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木棉
41岁的女硕士丽丽,盯着镜子中自己眼角再也遮不住的皱纹和已经穿不下的去年新买的衣服的腰身,真的意识到,岁月不等人,她成了大龄剩女中的剩女!
手机在桌面震动起来,屏幕跳出母亲的来电。接通的瞬间,听筒里传来父亲的咳嗽声:“隔壁张姨家女儿生了双胞胎,你什么时候 ——” 话没说完就被母亲抢过话筒:“这周必须回来相亲!再拖下去连二婚的都看不上你了!”
丽丽又转眼看了看梳妆台上的化验单,答应了父母的要求。
三天前,市妇幼保健院的诊室里,主任医师推了推眼镜:“您这个情况......岁数有点大,又有绝经的迹象,自然受孕的几率不足 5%,如果还想做妈妈,尽快结婚吧,再不结,就真的来不及了。”
第二天清晨,丽丽拖着行李箱站在老家单元楼前。母亲开门时惊呼一声:“你怎么老成这样?” 她看着母亲鬓角的白发,突然一阵心酸。
曾经的自己是多么让父母骄傲啊。她头脑聪明,学习一直名列前茅,是村里唯一一个考上研究生的孩子。她长相甜美,10年前,说媒的,追求的,她们家多少门槛都被踏坏了,她统统看不上,其中印象最深刻的那个男人,竟然拎着88万现金到她家求婚,被她以“学历不般配,以后没有共同语言”拒绝了。
听到父亲的叹息,看到妈妈的愁容,她立刻向父母保证:“爸、妈,我这次听你们的,一定认真对待相亲,只要对方没恶习,我就嫁。”
饭桌上,父亲往她碗里夹了块排骨:“这次张姨介绍的可是公务员......” 丽丽突然从包里掏出化验单,纸页在油腻的桌面上展开:“医生说我快绝经了,再晚就生不了孩子了。” 母亲的筷子 “当啷” 掉在碗里,父亲剧烈咳嗽起来。
父母几乎同时说出口:“快把化验单收起来,相亲时不要提,别人问也不提!要是让别人知道你快不能生育了,你就是倒贴,恐怕也没人要了。”
周六上午九点,相亲角的梧桐树下,丽丽跟着媒人见到了第一个相亲对象。
男人穿着洗得发白的蓝衬衫,裤腰上别着串钥匙,看见她时下意识把烟头踩进土里,鞋底碾了碾:“你就是那个硕士?” 媒人赶紧打圆场:“丽丽可是高材生,在国企做管理呢!”
男人听完,嘴角扯出抹笑,抬头看了看树上的麻雀,没有说话。
媒人又补充道:“丽丽长得也漂亮啊,年轻时追她的人能排两条街!”
男人弯腰捡起草丛里的矿泉水瓶,扔进旁边的垃圾桶:“漂亮有啥用,结了婚,看久了,都一样。”
丽丽攥紧坤包带,指甲掐进掌心:“我有正式工作,收入稳定......”
“收入?” 男人突然打断她,掏出手机划开余额界面,“我在工地开塔吊,一个月也有万把块。女人太能挣钱不是好事,男人容易被呼来喝去的,我受不了的。” 他上下打量着丽丽的职业装,目光在她胸前的工牌上停留:“再说了,你这学历太高,以后生了孩子谁带?家务谁来做?有了婆媳矛盾谁让步?我妈说了,女人就得在家相夫教子......”
丽丽盯着男人后颈的晒痕,竟然无言以对。
媒人在旁边赔笑:“丽丽条件确实好,就是年龄......”
男人摆摆手:“我宁愿娶 30 岁,初中毕业的,能生能养就行,这都 41了,万一怀不上......” 他没说完就转身走了,皮鞋踩在落叶上发出脆响,像踩碎了丽丽最后一丝侥幸。
第二个相亲对象是在星巴克见的。
男人穿着 POLO 衫,领口别着枚精致的领带夹,见面第一句话是:“说实话,相比于给我自己找妻子,我更愿意说我是再给我两个孩子找一个合格的后妈,只要你能合格,咱们就能结婚,我两个孩子都上小学了,每天需要人接送。”
丽丽搅着咖啡的手顿了顿:“您希望我婚后做全职太太?”
男人从公文包里掏出张清单,直言道:“早上六点半做早餐,送老大去实验小学,老二去机关幼儿园,下午四点接放学,辅导作业......”
“那我们的生活呢?” 丽丽打断他,“没有二人世界吗?”
男人笑了,眼角的皱纹堆成小山:“过日子就是柴米油盐,等你把两个孩子带好了,我们再生一个。”
“我需要时间考虑。” 丽丽站起身,高跟鞋在地面敲出急促的节奏。
男人在身后喊:“你都这岁数了,还挑什么?你现在只是给我的孩子当后妈,再挑两年,你都要给别人家的孩子当奶奶了!”
