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石收藏与交易,本是充满诗意与文化韵味的领域,可参加传统展销会的高额成本,却像一座大山,压得很多从业者们喘不过气。
今天晚上,几杯82年的茅台下肚,色大叔也不管了,咱们就来扯开那一层遮羞布,高谈阔论一番。
首先,我们如何巧妙避开这些“高价陷阱”,用低成本的方式让你的奇石大放异彩!
一、展销会,想说爱你不容易
曾经,展销会是奇石界的“流量担当”,爱好者、藏家、商家、石贩子,齐聚一堂,面对面交流,买家能把奇石摸个透,信任感瞬间拉满。
大型展会还有各种媒体电视争相报道,品牌知名度“蹭蹭”往上涨,参展商也能趁机了解市场动态,跟同行取取经,聊开心了还能谈成合作、现场交易。
但如今,展销会的弊端也越来越明显。
一趟参展下来,交通、住宿、展位费,轻轻松松就花掉几千甚至上万元,小规模经营者跪在石展外唱“伤不起”。
而且,展会上石头多如牛毛,眼花缭乱,优质奇石很容易被淹没,普通展位更是难以吸引高端买家的目光。
开幕式流量是大,可大多都是吃瓜群众、普通观众,真正能转化成客户的没几个,投入产出比低得可怜。
本就是小众玩家群体在支撑这个市场,试问如何破局?
二、低成本宣传展示,这些渠道超给力互联网平台:线上展厅,无限可能
视频号、抖音、快手、小红书这些短视频平台,简直就是奇石展示的宝藏地。
拍个精美的视频,找个AI软件,生成文案,把奇石的纹理、造型细节展现得淋漓尽致;再开个直播,讲讲背后的故事,文化寓意、形成过程,让观众身临其境。
微信也别放过,公众号推文、朋友圈九宫格,配上故事化文案,私域流量池轻松搭建。
还能在微信群里搞搞线上拍卖、限时特惠,热闹又赚钱。
淘宝、闲鱼这些电商平台,以及“美石台”这样的垂直平台,都能成为你的线上店铺。
上传高清图片,把尺寸、石种、产地标得清清楚楚,全国的买家都能看到。
就像美石台的色大叔,帮全国各地的石友将奇石图片做成视频,在朋友圈卖得风生水起。
本地文化场景合作:借势引流,精准获客聪明的奇石玩家,会和博物馆、盆景展、红木家具展、美术馆合作办主题展览,“自然与艺术的对话”,瞬间提升奇石的逼格,资本大鳄、高端藏家自然被吸引过来。还有一些民宿、茶楼、酒店等这些地方,氛围热闹,客群消费力强,把奇石摆在那儿当装饰,附上二维码或简介卡,顾客随手一扫,购买欲就被勾起来了。而且场地合作费用比展会低得多,甚至是免费,还能长期展示,稳赚不赔。社群运营:打入爱好者圈层,口碑裂变
加入奇石爱好者的QQ群、微信群、贴吧论坛,定期分享藏品,搞个“每周一石”活动,专业形象立马树立起来。
线下再组织小型品鉴会、沙龙,“以石会友”,交易自然就成了。
要是现有客户能帮忙分享奇石故事到社交圈,再给点折扣、赠品当奖励,口碑裂变的力量超乎想象,就像美石台的色大叔,通过藏家引荐,把奇石卖到了韩国、台湾。
借力文化活动与民俗节日:抓住时机,大放异彩
地方文化节、旅游节的时候,赶紧去找个好位置,直接摆摊,结合活动主题设计展示,“非遗文化中的奇石”,游客、媒体的目光全被吸引过来。
就像美石台的色大叔在古玩市场发名片引流,一场展会就卖出了十余万元的奇石。
委托代售与藏家直联:降低成本,精准推广
找信誉好的奇石门店合作分成代销,自己不用操心店铺运营,成本大大降低。
再通过行业人脉、拍卖记录,联系潜在藏家,邮寄图册、邀请品鉴,提供定制化服务,成交率直线上升。
比如加入美石台的赏石私董会,与各方大佬达成线上互动,打开眼界,延伸销售渠道。
三、策略优化,让奇石价值最大化
要想自己的奇石卖出去,首先给奇石取个好名字、配首诗、设计个独特底座,甚至出版图册、拍个短视频故事,文化内涵一丰富,价格立马翻倍。
比如那块造型像天鹅的“白天鹅”,美石台仅仅只为它写过3篇推广文,在去年的前年的杭州石展上,被浙商出价600万,宝主张钊先生觉得价格还没到位,婉拒了。
因为,宝主的心理价是1000万。
还有,别跟大众奇石凑热闹,专注特定石种或主题,精准定位,精准推广,吸引精准买家。
时刻关注各渠道的咨询量、成交率、成本,哪个渠道转化高,就重点优化哪个。
要是某平台直播转化率超20%,还等什么,加大投入!
奇石宣传展示,不再只有展销会这一条路。
互联网平台、本地文化场景、社群运营等多种低成本渠道,再加上文化包装、多渠道整合营销,定能让你的奇石在市场上闪闪发光,还能省下大把银子!
全国的石友们,赶快去试试这些新玩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