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政治新星”再到贪腐书记,揭秘重庆前市委书记孙政才的落马历程

安东的渴求 2023-04-24 00:04:08

2012年11月,孙政才离任吉林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走马上任重庆市委书记,在告别仪式上他“意味深长”地对同志们说:

“吉林发展基础雄厚、机遇难得、潜力巨大,是个干事创业的好舞台;吉林上上下下团结和谐、心齐劲足、风清气正,是素质能力能够得到充分锻炼提高的好平台。”

此时的孙政才还不到五十岁就已经是中央政治局委员兼直辖市书记,已跻身副国级干部之列,按道理说能在四十多岁就到达这个高度在国家干部中是十分罕见的,将来势必大有前途。

但已经位高权重,并且还期待着更进一步的孙怎么也没想到,重庆市委书记会是自己仕途的最后一站。

1963年,孙政才出生于山东威海荣成市五龙嘴村,这是一个在地图上不太起眼的海边小村,村里最有名的特产是大花生和海带。

生于农家长于农家的孙政才似乎从小就对农业和农村有着特殊的感情,天资聪颖的他17岁就考入了山东莱阳农学院(后来的青岛农业大学),就读于学校的拳头专业——农学。

荣成海滨一景

从孙政才的求学之路中,不难看出他对农业确实是有很浓的兴趣,专科毕业后的他又相继考入北京市农林科学院、北京农业大学深造。

80年代中期,在社会上大学生还是凤毛麟角的“珍稀物种”,而孙政才却已经是作物栽培与耕作学专业的硕士研究生,成了大家重视的高级人才,这为他顺利进入高校任教提供了有力的基础。

在学校里,孙政才选择的研究方向是玉米栽培和增产技术。

和许多人的印象不同,玉米竟然是我国栽培面积最广,年收获量最大的第一粮食作物,年播种面积6亿亩之上,占全国耕地面积的三分之一,远超小麦和水稻。

因为深受牛、猪等家畜欢迎,玉米对于畜牧业也有着重要意义,孙政才从玉米研究室副主任干起,因为工作勤恳努力连年获得提拔,不到6年就升为农林科学院副院长,随后又升任学院党委副书记、常务副院长。

不管是在农业部长任上还是在地方“一把手”任上,他也多次提到玉米的生产和销售情况,可见这种作物在他心目中的地位。

1997年在孙政才的人生中是十分关键的一年,这年他从高校中走出来,成为北京市顺义县县委副书记、代县长。

农学博士孙政才上任顺义县县长,这个任命绝非一时心血来潮,因为顺义素有“京郊粮仓”之称,差不多每年的小麦、大豆、玉米产量都位居全市第一。

拥有百万人口的顺义县来了个“博士县长”,这在当地成了大新闻,但孙政才到顺义的主要任务却还不是发展生产,而是完成一项重大行动。

其实这时顺义“撤县设区”的变革已经酝酿了好几年,期间换了好几任县长和县委书记,这临门一脚的任务交给了孙政才。

1998年12月16日,庆祝北京市顺义区成立大会在顺义宾馆会议中心隆重举行,标志着顺义从此迈向了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建设的新阶段,开始了顺义新的里程碑。

顺义县改区之后,在北京市各区县的地位显著上升,获得了不少政策扶持,“孙县长”成了“孙区长”,随后又升为区委书记。

90年代顺义县政府

2000年,孙政才获得机会,进入中央党校一年制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学习,这个培训班汇集了当时全国各地正厅、副厅级的年轻干部,堪称藏龙卧虎,人才济济。

