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无花果越冬抽条难题,培土防寒四要素,寒潮前7天预案,温度补偿技巧
在北方,每到冬天,对于种植无花果的农户来说,就像是一场无声的战争。想象一下,在寒冷的华北平原上的一个小小的农家田园里,大片的农田被白雪覆盖着,凛冽的寒风呼啸而过,像一把把锋利的刀子。农户们心急如焚地看着自己精心栽培的无花果树,那些平日里枝叶繁茂、果实累累的果树,到了冬天却面临着抽条的危险。无花果树枝条细长,在北方这严寒的天气里,一旦抽条,就像人突然失去筋骨一样,树形变得扭曲,来年的生长和结果都会受到极大的影响。
就拿昌平的草莓种植户王师傅来说吧,他不仅种草莓,还在果园的角落里种了几棵无花果。他说:“刚开始种无花果的时候,没太在意它冬天会受冻,结果到了冬天,那些树枝啊,就像被抽走了精气神一样,变得干巴巴的,好多都断在树上了,可把我心疼坏了。”
为了应对这些问题,我们需要掌握一些关于无花果越冬防寒的关键要素,特别是培土这个重要措施。这可是有一套讲究的。
首先是关于无花果本身的特点。无花果其实是一种很特别的水果植物,在北方种植的无花果有波姬红这个比较热门的品种,还有像绿抗一号这种比较冷门的品种。绿抗一号的果实小一点,但甜度特别高,而且果皮比较薄,口感非常细腻。还有玛斯义·陶芬这个品种,它的果子比较大,不过在抗寒这一块相对弱一些。另外还有蓬莱柿这个品种,它的耐寒性在波姬红和玛斯义·陶芬之间,果实形状比较独特。这些不同品种的无花果在口感、产量以及对环境的适应能力上都有所不同,当然在越冬方面也需要不同的对待。
从种植的角度来看,无花果在北方的种植一般是选择在3月的样子,这个时候天气开始慢慢变暖。大部分农户会选择在自留地或者农场里种植,种植的时候株距要保持在2 - 3米左右,行距大概3 - 4米。种植的时候,土要埋到它根茎部最下面一个小芽的高度,然后浇透水。之后的日常管理就是浇水施肥,到了秋天,随着天气变冷,就要开始做越冬的准备工作了。
说到越冬准备工作,培土防寒是重中之重。那培土防寒有哪些要素呢?
一是土壤的选择。要选择比较疏松、肥沃而且没有病虫害的土壤作为培土的材料。比如说在山区的田园里,那些落叶堆积腐烂后的土壤就很不错,营养丰富而且还很疏松。如果是在平原地区的农场里,那可以把之前耕作层的土壤和一些腐叶堆肥混合起来使用。
二是培土的时间。这个时间很关键,不能太早也不能太晚。一般在寒潮来临前的7天左右是比较理想的。比如说,在东北地区,11月中旬左右,当地的果农就会开始忙碌起来准备给无花果培土。如果培土时间太早,后面天气如果有点反复,刚培上的土可能会被吹散或者被冻得硬,影响防寒效果;要是培土太晚,寒潮已经来了,那无花果可就来不及适应这多了一层保护的东西了。
三是培土的厚度。一般来说,要达到20 - 30厘米厚。像在华北地区,比较平坦的地形,20厘米左右就差不多。但如果是南方的丘陵地区种植的无花果移栽到北方,在寒潮来临前7天,培土的厚度最好能达到30厘米。这是因为在丘陵地区,昼夜温差可能更大,而且地形对风的阻挡情况也不一样。
四是培土的方法。要从树干基部的东西南北四个方向慢慢往中间取土,然后均匀地培到树干周围。这个取土的过程要小心,千万别伤到树干和根系。我有个网友在西北的一个小农场里种无花果,他跟我说第一次培土的时候就没经验,结果取土的时候不小心弄伤了根系,虽然最后树保住了,但来年的生长也受到了影响。
除了培土,还有温度补偿技巧。在寒潮来临前,可以对无花果树进行一些简单的防护措施来辅助温度补偿。比如给树干缠上一些稻草或者布条。在华北的一个农家田园里,老乡们会在寒潮前7天把家里的旧稻草拿过来,一圈一圈地缠在无花果树的树干上,就像给它穿上一件棉衣。然后在整个冬季,定期检查这些稻草的情况,如果湿了要及时更换,因为湿了的稻草不仅保暖效果差,还可能滋生细菌。
还有在寒潮来临后的解冻期,这时候也要注意。当春天的第一缕阳光出来的时候,不要着急去掉那些防寒措施。就像东北一个地区,每年刚开春的时候经常会倒春寒,有很多农户早早地把树干上的稻草和包裹的土都去掉,结果又下了一场大雪,很多无花果树就被冻害了。所以一般要等到连续一周白天温度都稳定在0℃以上,才能慢慢去掉这些保护措施。
在无花果越冬的这件事上,不同地域的差异也是很明显的。在华南地区的自留地里种的无花果,相对来说越冬的防寒措施就没有北方那么严格。华南地区的冬天比较暖和,像在广东的一些乡村田园,那里的无花果树冬天可能只需要简单地松松土,让土壤通气性更好就可以了。
不同品种的无花果越冬也各有特点。像我前面提到的绿抗一号,它虽然果实小,但因为它自身比较耐寒的特性,在同样的培土防寒措施下,可能比玛斯义·陶芬受冻的情况要好一些。这也说明在选择无花果树品种进行种植的时候,地域气候也是要考虑的重要因素。
无花果越冬防寒确实是一个很复杂又很关键的事情,培土防寒的四要素以及寒潮前7天的预案,还有温度补偿技巧这些,每一个环节都紧紧相扣。那我想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那里在无花果越冬管理上有什么独特的经验或者小窍门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