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4B首舰“漯河“号服役了,更多的图片也流传出来了。
054B
“星座”级
美国“星座”级可谓世界海军建造中的大事件。不是说这军舰有多厉害,而是有多不厉害。在全驱化后,美国海军决定重启“低端”的护卫舰建造,好比潜艇全核化后重启常规潜艇的建造,这本身就很说明问题。“星座”级的一波三折更说明问题。
与此对照,054B说明了更大的问题。
驱逐舰和护卫舰的区别已经很模糊了,都是防空反潜为主。真要说区别,一般驱逐舰更大,速度更快,武备更强,以舰队作战或者高烈度单独行动为主;护卫舰不仅较小、速度较慢,武备较弱,也以护航作战或者中低烈度单独行动为主。注意,航母编队是舰队作战,不是护航作战。
中国的054A其实是个特例,这是作为“小驱逐舰”设计和使用的。但27-28节的最高速度伴随驱逐舰行动问题不大,驱逐舰并不经常全速前进;但伴随航母行动就不足了,放飞和回收时需要全速前进。
054B没有如很多人所愿,成为“小052D”,而是“升级的054A”。这本来就是054B该有的定位。依然在有人设想,在未来的更新中,换上燃气轮机动力,甚至换上电推。他们要失望了。那样的大改就不是054B或者C了,而且也没有必要。中国海军不再需要更多的“小驱逐舰”,而是需要更多的“大驱逐舰”。大海军就是大海军的玩法,把054B当作“小驱逐舰”,说到底还是陷在“小海军”思维里出不来。055及其改进型会大力建造,052D或者E反而不一定,055之下、052D之上的过渡级更是没有必要。
在这样的定位基础上,054B保留了054A的基本武器系统,还是32管通用(非850)垂发,接着用红16及其改进型(最大射程达到160公里,够用了),保留了单独的倾斜发射的反舰导弹,有说依然是鹰击83的,但换成鹰击12不难。76炮换成100炮并不是多大的事,加长的直升机甲板便于运作直-20.
桅杆顶部的雷达换成回转式双面阵相控阵雷达,更加先进的作战指挥系统提高了作战和协同效率。
吨位增加到5000吨,但速度应该没有提高,甚至有可能略有下降。毕竟26-28节是欧洲护卫舰的典型速度,不以舰队作战为重点的话,船队护航肯定够用了,中低烈度独立作战也够用。
实际上,除了一体式桅杆,054B的升级并没有太大,但一体式桅杆不只是好看、隐身,对电磁兼容性有很大的作用。
天线越来越多后,互相干扰成了大问题。天线有一定的指向,但指向方向上除主瓣之外,还有其他方向上的副瓣。这是天线的基本电磁特性决定的。优良的天线设计可以降低副瓣,但不可能消除。天线越多,距离越近,副瓣的干扰作用越大。
一体化桅杆是与固定阵面天线共生的,固定阵面自然就是俗称的相控阵,用电磁控制来改变波束的指向,而不再需要机械偏转的天线。
中国的相控阵技术已经白菜化了,以至于驱赶野猪都用上了。最新的成六拥有机头两侧的雷达天线,是几十年来战斗机设计构想的第一次实现,原因无他,中国相控阵成本、功耗、体积、重量够低,“天线自由”了。其实同样最新的歼-20(机号2052)也有大量的天线,翼根、前缘、垂尾周边、腹鳍都布满了天线。没办法,中国的氮化镓充电器已经烂大街了,氮化镓相控阵天线还会舍不得多贴几面吗?
