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到“忍让”,我脑子里就冒出“吃亏是福”这四个字。
但真的是这样吗?
我身边就有个朋友,人特老实,啥事儿都忍着,结果呢?
成了办公室里最忙的“老妈子”,谁都敢支使她。
前两天她跟我吐槽,说实在受不了了,问我该咋办。
我说,忍?
忍个屁!
孩子被欺负,忍?
给我打!
《三十而已》里的顾佳,绝对是个狠角色。
为了孩子能上个好幼儿园,她低声下气地求人。
好不容易孩子进去了,又碰上个木子妈妈,处处找茬,甚至还利用孩子生日,把顾佳的孩子骗到家里欺负。
这事儿搁谁身上能忍?
顾佳当然不能忍!
直接杀到木子妈妈家,把那些欺负孩子的家长一顿胖揍。
结果呢?
那些人再也不敢招惹她了。
说实话,我特别佩服顾佳。
她让我明白一个道理:忍让要看对象,遇到欺负你孩子的人,就得像她一样,该出手时就出手。
不然,你越忍,别人越觉得你好欺负。
想想现实生活中,有多少父母为了孩子忍气吞声?
有的家长为了孩子能进个好学校,给老师送礼,陪笑脸。
有的家长为了孩子在学校不被欺负,每天提心吊胆,生怕孩子受委屈。
但我想说,与其忍气吞声,不如勇敢反击。
当然,反击不是让你去打架斗殴,而是要用合理的方式保护自己的孩子。
比如,你可以和学校沟通,可以寻求法律帮助,甚至可以像顾佳一样,给那些欺负孩子的人一个教训。
善良喂狗?
撕破脸才爽!
王漫妮在奢侈品店做销售,好不容易有个几百万的大单子,结果被同事陷害,差点丢了工作。
刚开始,王漫妮还想着忍让,警告一下那个同事就算了。
可那个同事呢?
变本加厉,一而再再而三地给她使绊子。
这下王漫妮彻底怒了,直接搜集证据,当着所有人的面揭穿了那个同事的真面目,还跟店长撂下一句话:“我受到什么样的处分,她也一样。
”
看到这里,我真是觉得解气!
对付那种在背后捅刀子的小人,就不能手软。
你越忍让,她越觉得你好欺负,越会变本加厉地伤害你。
现实生活中,这种人太多了。
他们见不得别人好,总想踩着别人的肩膀往上爬。
遇到这种人,千万别忍着,一定要勇敢反击,让他们付出代价。
说实话,撕破脸虽然不好看,但有时候却是最有效的办法。
毕竟,对敌人仁慈,就是对自己残忍。
老实人翻身,就靠说“不”!
钟晓芹是个典型的老好人,同事让她帮忙,她从来不会拒绝。
结果呢?
成了公司里的“打杂的”,谁都敢支使她。
后来,新来的实习生看不下去了,教她学会拒绝别人。
当有人让钟晓芹帮忙拿文件的时候,她终于鼓起勇气说了句:“不顺路。
”
就这么一句简单的“不顺路”,让钟晓芹的人生发生了改变。
她开始懂得保护自己,不再是那个任人摆布的老好人。
现实生活中,像钟晓芹这样的人太多了。
他们害怕得罪人,总是委屈自己成全别人。
但我想说,一味地忍让,只会让你越来越累,越来越不快乐。
人可以善良,但一定要带点锋芒。
学会拒绝别人,才能保护自己,才能活出真正的自我。
忍让?
看对象!
忍让是一种美德,但忍让也是有底线的。
对于善良的人,我们要学会忍让,因为他们值得我们付出。
但对于那些得寸进尺、嚣张跋扈的小人,我们绝不能忍让。
人善被人欺,马善被人骑。
如果你一味地忍让,只会让别人觉得你好欺负,会变本加厉地伤害你。
所以,当自己忍无可忍时,就是反击的最佳时机。
记住,你的忍让要给善良的人,你的容忍要给真心的人!
其实,关于“忍无可忍,无需再忍”这句话,我一直觉得挺有争议的。
有人觉得,凡事都要忍让,和为贵。
也有人觉得,忍无可忍就无需再忍,该出手时就出手。
但我觉得,这两种观点都有道理。
关键在于,我们要根据具体情况来判断,什么时候该忍,什么时候该不忍。
如果对方是无心之失,或者只是因为一些小误会,我们可以选择忍让,给对方一个机会。
但如果对方是故意挑衅,或者已经严重伤害了我们的利益,我们就不能再忍了,必须勇敢反击,保护自己。
说到底,忍让是一种选择,而不是一种义务。
我们可以选择忍让,也可以选择不忍让。
关键在于,我们要做出对自己最有利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