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临死前给曹魏留下四个重臣来制衡司马懿,这事儿说来挺有意思的,张辽、曹洪、曹彰和夏侯尚,这四个人都是一等一的猛将能臣,可惜到最后全让曹丕给搞没了,这事背后藏着不少故事。
张辽这人在东吴可是出了名的,当年在逍遥津一战,他带着八百人就把孙权的大营给端了,这事让江东百姓听到他的名字都害怕。
曹操特别看重张辽,总说他一个人就能顶一支军队用,有张辽在前线,司马懿在后面就不敢乱来。
张辽对曹操是真心实意的好,打仗从来不怕死,每次都冲在最前面,就连曹丕刚当上皇帝的时候也挺敬重他。
可惜好景不长,曹丕带兵打东吴的时候,张辽在战场上中了箭,伤得特别重,军医们想尽办法也没救回来。
张辽临死的时候还在想着怎么守住边境,这样的忠臣武将在曹魏是再也找不到第二个了。
张辽一走,曹魏军队的战斗力就大不如从前了,司马懿在朝廷里也开始慢慢抬头。
要说张辽这么死了也是可惜,要是他能多活几年,说不定曹魏的局势就不会这么快就变了。
那些跟着张辽打仗的老兵们,听说他死了都哭得不行,可见张辽在军中的威望有多高。
曹洪是曹操的堂弟,打仗特别勇猛,好几次都救过曹操的命,在宛城和潼关的仗打得都特别漂亮。
曹操对曹洪可是真心不错,封他当骠骑将军,给了不少好处,曹洪在朝廷里的地位也挺高。
司马懿看到曹洪在,就不敢太张扬,毕竟曹洪不光是将军,还是曹操的亲戚。
曹丕刚当皇帝的时候对曹洪还挺客气,毕竟是救过他爹的人,曹洪也一心一意地帮着曹丕。
谁知道后来因为借钱的事情,曹洪跟人吵了起来,曹丕知道后非但没帮忙,反而想借机把曹洪给弄死。
要不是卞太后出面求情,曹洪就真的要被处死了,虽然保住了命,但是官职全给撸了,变成了普通老百姓。
曹洪被贬之后,整个人都消沉了,再也不管朝廷的事,司马懿的势力也就慢慢大了起来。
这事说到底还是曹丕太小气,为了这么点事就把这么重要的大将给废了,实在是不够明智。
曹彰年轻的时候就因为胡子是黄色的,大家都叫他黄须儿,这人打仗特别厉害,曹操都说他最像自己。
从小就爱练武艺,力气特别大,曹操让他去打乌桓,他就真把乌桓给打服了。
曹操死后,曹彰带兵回邺城,公开支持曹丕当皇帝,表面上看起来兄弟俩挺和睦。
曹丕虽然封了曹彰当任城王,但是把他的兵权都给收了,就剩个空头王爵。
没过多久,曹彰就突然得病死了,才二十六岁,有人说是郁闷死的,也有人说是被人下毒了。
曹彰要是不死,说不定还能帮着曹魏多撑几年,可惜人死得太早了。
朝廷里的人都觉得曹彰死得不正常,但是谁也不敢多说什么。
这事过后,曹魏的军队里就更没人能制住司马懿了。
夏侯尚是夏侯渊的儿子,也是曹丕的妹夫,年纪轻轻就打了不少胜仗,曹丕挺器重他。
每次重要的仗都让夏侯尚去打,夏侯尚也没让曹丕失望,战绩都挺不错。
就是这人特别宠爱自己的小妾,把曹丕的妹妹给冷落了,这让曹丕很不高兴。
后来曹丕直接把夏侯尚的宠妾给杀了,夏侯尚受不了这个打击,整个人就变了。
没过多久,夏侯尚就郁郁而终了,又一个能制衡司马懿的人就这么没了。
朝廷里的大臣们都觉得可惜,夏侯尚要是能活着,说不定能帮着稳住局势。
这事说到底还是因为家庭矛盾,结果把一个好将领给毁了。
曹丕这么做,也是把自己的政权基础给动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