054B没有用四面阵最大的可能是电力供应的限制,全柴动力毕竟有点捉急,还要供应四面阵这个电老虎,航速就要太低了,连渔政都要鄙视的。
但雷达天线置顶了,其他一大堆天线还是要解决。一体化桅杆将桅杆内的各个天线套上“取景器”,四壁用吸波材料覆盖,主瓣自然目不斜视,副瓣也被有效吸收,不能干扰邻居。桅杆壁的盖板用针对特定天线波长的透波材料制作,但盖板本身也遮风挡雨,保护天线。
一体化桅杆在原理上并不复杂,但制造要求很高,既要满足天线的工作要求,也要满足桅杆的结构和风阻要求。在低成本的054B上的采用标志着中国在这方面也白菜化了。而这可能是“星座”级的第一个尴尬。
“星座”级比054B大60%,战斗力更强不奇怪。但“晾衣架”桅杆很有历史感,说这是和“伯克”级同时代的战舰一点不违和。当然,“伯克”级和“星座”相差快40年,差不多是“衣阿华”级战列舰和“提康德罗加”级巡洋舰相差的年代数了。
美国有一体化桅杆的技术,但据说独家制造的厂家倒闭了,现在没人制造了。厂家倒闭的原因肯定不是美国海军给钱不够,再要多说就说来话长了。但美国制造业基础萎缩,东家倒了,竟然没有西家乘虚而入,这也是建造“衣阿华”级甚至“提康德罗加”级的时代不可想象的。但这是现实,不是想象。
“星座”级采用三面阵相控阵雷达,一面向前,两面向侧后。三面阵是全向覆盖的最低限度。雷达视场超过120度的话,边缘分辨率和探测距离就很糟糕了。但三面阵比四面阵要节约30%的成本,这是鸡腿而不是蚊子腿了。
“星座”级的垂发是Mk41,口径比054B的更大,功能更强。柴燃电推进也更先进。
但这掩盖不了“星座”最大的尴尬:这是按照“小舰大用”设计的。
本来,美国海军认为用“伯克”级去打杂,太大材小用,浪费得很,所以要造一级护卫舰,打杂用。为了节约造价,决定从现有设计里挑选。“独立”级和“自由”级濒海战斗舰本来就是失败的设计,涂脂抹粉也没能获得新生;亨廷顿的方案以海警船为基础,天花板太低;西班牙F100本来就是“小伯克”,但“过度性能”导致过度造价,出局;最后法意“地平线”方案入选。
但美国海军马上改主意了。或许是从濒海战斗舰得的“火力不足恐惧症”发作了,“星座”级加上了大量改进。垂发换Mk41不是问题,但雷达需要三面阵,否则小舰也无法大用。法意“地平线”是和054B一样的桅顶雷达。法意也需要“小舰大用”,但那不是“小海军”没办法嘛,美国“大海军”的格局自然要高一点,手笔也就哗哗上去了。最后与“地平线”级的相似度不足20%,造价和工期也因此遭殃。
在理想情况下,美国海军现在应该打造“伯克III”级,但这不是“穷媳妇当家”没办法嘛,必须用降价不降级的“星座”级补缺。但在美国,造舰必须是三分价钱一分货,本来接地气的“地平线”就变成上天才能摘的“星座”级了。
美国海军自称处于历史上最低位。这是哭穷,但处于相对于中国海军实力的最低位,那是一点没错的。美国海军依然比中国海军更大、更强,但在关键的垂发管数量方面,中国已经超过美国一半了,差距还在继续缩小。
更加要命的是,美国海军舰队老化,新舰交付速度远远不足,现有舰艇大修拖延成为结构性问题,“提康德罗加”级的退役加速了垂发管优势的萎缩,下一代的DDG(X)则一拖再拖。
在这样的情况下,“星座”级光打杂是不够的,需要当作“小驱逐舰”用。这使人想到054A刚服役的时候,052C还接不上,051早就老旧不堪,054A还充当过舰队防空主力。
“星座”级不至于需要如此冒充,但美国海军也没法和21世纪初年的中国海军相比。那时的中国海军还在从黄水走向绿水,活动范围以第一岛链内为主,“小舰大用”是可以挡一阵子的。美国海军从来就是全球海军,竟然也到了“小舰大用”的时候,真是令人感慨。
但需要大用的小舰连晾衣架都带上,更加令人感慨。
相比之下,054B倒是“小舰小用”了,回归护卫舰的本色,不需要承担超过角色的大任。054B的吨位和火力不及“星座”级,也不需要达到和超过“星座”级。在绿水独立行动中,得到潜艇、空中力量和火箭军的支援;在蓝水舰队作战中,则有055、052D撑起防空大伞,自己只需要帮助补盲和补缺,这点性能还是绰绰有余的。
至于造舰速度,054B就不和“星座”级比了,胜之不武。
毛委员在井冈山八角楼写下“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时候,红军打造土火铳都费了牛劲,他可能都没有想到过,中国海军造舰对美国会有胜之不武的一天。