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大玩壶错误标准

紫砂壶见文化 2024-04-28 07:12:43

对于紫砂壶的选购,很多玩壶的壶友总结了不少总结的选壶标准,总结了下面八项常见误区,希望可以大家不要再这样选壶了。

错误标准1

曾几何时,在电视荧屏上,一位所谓的“专家”信口开河,传授所谓的经验,说什么紫砂壶只要将盖子取下倒扣在桌面上,若壶嘴、壶口、壶把三点处于同一水平,那便是好壶。此谬论误导了众多的壶友,这完全是关于壶嘴壶把的高度,与壶的品质毫无瓜葛。倘若按照此标准来选购紫砂壶,恐怕许多国家级工艺师、国大师都难逃下岗的命运。须警惕啊,莫让这些所谓的砖家误导了我们!

其实,有的壶在取下盖子倒扣后出现不平,这与壶的形状有莫大的关系。为了优化茶壶的实用性,有些壶的壶嘴会比壶口设定得稍高。这是因为若是壶嘴过低,壶内注水尚不满,水便可能已从壶嘴溢出。您可曾思考过提梁壶的倒扣问题?

总而言之,我们鉴赏紫砂壶时,不应过分纠结于三山是否齐平。其实,这是从实用与审美两个角度来衡量的:有些壶的流把比壶口稍高一些,反而显得更加美观。大部分壶若是流把与壶口完全齐平,泡茶时或许会有茶水从壶口溢出,如此便丧失了实用性。因此,为了防止这种情况,我们有意将壶的流设计得稍高一些。这与壶的品质并无任何关系。

错误标准2

有些壶友,特别是新入门的壶友们对于壶的三点一线尤为重视,甚至到了有些苛刻的程度。其实,真的能做到像自动化机器那样精确吗?手工制作,毕竟受限于人工,不可能做到像机器那般精准。当然,不否认有如此精密度之壶,但并非每把都是如此。手工壶并不完全笔直,更多的是依靠制壶艺人目测,尽力使之笔直。若用尺子等专业测量工具来衡量三点一线,则显得不甚合理。手工壶与现代化机器制品不同,其特性难以量化。有些壶友过于严苛,以直尺测量之,微乎其微的偏差便认为壶三点不在一线,此乃过于执着细节,甚至有些钻牛角尖。在紫砂壶的制作中,半毫米的偏差实属正常。需知,手工制作,允许瑕疵,这才是艺术的真谛。

错误标准3

老玩家们认为倒茶时,壶嘴不能有茶水一丁点顺流而下,这是非常关键的。尽管严重流涎是不被允许的,但过于苛刻就有点钻牛角尖了。有些壶因造型原因,壶嘴无法做到滴水不漏(如石瓢、水平壶等),还有一些方器和筋囊器也会出现类似问题。因此,需要全面考虑,不要因为一点流涎就全盘否定壶的质量。否则,紫砂壶师傅们恐怕得另寻职业了。

错误标准4

泡茶时若茶壶无法顺畅流出茶汤,这并非紫砂壶的通病。实际上,并非所有符合标准的壶都是优质壶具。而壶嘴轻微滴水亦非劣质壶的标志。此现象除与个人使用习惯有关(如出茶时壶身过度倾斜,使水压向口盖,降低流水畅通的可能性)还与壶型息息相关。

错误标准5

有些朋友对壶盖与紫砂壶身之间的间隙相当在意。选壶时,他们会左右晃动壶盖,若发现微小的松动便会否定其价值。然而,每个人的制壶思路和理念各异,实用性亦需考虑。今有整口工艺,一次烧成后可进行整口再烧,而要实现扣盖紧密,并非难事。然而,口盖紧密度过于理想化,倘有茶叶卡在其中,取出壶盖时需小心翼翼,稍有不慎还可能将壶盖损坏。此乃因不同制壶者的工艺与理念所致。

错误标准6

按压透气孔来控制茶汤的流出与停止,被视为好壶的重要标志,许多壶友对此趋之若鹜。然而,实际操作中,很少有人以此法控制茶汤的收放,反而是显得颇为生硬。再者,有些壶,如牛盖壶,根本无法按压到气孔。而市面上的许多几十元的紫砂壶,经过整口后,壶盖与壶身的紧密度较好,都能满足上述要求。至于像石瓢这样的壶型,哪怕是名匠所制,也无法按压气孔,自然也就无法满足上述要求。因此,选购紫砂壶时,除了关注价格,还需考虑壶的功能性。

错误标准7

用开水淋壶,首选质地干的快且吸水性好的泥料,此做法流传甚广,众多壶友深信不疑。其实,是否正确并无定论,关键在于理解。让我为您解析。首先,热水淋壶,若壶具吸水性强,自干得快;再者,壶身不易积水,亦能迅速风干。谈到不挂水,壶型设计、紫砂壶烧结度以及是否经过后处理,均为关键因素。以西施等壶型为例,表面不易积水,自然干得较快;而仿古类壶身线条平缓者,干得则较慢。再者,紫砂壶烧结度高,结晶度越高,瓷化程度也愈高。朱泥便是典型,表面细腻,水易滑落,故亦干得较快。最后,壶是否经过抛光、打蜡等后处理,亦影响其干的速度。总之,选择合适的泥料和壶型,并关注烧结度、后处理等细节,将有助于您更快地享受泡茶乐趣。

2 阅读:175
评论列表
  • 2024-05-03 08:08

    全调泥机车壶,分啥呢?连紫砂都不是的玩意,就垃圾

紫砂壶见文化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