士。
他知道,这本书一定是那位道士留下的。
他暗暗决定,等自己死后,要把这本书和道士的故事一起传给后人,让他们知道这个世界上有着许多未知的力量和秘密,让他们心怀敬畏,珍惜眼前的生活。
不久之后,李大壮便安详地去世了。
他的儿女们按照他的遗愿,把他安葬在了村头的大槐树下。
而小石头,则把那本《茅山道术》的书小心翼翼地收藏了起来。
从那以后,每当夜深人静时,村里的人们总会听到大槐树下传来一阵阵低沉的诵经声。
有人说那是李大壮的灵魂在守护着村子,也有人说那是道士在传授法术给后人。
但不管怎么说,大家都相信,这个世界上有着许多未知的力量和秘密,而心怀敬畏的人,才能活得更加坦荡和从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