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美国驻菲律宾使馆发布消息称,美国将向菲律宾海岸警卫队提供800万美元的现代化建设资金,主要用于人员培训和便携式设备的更新。这一举措不仅彰显了美国对菲律宾海岸警卫队现代化建设的支持,也进一步体现了美菲两国在军事安全领域的紧密合作。
事实上,这并非美国今年首次对菲律宾提供军事援助。早在今年7月底举行的美菲外长防长“2+2”对话后,美国就宣布了一项高达5亿美元的军事援助计划,旨在加强菲律宾武装部队和海岸警卫队履行领土防御任务的能力,并促进地区安全。这一计划无疑为菲律宾的国防建设注入了新的动力,也进一步巩固了美菲同盟关系。
菲律宾防长在消息发布当天表示,对美国在总统大选后亚太地区安全政策的连续性充满信心。这一表态无疑是对美菲同盟关系持续发展的积极回应。自小马科斯执政以来,菲律宾和美国在同盟关系框架下的安全合作逐步任务化、清单化,菲律宾现政府全面强化菲美战略捆绑的政策调整已经基本完成。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菲律宾作为南海问题的当事国之一,其国防力量与中国的差距较大。如果没有美国在背后鼓动、挑唆和支持,菲律宾这两年在南海问题上不会如此频繁地挑事、制造事端。美国在“印太战略”框架下加大对菲律宾的投入,从政治、外交、经济、军事等领域对菲律宾施加各种影响,将菲律宾等国纳入遏制中国的“小圈子”,并将菲律宾打造为重塑中国周边地缘环境的前沿。这种举动无疑加剧了南海地区的紧张局势,也损害了地区的和平稳定。
美菲相互勾连的举动反映出菲律宾,特别是其武装力量从激化海上矛盾、挑高对抗情绪、推动摩擦升级中尝到了甜头。然而,这种短视的行为不仅无助于解决南海问题,反而可能让菲律宾陷入更加被动的境地。
从冷战至今,美菲在军事安全合作方面一直存在着不同博弈。但有三点是一以贯之的:一是美国不希望也不允许菲律宾外交政策偏离其战略方向;二是千丝万缕的防务联系构成了美菲同盟的核心网络;三是军事援助是美国用来管控美菲同盟走向的“遥控器”。通过增减军事援助数量等方式,美国可以迫使菲律宾采取符合其利益的对外政策。
美国大规模对外军事援助的历史可以追溯到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从《增进美国国防法案》到《共同防御援助法案》,再到《对外援助法案》和《武器出口管制法案》,美国对外军事援助的法律政策框架逐步成型并成体系化。这些法律政策不仅为美国对外军事援助提供了法律依据,也使其成为实现美国国家利益的战略工具。
具体到美菲同盟,美国从不掩饰利用军事援助将其国家利益与对菲律宾的预期行为联系起来。通过加大对菲律宾的军事援助,美国可以增强对菲律宾外交政策的影响力和主导性,使菲律宾对美国的依赖性加大,形成“援助国主导,受援国从属”的地位。这种地位关系不仅有助于美国维护其在亚太地区的利益,也为其在南海等问题上施加影响提供了有力支撑。
然而,需要指出的是,军事援助并非解决地区安全问题的根本之道。相反,它可能加剧地区紧张局势,损害地区的和平稳定。因此,各国应坚持通过对话协商等和平手段解决争端和分歧,共同维护地区的和平稳定和发展繁荣。同时,各国也应加强互信合作,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和威胁,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