丽丽冲进洗手间,对着镜子补口红,却发现手在发抖。
第三个相亲对象约在公园长椅上。
男人穿着浅灰色风衣,手里抱着本《平凡的世界》,看见丽丽时起身打招呼,声音像浸过温水的棉花:“我叫陈默,听媒人说你喜欢看书?” 丽丽注意到他袖口的磨损痕迹,却莫名觉得亲切 —— 比起前两个男人的粗粝,这种文气让她想起大学时的学长。
“我离过一次婚,没孩子。” 陈默把书递给她,封面上有淡淡的咖啡渍,“前妻说我没上进心,就知道躺平。”
丽丽翻开扉页,看见他用铅笔写的批注:“人生海海,自洽就好。” 她突然笑了,这是她最近在日记本里写过的话,觉得总算遇到了对的人。
相处一个月后,丽丽坐在陈默的出租屋里,两个人开始商量结婚的细节。
陈默说他对婚姻没有任何要求,办不办婚礼、领不领证、生不生孩子,他都不介意,他最介意的是自由,只要在一起后,丽丽不要求他升职加薪、不要求他努力拼搏、不要求他生娃带娃做个好爸爸、不要求他孝顺岳父母做个好女婿、不要求他为丽丽的幸福负责做个好丈夫,那么他们就可以长久在一起。
当然,陈默承诺,他也不会对丽丽提任何要求。
当丽丽提出要彩礼时,陈默用自己的沉默表示拒绝。
丽丽直言:“彩礼是对我的尊重,证明你重视这段婚姻。”
陈默靠在窗边抽烟:“我不认为彩礼很重要,难道我们的感情还比不上几万元的彩礼钱吗?”
媒人在中间周旋了三天,最终陈默同意出3万彩礼,但要求丽丽出首付买婚房,房产证要写两人名字。
丽丽站在售楼处,不停地反问自己:“我真的要和这样一个只肯给我3万元彩礼,不肯为婚姻负一丁点责任的男人结婚吗?”
“买不买?”陈默催促道。
丽丽问道:“如果我不买房,你就不肯为了我出3万元彩礼吗?”
陈默坚定地说:“对!是你先把我们的婚姻和金钱挂钩的!”
丽丽又问:“如果我不买这个房子呢?”
陈默理直气壮地说:“那我就不会出彩礼!”
丽丽又问:“那我们还结婚吗?”
陈默无所谓地说:“我不所谓啊,结不结无所谓,同居也可以,无论你承认与否,我比你有优势,我到了六十岁,也能找到更年轻的,生儿育女,而你,最多再过3年,孩子都生不出了,谁还要你!”
三次相亲之后,丽丽在火锅店请媒人吃饭。
铜锅里的热气模糊了玻璃窗,她给媒人夹了片毛肚:“张姨,以后别再给我介绍对象了。”
媒人叹着气:“你呀,就是太要强了,当年那个拿 88 万彩礼的......”
“别说了。” 丽丽打断她,往蘸料里加了勺麻油,“那时候我总觉得,爱情要像小说里写的那样,灵魂共振,势均力敌。”
这时丽丽的手机突然震动,弹出条新闻:“35 岁女博士相亲要求男方年薪百万,网友:活该嫁不出去。” 她关掉页面,泪流满面。
回到家,丽丽打开婚恋网站,浏览男人的相亲资料:在择偶要求那一栏,出现频率最高的是:“要求女方温柔顾家”“能生育优先”“婚后需辞职带娃”。
她关了电脑,转身看见墙上的硕士学位证书,框角积着薄灰。十年前她用这个证书敲开名企的大门,十年后却用它换不来一场体面成功的相亲。
临睡前,丽丽在日记本上写:“三十岁时以为自己是钻石,四十岁才知道,在婚恋市场里,女人的价值从来不是由学历和事业决定的。那些年喝过的‘大龄剩女逆袭’鸡汤,最终都变成了扎在心里的刺。”
深夜起风了,丽丽裹紧被子,她闭上眼睛,梦见自己回到二十岁,穿着碎花裙跑在樱花大道上,身后跟着个捧着书本的男生,书页间夹着张 88 万的支票,在阳光下轻轻颤动,像只想要展翅的蝴蝶。
愿丽丽的经历,能给年轻的女孩敲响警钟吧。
愿以上文字,与我的读者共勉。
喜欢我的文字,欢迎留言、点赞、讨论、转发。
今日讨论话题:您觉得大龄剩女的出路在哪里?要委屈妥协求婚姻,还是坚持单身遗憾终身?欢迎您发表自己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