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毒将军张宗昌(一)民国版打工皇帝,骑洋马组建白俄军团

东方笑笑生 2022-09-30 16:21:21

1881年2月13日,混世魔王转世投胎到了人间,取名张宗昌,由于是元宵节所生,所以小名叫“小灯官”,可见父母的理想很传统,希望自家娃娃能做个小官,哪怕只是提提灯,打打更。

他接受过短暂的私塾教育,为他后来读书写诗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少年时期的张宗昌,常常食不果腹,干过很多杂活,放牛,卖报,酒计,什么有钱赚做什么。

1897年,一场饥荒席卷了山东,16岁的张宗昌不得不背井离乡,跟着村里人闯关东。闯关东的大概意思是,一群内地人,为了生活,闯到了山海关以东的东北地区。

到达东北吉林的时候,已经是一年半后。

冬天,吉林的气候恶劣,有时候零下四五十度,张宗昌只有一件破棉袄,还是山东穿过来的。

好在,张宗昌体魄极好,极能吃苦,选择坚持。与此同时,同村人都受不了,纷纷离开吉林,返回山东老家。

“只要有饭吃,就没有吃不了的苦!”在吃苦方面,张宗昌绝对是一把好手。

1899年,沙俄在东北修建中东铁路,在东北招募大量的工人,包吃包住,工资是普通工人的三倍,张宗昌心里爽的直骂娘:“真香!”

张宗昌人高马大,很多重力活对他来说小菜一碟,只是饭量比较大。

或许是这样的工作得来不易,张宗昌很卖力,苦活重活抢着干,俨然一副劳模做派,俄国人看在眼里,很快将他升为工头。

别看他身材魁梧,看起来不像什么好人,但是他带人宽容,出手大方,渐渐的在工人中树立起威信。跟着大哥混,拿三倍工资,大家伙心里都很踏实。

由于从小吃苦受累,张宗昌只认一条真理:谁给他饭碗,谁就是爸爸!因此,他拼命的学俄语,不久就能说一口流利的俄语。

1904年,日本和俄国为了争夺东北,爆发了日俄战争。

俄国人急需懂俄语的翻译人才,张宗昌成了一名俄军翻译,工资又翻了三倍。

还是那句话,“谁给饭碗,谁就是爸爸”,张宗昌在俄军那里成长迅速,开始学习各种军事技能,愈发得到长官的重视。

俄国人打仗不怎么得力,经常把战线拉的很长,后勤补给,兵力什么的,都跟不上。

为了增加兵力,俄军决定动员中国人,建立中国人武装,工资继续翻三倍。

张宗昌成了这支部队的统领,武器钱粮都是俄国人提供,拉起了一万多人的部队,清一色的俄式枪炮。

1905年,俄国人被日本人打败,俄军退出中国东北。

张宗昌一万多人的部队没有了军费,自动解散。

此时的张宗昌,可谓英雄无用武之地。

审视了一下自己身上的技能,张宗昌觉得,要吃饭,还是得靠俄国人,他去了俄国人居住的海参崴。

刚好,海参崴俄国人在招募工人,去西伯利亚挖矿。

由于精通俄语,再加上亮眼简历,一张能说会道的嘴,张宗昌直接被任命为总工头。

有福之人,生活美滋滋。张宗昌工作的时候组织人挖矿,闲暇之余就跟俄国人去打猎。西伯利亚物产丰饶,动物肥美,他从俄国人那里学会了各种捕猎技巧。

不久,矿场倒闭,张宗昌带着几十万卢布返回家乡。

没有了管饭的“爸爸”,张宗昌的钱很快被挥霍一空。他必须找到新的“爸爸”。通过看报,他了解到,中国最近革命很火热。

多方打听,他认识了革命党人张西曼、胡金肇。经过一番宣传鼓动,张宗昌重拾旧部,组织起一帮人,参加革命。

张宗昌

投身山东军都督胡瑛,跟随部队到了上海,认识了陈其美。

陈其美是国民党元老,孙中山助理,张宗昌就在他身边当差,做了光复军团长。

跟在大人物身边,升迁绝对是火箭式的,1913年,张宗昌升任江苏军第三师师长。

0 阅读: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