不难看出,进入这个培训班学习是上级对孙政才将要进一步任用的信号,这在隔年的北京市委常委改选中便体现了出来。

2002年,北京市委常委举行五年一届的改选,根据差额选举的原则,北京市委增选孙政才为市委常委候选人。

所谓差额选举,就是候选人的数量必须多于空缺的岗位数量,这样选举的结果必然是有人当选、有人落选。

此时的孙政才虽然是顺义区委书记,但年纪最轻,资历最浅,比他资历深的候选区委书记、区长也有不少,因此外界普遍认为他当选市委常委还“差点火候”。

令人意外的是,时年才39岁的孙政才如一匹黑马般横空出世,在这次选举中当选为北京市委秘书长,进入北京市委常委序列,晋升副省级干部。

孙政才早年在医院视察留影

不得不说,孙政才所走的每一步都似乎有高人指点,或者有人暗中铺排,让他几乎是毫厘不差,顺风顺水。

为了进一步高升,“孙秘书长”其实也挺忙的,孙政才总共只干了一届市委秘书长和常委,而且这五年时间里还有一大半在中央党校举办的各类培训班、研修班深造学习。

2006年,孙政才被任命为农业部部长兼党组书记,时隔近十年干回了农业的老本行。

时年才43岁,年轻有为、业务精通的孙政才成了“学者型官员”的典型,并多次被媒体集中正面报道。

在《中国新闻》的一篇报道中曾如是写道:“他为人沉稳,但在熟人之间也喜欢开玩笑。这位学者型官员办事雷厉风行,从不拖泥带水。”

在当时中央部委“一把手”中孙政才是最年轻的,因此又被媒体称为“少帅部长”。人们自然也十分期待年富力强的孙政才在农业部能有一番新作为。

孙政才(中)出席会议并讲话

不得不说,这次孙政才又踩准了节奏,因为2006年1月1日起国家全面废除了农业税,这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重大变革,中国农民告别了几千年来“纳皇粮”的时代。

受到这一重大“利好”的影响,全国农业迎来了一个快速发展的黄金期,而中央和国务院更是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

孙政才担任农业部长的三年里确实干了一些实事,使得农业农村经济稳定发展,农民收入稳步提高,农村体制机制不断完善,农村面貌明显改善。

2008年时孙政才接受《中国日报》采访,回顾三年工作列举了几个数字:

一是全国粮食产量增加到10570亿斤,尽管人口数量仍在持续增长,但人均粮食占有量还是增加到399公斤。

二是粮食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48%,单产提高到330公斤/亩。

孙政才检查农田抗旱工作落实情况

三是农民收入稳步提高,2008年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为4761元,农村贫困人口由1978年的2.5亿人减少到2007年的1479万人。

2009年时,孙政才又从农业部部长调任农业大省吉林省的省委书记,到吉林之后他依然紧抓农业,提出建设“五大一强”的发展战略,即把吉林建成粮食、牧业、林业、北方特产业、农产品加工业大省和农村经济强省。

2012年是孙政才步入政界的第15个年头,在15年里他步步抢占先机,处处收获政绩,走出了不可思议的升迁轨迹,这一年他进入中央政治局,这一巨大成功让他有些飘飘然了。

是啊!多少党员干部努力了一辈子,到头来还只是个正处级或者副处级,而他却用了不到五分之一的人生就实现了成千上万人望尘莫及的成就。

从表面上看,他是个老党员、老干部、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可背地里却早已腐化堕落成了一个腐败分子。

从担任顺义区区委书记开始,孙政才就大肆招权纳贿,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为他人牟取不当利益,并收取巨额财物,这一“腐败”传统被他保持了十五六年,直至落马为止。

在重庆当地企业视察

初到重庆时,孙政才言之凿凿,可谓做足了戏,他在台上一本正经地说:中央决定我到重庆工作,能为推动重庆改革发展造福各族人民尽一份力量,我感到非常光荣。

又说:“我一定常修为政之德、常怀亲民之心、常立奋进之志、常存敬畏之念,做到政治坚定、工作勤奋、作风务实、生活简朴、严谨自律。”

