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5日,工业和信息化部、科学技术部、北京市人民政府印发了《中关村世界领先科技园区建设方案(2024—2027年)》。
方案指出,到2027年,中关村初步建成世界领先科技园区,基本形成新一代信息技术、医药健康、智能装备、绿色智慧能源4个具有技术主导权的世界级产业集群,超前布局引领世界发展的未来产业;成为国际创业投资机构集聚区,创业投资基金规模世界领先。
其中,在前瞻布局未来产业新赛道方面,方案是这样规定的:
面向量子信息、通用人工智能、智能网联汽车、6G、元宇宙、人形机器人、脑机接口等重大前沿技术领域,布局发展新赛道,推动形成首创产品。
加快突破虚拟现实终端、三维数字内容等元宇宙领域底层关键核心技术,加速虚拟现实技术对文旅、城市、工业等领域赋能。
聚焦脑机接口关键器件和核心技术,开展新型电极研发、脑机接口芯片研发和神经编解码研究,打造新型脑机系统。
近年来,北京市先后出台元宇宙、人工智能等系列政策措施,率先开辟量子、6G等未来产业新赛道,加快建设中关村合成生物制造等产业集聚区,支持领军企业牵头组建创新联合体,形成了一批具有技术主导权的产业集群,已成为高科技企业的出发地。
中关村作为我国第一个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1988年5月经国务院批准成立,聚集了以联想、百度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企业,形成了集成电路、新材料、高端装备与通用航空、新能源和新能源汽车等四大潜力产业集群和高端发展的现代服务业。
据北京市委常委、教育工委书记于英杰介绍,经过40多年的发展,中关村已经形成了“一区多园”的发展格局,拥有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7万余家。据不完全统计,2023年中关村规模以上企业总收入预计达到8.6万亿元,占全国178家高新区的1/6。园区落地院士工作站、全国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技术创新中心等创新平台240个,建设或引入孵化器34家。自建或引入了算力平台、药物研发平台、产品检验检测服务平台等专业服务平台81个。
其中,中关村软件园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5G、量子信息、智能网联等方面,率先形成全国领先的特色产业集群。2023年实现企业总收入5625.5亿元,比2022年增长18.2%。中关村虚拟现实产业园企业入驻率超过90%。
此外,人工智能技术不断发展,推动了元宇宙应用场景的不断拓展。即将开启的2024中关村论坛中,元宇宙会场成为了一大亮点。据悉,该会场以“智慧”“云上”“绿色”为特色,为参会者提供了一个深度沉浸、即时互动的沟通与交流空间。虚拟形象“小关”经过技术升级,接入AIGC语义大模型,全面升级为“数智小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