然而背地里他却以“中国最年轻的政治人物”自居,表面上满嘴的马列主义,内心却不以为然,曾经多次对朋友、亲信口出诋毁之言。

此时的重庆市经过之前的一些风波,党员干部廉洁勤政问题比较突出,成为媒体关注的焦点。

孙政才刚刚上任市委书记不久,重庆就爆出了“官员不雅视频事件”,时任重庆市北碚区区委书记雷政富与一女子的视频在网上广为流传,一时成为全国范围内的热议话题。

这让孙政才十分恼火,次年全国“两会”时他向媒体表示:对涉及不雅视频的干部,要深入调查,切实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去依法依纪处理。

不雅视频事件让孙政才十分恼火

意犹未尽的他又对媒体说:“对涉嫌利用不雅视频去敲诈勒索的相关人员,司法机关也会严格以事实为依据,依法处理。”

最后,当事人雷政富被以受贿罪判处有期徒刑13年,而“不雅视频”的传播者肖烨被以敲诈勒索罪判处有期徒刑10年,其他5名敲诈者被判处有期徒刑4年至一年半不等。

这也是孙政才主政重庆期间查办的为数不多的官员贪腐案件之一。

尽管中央一再要求重庆市认真查办贪腐案件,孙政才却并不积极,“三分宣传,七分应付”,表面上满口答应,其实给下面交代却的是“等一等”、“放一放”。

背后的逻辑也很简单:自己的屁股也不干净,大力查处腐败不是打自己的脸吗?更何况,知道自己老底的也不是一个两个,万一有人被抓进去之后为了立功把自己给抖出来就不妙了。

虽然全国都在严抓反腐,但重庆市的腐败问题依然猖獗,带病提拔的干部不在少数,国企和政府机关内部吃喝送礼的情况比比皆是。

有点疲惫

不仅反腐打黑出工不出力,在为政方面也没什么举措,几年里当地民营经济发展迟陷入困境,他上任之初所谓“重庆再出发”的口号成了一句空话。

以重庆市的“拳头产业”汽车工业来说,不仅本地的汽车企业出现债务危机,一些大公司在重庆投资的工厂也迟迟未见效益。

加上经济周期的影响,重庆市自2016年以来经济增速放缓,地区生产总值增速回落到个位数,2018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刚过2万亿,同比增长6.0%,低于8.5%的预期,也是近年来首次低于全国增速。

大概也是知道自己在重庆的政绩实在乏善可陈,在重庆期间孙政才行事低调,极少接受采访,就算出席全国“两会”也不太露面。

2013年、2016年,中央巡视组先后两次对重庆市进行了巡视,根据巡视的结果来看,重庆当地的政治生态问题比较严重,就算是第一次提出整改意见之后也没有什么有效的改善。

他的表态十分积极,说什么“对巡视反馈的问题、整改意见和要求,严肃对待、诚恳接受、照单全收、坚决整改。”

说一套,做一套

其实,等巡视组一走重庆市的情况只能说是毫无变化,一切照旧。

究其源头,自然是孙政才这个“领头人”出了问题。

2017年7月,孙政才被调离重庆市委书记岗位,随即被“双开”,并由中纪委立案调查。调查通报的措辞空前严厉:

……严重违反组织纪律,选人用人唯亲唯利,泄露组织秘密;严重违反廉洁纪律,利用职权和影响为他人谋取利益,本人或伙同特定关系人收受巨额财物,为亲属经营活动谋取巨额利益,收受贵重礼品;严重违反工作纪律,官僚主义严重,庸懒无为;严重违反生活纪律,腐化堕落,搞权色交易……

经天津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经审理查明,孙政才收受的贿赂共计折合人民币1.7亿余元。

2018年5月8日,法院公开宣判孙政才受贿案,以受贿罪判处其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

最终难逃法网

孙政才当庭认罪悔罪并表示不上诉,将认真接受改造。

20年时间说长不长,但孙政才却用20年走完了从“政治新星”到贪腐书记的人生道路,一个本来前程大好的高级干部没有管住自己的欲望,最终成了人民的罪人,委实可悲可叹。

同时这也说明了:那些说一套、做一套,表里不一的“两面人”,最终逃不过党纪国法的惩罚。

29 阅读:12424

安东的渴求

简介:都说人生如戏,你们认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